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老七
-
2 # 小雨職場百態
害怕上班,證明你還是沒有完全掌控工作,有壓力其實是心裡作用,上班其實很簡單,和上學大體情況差不多,做計劃安排,完成交代你的任務。
我們來從三個方面分析一下:你為什麼會害怕上班或者上班有壓力。
一、上班其實和上學大體相同,只不過是完成的任務不同我也遇見過很多上班就害怕,其實不是你因為上班害怕,而是因為,你上班了,所做的事情你無法掌控所以你比較害怕。
我們從以下幾點來看:
二、上班有時候壓力過大,也會導致心裡作用人的心裡有強大有脆弱的,所以為什麼才叫我們來工作鍛鍊,有時候最近工作壓力大,並且公司專案緊張,所以也會導致你心裡害怕。
我一個同事:前段時間,我們單位,開始了各種大檢查,每天非常的忙,各種賬目,和各種標準考核,一波接一波的來。
我的同事,每天都特別恐懼上班,有一次忙到很晚,還被領導批評了,在回去的路上,他就給哭了,老爺們哇哇大哭。
這種就是屬於典型的心裡很脆弱,承受壓力不行,要是公司特別緊張的時候,或者一些專案出問題的時候,像我同事,就是每天上班苦瓜臉,很害怕的樣子。
所以調節心裡壓力,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知道,你在辛苦的工作中尋找樂趣,這樣可以讓你更輕鬆一些。
三、適當的調節自己的情緒,平時沒事的時候給自己多充電學習有時候你還怕上班,甚至畏懼,其實多數還是你對於自己的不自信導致的。
工作中,你應該適當的調節情緒,從工作中尋找樂趣,把工作當做一種鍛鍊,一種讓你成長的鍛鍊。
平常利用休息時候,你要多學習,多給自己進行充電,你害怕還有一種原因就是你無法掌握工作,總是擔心出錯,說白了,還是業務不精通,所以你要多給自己充電,讓自己對於工作有把握,別讓工作難住你,你肯定壓力就會小很多。
總結綜合上述,我認為,你害怕上班,和恐懼上班有壓力,還是對於工作環境的不太適應,並且心裡因素佔很多。
適當的調節自己情緒,並且把工作當做一種鍛鍊,利用休息時間多充電,別讓工作為難你就沒有壓力,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你無法適應環境和無法掌控你的工作。
-
3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對於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長。
對於疲憊者而言,目的地格外遙遠。
而對於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處處皆苦。
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時,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隻老虎,旅人頓時瞭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顆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象它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有這藤蔓,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
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墜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互動地啃著藤蔓。旅人拼命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次搖動藤蔓,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
旅人:這旅人是指我們自己。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我們人生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那時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我們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
老虎:飢餓的老虎所譬喻的,既是我們自己的死亡。
松樹:接著我們攀上崖頂的松樹,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擁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但即使認為還有十年、還有二十年可活著,但你認為到底人壽幾何?想想便知: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後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樣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
老鼠:咬著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在相互地縮短著我們的壽命。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墜入此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一件事情便稱為——後生一大事。
毒龍:顯現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這三條毒龍指我們自己內心的貪慾、嗔怒、愚痴。“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則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墜入。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 財、色、名、食、睡。 一天之中,我們不斷所想的,持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
4 # 職言欣語
【阿休觀點】
人不懶,但是不想上班,感覺壓力很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解釋:
1、目前的工作讓你沒有使命感、存在感和成就感
2、你懶,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你懶。
針對這兩個角度的解釋,我們來找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考慮是否有能力調整或者改變外部環境在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工作崗位上找不到自己的使命感和存在感,是產生負面情緒和排斥這個工作的主要原因。
就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這個工作對你有什麼意義。除了拿工資,自己在別的地方一無所獲,沒有個人成長,沒有成就感,甚至沒有一點點的愉快心理。
所以,就算是很勤快的人,也會被“不喜歡的工作”變得很懶。
那麼這個工作對你來說,基本是沒有堅持的必要的。可以果斷放棄,但建議題主,提早做好別的打算,因為今年的疫情造成的特殊就業情況,每一個選擇離職的人都需要慎重考慮。
最好是提前在網上投簡歷,找好下一家之後,再提出辭職。
方法二、打破思維定式,通過改變心態來走出困境有時候,造成我們被困在負面情緒裡面的,並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只是這種潛意識裡面的思維常常不容易被發現。
你有想過自己不想上班的深層次原因嗎?是因為工作帶來的壓力?是因為同事不好相處?還是本來就是自己的懶惰心理在作祟。
問題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明明是因為自己懶,而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很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懶,但不得不說,懶是人類的天性。
如果有別的選擇,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會願意通過辛苦上班來養活自己。
但我們大部分人是沒選擇的!
