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美可親子

    甲狀腺疾病多見於生育年齡女性。大約每2000例孕婦中,有1例合併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亢)。母體正常的甲狀腺功能是胎兒神經-智力發育的重要保證。

    通俗地說,母親甲狀腺功能異常(過高——亢進,甲亢,過低——減退,甲減)可能導致孩子的大腦發育、神經發育、智力發育異常(智力低下)。

    也就是說,要在妊娠期間,孕婦的甲狀腺功能應該要處於一個功能正常的狀態。

    懷孕前有甲亢或者甲減,都應該先在內分泌科醫生指導下治療好(吃藥、手術或者核素治療),控制好病情。等病情評估通過了,再去懷孕。

    懷孕後要定時抽血測一測甲狀腺功能,有變化要及時處理,按具體情況,或吃藥抑制過高的甲狀腺功能或補充甲狀腺激素不足。

    正常情況下,妊娠期間的激素水平變化會引起孕婦的甲狀腺及其相關內分泌發生了一系列相應的生理變化。在充足的碘供應情況下,孕婦的甲狀腺功能將會在一個新水平達到平衡。而母體內形成和分泌的甲狀腺相關激素(TSH、T4與T3)很難透過胎盤屏障,但長效甲狀腺刺激物(LATS)很容易透過胎盤。

    PS. 一個物質,若不能透過胎盤,那就是說不太可能影響胎兒;若能透過胎盤,就可能影響胎兒。

    甲亢患者體內會產生一種抗體(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的抗體,也就是檢查單上的的TRAb,高頻檢查專案之一噢)。正是這個抗體,可充當一種長效甲狀腺刺激物,進而促使甲狀腺素(T3、T4)超量地合成、超量釋放,進入血液迴圈,透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因此患有甲亢的母親,她的嬰兒有可能發生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亢進。

    這些新生兒可以出現明顯的眼球突出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的體徵,臍血測定T4和TSH濃度可幫助醫生評估新生兒甲狀腺功能。

    妊娠期母親服用過抗甲狀腺藥物者,新生兒還有可能出現暫時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應加以注意。產後甲亢有復發傾向,產後宜加大抗甲狀腺藥物劑量。關於產後哺乳問題,雖抗甲狀腺藥物會透過乳汁影響嬰兒甲狀腺功能,但應結合產婦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服用抗甲狀腺藥物的劑量來考慮是否哺乳。

    新生兒管理:對甲亢孕婦分娩的新生兒,須注意檢查有無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腫或甲亢,並做甲狀腺功能檢查。 新生兒甲亢可在出生後立即出現,或1周後才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粉飾太平,塔利斯卡失靈後的恆大,連勝之路是否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