-
5 # 職場小記
一切源於內心的壓抑,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工作中操心的事情太多,心力憔悴。
我也害怕上班,一進單位大門心情瞬間不好,變得沮喪,像霜打了一樣,內心急不可耐想逃離工作的地方,這就是我這兩年的狀態,我知道自身是因為長期熬夜導致的,24小時值班工作,上一天班休息一天,很多時候一天下來不得睡覺,甚至連中午兩小時的午覺時間都是奢侈,因為一天的工作量真的很大,工作任務也比較傷腦筋。
這兩年,這種狀態一直圍繞著我,一直想逃離,一直想,作為平凡人的我們,生活就是這樣,總讓我們沒有隨意的選擇,也不敢輕易去選擇,得堅持工作,得照顧家人,得向未來致敬和奮鬥。
不管怎樣的工作和生活,做為年輕人,咱不能輕易放棄和逃避。
一、自我督導,調整狀態。
我就是這樣一直堅持著的,每當心情煩躁壓抑的時候,就想點開心的事,強顏歡笑和同事打趣,偶爾煩悶的時候和家裡坐下來聊聊天訴訴苦,談談未來的計劃,不知不覺心裡會好受的多。工作忙碌的時候找個理由,上個廁所,抽支菸,喝口水,適當讓自己休息下,捋捋思路,既有助於調節好狀態,也能讓工作事半功倍。
二、報告領導自身狀況,尋求幫助。
我一直想向領導申請不值班,上白班,這樣不管多累我都能適應,至少到了晚上半夜時候不操心,可以回家好好休整,但人真的很少,新招進兩位員工,再過兩月就一年了,還不具備獨立上崗能力,就連參與我們值班分擔我們的工作量都還在欠缺,心裡只能指望他們長點心,儘快成長吧。
三、無法堅持,那就選擇離職。
辭職的事我也想過,目前的單位雖然讓我壓抑和勞碌,但面對車房、家庭等各方面原因,公司薪酬、福利待遇也還不錯,暫時還不想就這樣離開,再努力學更多的技能,堅持掙點錢,把未來的路在捋捋清楚再說。
如果沒有各方面的壓力,我想沒多少人喜歡上班吧?上班有壓力,害怕,更多的是源於工作忙碌,心情壓抑等各方面原因,問問自己的內心,害怕的是什麼?人是有思想的,總會有解決辦法。希望你能早日擺脫害怕上班的狀態。
-
6 # 壹點靈
從題主“人不是懶人”我們可以推測出題主害怕上班不是因為工作強度。
既然工作強度沒這麼大,壓力是源自哪裡呢?
有以下幾種可能:
1 這份工作情緒消耗太大工作的消耗不僅僅只有我們通常以為的時間、腦力、體力的消耗,還有情緒消耗。
你有沒有這種經歷,明明一天細數下來,並沒有完成多少任務,但就是覺得很累,這種累更多的是“心累”。
比如你的工作是乙方,完成了設計稿不斷給甲方確認,甲方不僅反饋地不及時,還不停挑刺,“這裡風格不對”、“那裡給人感覺不好”,話說了很多,你還是沒明白甲方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只能悶頭回去改。折騰了一天,甲方最後選用了第一版。
這一天下來,你的情緒就會處於耗竭狀態。長此以往,就會害怕上班。
2 你的自我意識過強害怕上班也可能和個人特質有關。自我意識過強的人總覺得自己處在別人的觀察中,這樣的人做事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別人看到自己出錯。一旦出了點小事故,就會耿耿於懷,覺得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
比如,在某次報告中口誤了,可能大多數人會一笑置之,但自我意識過剩的人就可能不受控制地會想,“同事肯定覺得我很蠢”、“同事表面上很鎮定,心裡肯定在偷笑”等等。
自我意識過強的人在工作場合,或者說人多的場合的時候會壓力很大, 他們總要分出一些精力留意自己的言行,當然很累。
3 害怕工作表現不佳,“自戀”的受損在職場中,工作表現往往會被和能力劃等號。對於內心脆弱的人而言,他們最受不了的就是意識到自己“能力差”、“不優秀”,這些在他看來就等於說他不夠好、沒有價值,單單是想到這些,他們的“自戀”就會受損。
他們潛意識裡在逃避這樣的打擊,外在就會表現為害怕上班,不上班就沒有人考核我,我的能力也不會遭到質疑,那我就是“好的”,自戀就被維護了。
4 社交恐懼,不會與同事、領導、客戶打交道有的工作崗位需要頻頻與人打交道,比如商務合作,這對有“社交恐懼”的人來說就像是噩夢。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題主需要考慮這個工作是不是真的合適自己,選擇一個不用頻繁與人打交道的崗位就能緩解壓力感了。
當然,幾乎所有崗位都有社交存在,和同事、領導處好關係是門學問。不擅長的人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社交技能來彌補。
-
7 # 頓時明白
結合您問題裡的兩個關鍵點--害怕和壓力,來看一看深層原因是什麼?
1. 害怕,是對未知的恐懼,對未來的擔憂。害怕上班,說明對上班有擔心的事情。
2. 覺得有壓力,是覺得自己某方面能力不足。力不從心才會有壓力。
比如每人每月要完成100萬的銷售業績。如果你平時經常能完成這個指標,這個數值就不會對你造成壓力。如果你每個月50萬覺得困難,那100萬的壓力可想而知。
結合這兩點一起看,有可能真實的原因是這樣的:
由於某方面能力不足,覺得力不從心,擔心自己上班的時候會有什麼難以把控的事情發生。
如果是諮詢,我會帶著來訪者深入的看到底是在擔心什麼,比如擔心老闆批評?擔心同事排擠?擔心自己哪件事做不好?擔心工作太多搞不定?等等。
待來訪者看清自己擔心的事情,我們再看需要提升哪些能力可以減輕上面的那些擔心?比如溝通能力,公眾演講能力?做資料表格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是酒量,都能帶給人壓力,酒桌上有說有笑又能喝的人,被很多人默默的羨慕。
其實當你能提出這個問題時,就已經開始自我思考了。覺察到害怕和壓力,就是我們可以突破的開始!
看看到底是哪項能力不足,帶來的壓力。找到之後,開始慢慢修煉。一般堅持3個月,就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職場壓力=壓出能力!快點發現它,盤它!
-
8 # 無憂求職錦囊
很多職場人都有這類的焦慮:一上班就感覺“壓力山大”,要邁進公司門檻也需要無邊的勇氣,就想當一條不求上進的“鹹魚”;上班時因為工作繁忙便無心焦慮;下班後再度感到身體與內心的雙重疲憊,想要逃避,不願面對生活與工作。
首先,你害怕上班的原因是什麼?敢問題主“害怕上班”是因為“工作”還是因為“這份工作”呢?如果是工作本身讓你害怕上班,錦囊君只能勸說:生活在不斷逼你向前,你不得不前行,即使可以用短暫的休息給自己調整下心態,但切勿逗留太久,總還要回到現實生活中去的。題主在“害怕去上班”後銜接了“一上班就有壓力”。錦囊君便猜想:害怕上班的原因是——當前工作的種種情況所致。
如果要盤點職場壓力的來源,有千千萬萬種,職場壓力不是三言兩語可說完的。因此錦囊君希望題主能自己去探測你的“壓力來源”——把壓力源分為“硬性”和“軟性”兩種。“硬性”壓力源是指無法克服的客觀條件下的壓力:比如,工資收入低、公司不遵守勞動法、上班路程遠、頻繁出差、加班頻率高;“軟性”壓力源是指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下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的那些壓力:比如,這個行業/行業崗位很不“高大上”、這份工作很無聊一眼望到頭、同事很土跟他們說了也不懂、領導不懂行完全沒有辦法溝通。先理清楚這些原因,再思考是不是有對策,能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它。
如果最後的結果是:不行,請題主繼續看下去。
在職場上徹底解決“硬性壓力”往往很難。錦囊君舉個例子以此說明:如果壓力源是薪資低,生活物質條件得不到滿足,那是否可以直接向老闆提加薪解決呢?不!問題說出來輕巧,但落實解決卻不易:公司有自己的薪資構架體系,很難因此破壞。低於市場水平,那說明公司沒有這個實力,或者是不捨得花成本在這個級別的員工身上,那是你個人很難爭取改善的,所以只有通過跳槽緩解這個壓力。
如果是“軟性”壓力,這家公司有這樣的問題,到了那家公司也一樣存在同樣的問題——不喜歡這份工作、覺得領導無能同事無聊……工作、領導、同事三要素,任你去到天南海北,只要工作就逃不了。所以你該冷靜下來想想,你是無法面對,還是不想面對?自己難以客觀看待的,可以請教親友,能夠請教同行更好,更有參考價值。
最後,你的壓力是否關聯於生活?錦囊君曾試想:如果通勤距離是壓力源,那麼有兩條解決之道路:要不換房子,要不換公司。以此衍生:如果薪資不夠,但恰巧自己的能力也不夠?那就過“開源節流”的生活,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賺錢的本事。往往職場壓力與個人生活密不可分。
想要解決工作帶來的壓力本不是樁易事,因為工作是持續不斷的,因此壓力源頭一直在那裡,只是壓力值的曲線高低不同而已,所以許多職場人很多時候都無可奈何,甚至想要逃避,因此大多數職場人會選擇通過外在方式來緩解壓力。
緩解壓力方法1:運動
來一場讓自己大汗淋漓的運動吧,運動不僅能讓你心情舒暢還對身體及面板有幫助。
緩解壓力方法2:愛好
讀書、打遊戲、睡覺。尋找最適合你的解壓方式。找一天空閒時間給自己的身體和心放一天假。
緩解壓力方法3:美食
即使你的身體與大腦已經很疲憊,但美食的香味與口感也不會因為你糟糕的心情而變的糟糕,選擇自己的熱愛的美食大吃一頓吧,然後再回到第一項——運動,最終回到——錢包,怎麼樣,又有工作動力了吧?
-
9 # 鷹眼觀職
【飛翔的亞洲之鷹觀點】說得好聽點,這是一種職場焦慮症,說得現實一點,其實這屬於一種病態心理,因為有壓力就不想去上班,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家人的不負責,年紀輕輕就產生這種思想,可能有外部原因,但我覺得更多的還是內部原因,比起迷茫的年輕人,有這種想法的人更可悲,也更無奈。
下面結合我自身工作經歷來分析下產生這種心態的原因,以及應對辦法。
第一,沒有強大的內心,無法接受工作達不成目標的結果。職場中追求的是結果,只看功勞,不看苦勞,只對工作結果負責!現代職場節奏很快,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上級領導也一樣,很多人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只關注你是否完成了目標,所以職場中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工作結果和產出負責,這些個結果就和績效考核直接掛鉤,其實這就是一種殘酷的競爭,甚至很多公司迫於生存壓力搞起了末位淘汰制,每個月淘汰一批墊底的員工,即使他目標是達成了的。
某些人可能不願意加入這種高強度高壓力的競爭氛圍,想象一下,如果達不成業績,完不成領導佈置的任務,領導的責罵和失望之情,同事的輕視和鄙夷,再加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本來就弱小的內心自然就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所以,一想到上班就會想到失敗,一想到失敗就心痛,自然而然就不想去上班了。
第二,不擅長人際交流和溝通,也容易受到其他同事誤解。現代職場中講究的是分工合作,一個團隊就是很多個專業的人組合起來的,各司其職,單兵作戰的模式已經很少看到了,所以,溝通技能就是職場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但有些人天生性格內向,不善言語和交際,常常面對必要的溝通時,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甚至被人誤解和歪曲,可能對自己的工作造成傷害,對自己的心情造成影響,從這個原因出發,不願意上班,因為一上班同事間的溝通和配合就是少不了的,之前有過陰影,也是正常。
第三,之前在職場中被傷害過,有陰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很多人在職場中被傷害過,留下了陰影,導致一上班就想到以前受過的傷,自然就不願意去上班了!
老好人職場中的老好人被所有人"喜歡", 同時也是最受傷的人,什麼苦活累活髒活都丟給他幹了,有鍋他去背,有功勞往往輪不到他,長期下來,既沒有成長,也沒有回報,所以,不願意再扮演老好人的人,往往不願意回去上班。
被挖坑設定陷阱
職場如戰場,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為了利益甚至不惜陷害他人!有些單存老實的人,在職場中一門心思幹活,防人之心根本沒有,被人利用了還不知道,還在幫別人數錢,到最後才知道害自己的人居然是最相信的同事或閨蜜,自然就有陰影了。
和上級相處不和睦
直接上級手裡掌握著員工的升遷考核權利,如果和他關係不佳甚至鬧僵的話,前途自然就很暗淡了,甚至可能給員工小鞋穿。我之前就見過某技術骨幹員工和部門經理吵架的事,最後以員工離職結束,這對員工心理和職業前景造成的影響和傷害也是難以估量的。
第四,眼高手低,低不成高不就,面子上過不去。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覺得自己能力不凡,是個幹大事的人,但是實際能力卻達不到要求,比如工廠某技術員,幹了兩年覺得自己除錯某型別的機器很厲害了,想要晉升工程師,卻沒有通過考核,一氣之下就辭職了,然後出來按照工程師的標準去找工作,基本不可能找得到,又不願意回去繼續幹技術員的崗位,更放不下身份去做快遞外賣之類的辛苦工作了,找到最後,實在是煩躁了,所以,才產生了厭倦上班的想法。
小結:害怕上班是一種病態心理,原因有不少,總結起來如下:第一,內心不夠強大,接受不了競爭和失敗;第二,不擅長溝通,不良的人際關係影響工作績效;第三,在之前的職場工作中被傷害過,心裡有陰影,怕再次被害;第四,眼高手低,找不準自己的定位;其實我們普通人不上班拿什麼去養家餬口,再說了,年紀輕輕不上班,你的人生價值何在?存在於社會上的意義何在?
-
10 # 文怡暖身
您的問題說出了大多數職場人的心理,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但這也太**難了(忍不住爆個粗口)。
深層分析原因,認清自我價值自身和所從事的工作不搭。大多數職場人都只是把工作當作吃飯的傢伙而非一份真正熱愛的事業。我們曾經只求一份像樣的工作以達到經濟獨立為目的,當我們真正完成了職場人的蛻變後,卻發現,謀得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難於登天。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沒有那份工作是為某一個人而量身打造的。
公司待遇一般,缺乏歸屬感。困囿於自己的能力,不得不呆在一個沒有發展前途,薪酬待遇一般的單位,餓不死卻也活不起,每天重複三點一線的生活,無盡的重複生活中看不到希望,缺乏了希望,便也就失去了動力。
人際關係複雜,疲於應付。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是社交家,人有百態,不必評說。但一個性格內向的人處於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環境中時,內心的煎熬和無奈會將自己逼瘋;我們都向往簡單的人際,但不知不覺中,我們也變成了複雜的自己。
太想把工作做好,卻又擔心領導和同事對自己的輕視。職場中太多人急於證明自己,急於表現自己自認為很強的能力,結果因為用力過度,急於求成而弄巧成拙;非但沒被別人認可,反而落下個“沒啥本事還愛逞強”的標籤。
認真思考,想出對策客觀環境不會因為我們某一個人而改變,那麼如何改變自己呢?
積極的心理疏導:千萬不要誤認為做心理疏導就是心理疾病的表現,我非常認可心理學中的一句話“心理疏導不會直接教你解決問題,但卻可以教會你如何自救”,自救者,天救也。當心理問題解決了,你的身體力行便會隨之而改變,因為意識決定形態。
抽出空閒時間給自己充電,就從自己的興趣入手:要想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需要認真鑽研4萬個小時,可見,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輕易成功。讓興趣成為我們第一任老師,耐得住寂寞,經得起非議,當能力與眼界相當,不妨走出現狀,去追逐心中所愛。
同事只是一些為了某種共同利益而不得不在一起的陌生人:既然如此,又何必太過苛求同事間的情誼呢。如果真有志同道合之人,我們應該慶幸和珍惜,如果沒有,也平常心看待,何必為難自己。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勇敢面對問題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就要負責任的解決問題。逃避只會讓問題愈演愈烈;沒有幾個人可以驕傲的說“我愛上班”,但是現實能允許我們不上班嗎?
既然不能,那就硬著頭皮去面對,把每一次挑戰都當成一次磨礪,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香撲面來”。
我是@文以暖身,喜歡輸出觀點,更喜歡接納新奇的思維,如果我們有思想的碰撞,記得留下你的智慧。
回覆列表
一旦下班走出公司大門,頓時覺得一身輕鬆!
後來越來越嚴重,嚴重到想到上班就覺得世界都是灰暗,每天上班如同上刑場!
即便在這種狀態下,工作完成的還是很不錯!但是這種害怕上班,這種抗拒上班的感覺卻揮之不去,以至於到最後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抑鬱!
在這個期間,試過各種方式,比如調整睡眠,晚上早早上床,一方面上床睡不著,一方面即便睡著,醒來感覺依舊;比如按摩理療,在按摩的時候有所緩解,但緩解時間短暫;比如轉移注意力,看電影,鍛鍊,效果和按摩一樣,有所緩解,但時間短暫!
最後,自己放棄了,愛咋就咋吧,該上班還待上班,就這麼著吧!不可思議的是,自從有了這個心理,過了一段時間,害怕抗拒的感覺居然消失了!
事後回想,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自己庸人自擾,一方面來自長期程式化工作後遺症!
庸人自擾意思是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一想到要面對某個人,就會心煩,昨天剛和他吵過架,今天還要面對他,實在不想面對,可是一上班就要面對面!
一想到馬上季度末,又要寫總結計劃,就覺得無聊,每次都是那些事,翻來覆去的說,一點意思沒有,還必須要做!
一想到上班還有個培訓會,自己還是主講,就更煩,天天就這麼點內容,講了多少遍,可是為什麼每次還是同樣的錯誤,這些人真是不可救藥!
一想到還要整理一堆資料,做一堆報表,就煩到快暴,這些本來不是我的活,現在交給我,不做不行,做了也不看,純屬多此一舉!
越想越煩,越煩越想,還沒到公司,頭就開始疼,開始莫名的害怕,莫名的壓力!
這些事存在嗎?存在!這些事真是如上所想嗎?未必!
和你吵架的同事早就忘了昨天的事情,早上還給你帶了早餐!
季度總結雖然還是要做,不過公司決定總結之後去泡溫泉吃燒烤!
培訓的同事為了感謝你的不辭辛勞,耐心細緻,給你準備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領導突然給你說,今天報表不用做了,需要的時候在通知你;
每個訊息,都是驚喜,都有意外,我們想的卻總是最壞的那個結果!
即便沒有意外,沒有驚喜,不過就是最壞的結果,想的再多又有什麼用!
所有的害怕,所有的壓力,回想下,有多少是真的壓力,有多少需要害怕?
庸人自擾就在於提前去想象,提前預設結果,提前害怕,提前自己給自己壓力!
一句話,是你想太多!
程式化工作不可否認,任何工作都是程式化的,不同的只是流程的多與少,面對不同的人而已!
銷售,我們每天同樣的產品話術,同樣的工作過程,同樣的客戶寒暄溝通!不同的不過是面對不同的人!
客服,每天面對同樣的報表,同樣的客戶問題,同樣的解決方案!不同的是方案的微調和客戶的溝通難易!
無論工種,無論崗位,既定流程形成程式化,某個時間我們如同機器人一般,機械的工作,機械的上班,機械的下班!
偶然有段時間,我們意識到我們不是機器人卻幹著機器人的工作,陷入迷茫,迷茫這樣的工作到底要多久!陷入恐慌,恐慌這樣的工作有什麼意思!於是會害怕上班,恐懼上班,排斥上班,壓力如透過縫隙的風,纏繞全身,滲入骨頭!
這是一種覺醒更是一種沉淪,覺醒的是意識,沉淪的是行動!
彷彿那個時候,工作失去了價值和意義,生活失去了動力和目標,只剩下無法逃避的壓力和無處安放的害怕!
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人,做的事情機器人也做不來,機器人千篇一律的是言行舉止,程式控制!我們看似千篇一律的言行舉止,自己控制,你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你可以喜悅,也可以沮喪,你可以興奮,也可以剋制!
工作本身是程式化,但人不是,人是鮮活的,生動的!即便工作流水線的工作,照樣有快樂歌唱的工人,不在於工作本身,而在於工作的人!
即便工作變化多樣,如果是一個程式化思維的人,工作將失去靈動性!
即便在程式化的工作,有趣的人,也會讓工作不在乏味無聊!
小結:想的太多,人為製造的害怕更讓自己害怕;想的太多,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將無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