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轅家的大貓

    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後,十天以後才把圓明園燒燬的原因是巴夏禮事件(轟動西方的外交衝突)。

    從1860年10月6日開始,在北京的英法聯軍到圓明園裡一直持續地洗劫了三天,然後各自搶走天價的各種寶貝,然後高高興興地撤離了被洗劫一空的圓明園。同年的10月18日,三千五百名英軍卻又重新回到圓明園,然後一把火燒了這個園子。

    燒圓明園的原因是外交問題引起的,1856年英法聯軍派了39人去通州和清朝政府談判,英方的代表是巴夏禮,在談判中,清政府答應了英法聯軍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卻在和巴夏禮面見清朝皇帝跪不跪這種問題上面寸步不讓。

    清朝政府的全權談判代表載恆說,按照中國的禮制,見到皇帝以後必須要跪拜,可是巴夏禮卻不同意,說我不是中國的臣。清政府後來指示,必須按中國禮節才行,巴夏禮不接受,反而揚長而去。

    火燒圓明園是歷史上最野蠻最惡劣的文化毀滅行為,法中國人說這就如同同時毀了盧浮宮和法國國立圖書館。

  • 2 # 刀舞青竹

    1860年8月底,英法聯軍此時已經攻陷了大沽炮臺,沒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天津,可以預見的是京師也已成為聯軍口中的肥肉,沒奈何之下,一直拒絕外交談判的滿清不得不派出使團,前往天津會晤英法使臣,勸阻英法聯軍繼續北上,然而,自大的滿清一再的出爾反爾,招致了額爾金的怒火,最終一把大火焚燬了東方的萬園之園。

    雙方商定在9月7號,互籤停戰條約,一場“遠征”貌似要結束了,英法已經暗自慶賀這輕而易舉的勝利了。然而,咸豐得知自己的臣子在談判中對英法是百依百順的答應了他們的全部請求,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天朝的威嚴何在?將談判的使臣桂良等治了罪,自然就放了英法的鴿子。

    9月9日,英中國人首先率兵被北上了,法軍隨後,目標通州。咸豐在備戰至於,急忙的派遣怡親王載垣等為全權大臣赴通州談判。然而就在跪於不跪和麵見大清皇帝的禮儀問題上有陷入了僵局。9月18日,舉著談判旗幟的英法談判分隊走進通州城後,被清軍扣押了,以此作為人質勒令英法退兵。

    9月21日,信誓坦坦要親自帶兵和英法決一死戰的咸豐在英法的槍炮聲中,帶領著自己的妃嬪近臣離開圓明園逃亡承德避難去了。留下了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訢在京城應付即將到來的英法聯軍。

    於是,在18日和19日,圓明園就是一把熊熊烈火中被焚燬了……

  • 3 # 鄂G遊天下

    匯入語:圓明園可謂是中華之瑰寶,從康熙後期一直到清朝末期都在不斷建設和完善,用時200餘年。圓明園的整體佈局規劃、建築、裝飾、陳設、館藏都凝聚了清朝六代帝王的心血。如果給世界園林排個名次,圓明園毫無疑問是NO.1。可惜的是這樣一個讓華夏人引以為傲的園林在1860年被侵略者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至於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燬圓明園?個人認為原因有二:震懾和掩蓋。

    3、圓明園的本質是專屬於清朝皇室的皇家園林。它既不是國家的經濟中心,也非政治中心,甚至僅僅是皇帝用來享受生活的一處場所。英法聯軍認為只有燒掉圓明園才能達到既震懾清朝統治者又不讓他們被清朝全體國民視為敵人,保障他們的利益。

    2、像一些紙質類的古畫,一把火很容易就燒掉了,現在放了這樣一把大火,燒了幾天幾夜,他們就算搶了再多的東西,清朝都沒辦法和他們要,因為有一個藉口,是大火給燒沒了。

    3、無論是明搶還是掩耳盜鈴的搶都是一種被世人唾棄的罪行。這種罪行會讓他們遺臭萬年,世代被華夏人所痛恨。他們認為火是可以掩蓋罪行的唯一方法,火燒完了,大家只記得他們放了火,卻難以知道他們具體做了些什麼。

    結語:震懾也好,掩蓋罪行也罷,都符合落後就要捱打的法則。我們這代人只有牢記這段恥辱的歷史,讓我們的小宇宙爆發,盡職盡責地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讓我們的國家更為強大!

    參考文獻:《清史稿》

  • 4 # 江右一品泓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為何要火燒圓明園?有些人說是因為英法聯軍洗劫了圓明園,為了掩蓋罪證才放的火。其實搶劫財寶文物相比縱火焚燒圓明園,縱火是更大的罪行。按照當時的戰鬥力,英法聯軍完全可以直接攻陷紫禁城。紫禁城的奇珍異寶比圓明園多得多,為啥非要火燒圓明園呢?

    關押在圓明園的這些人是用水泡過的皮繩捆住了雙手。這種皮繩隨著水份的烘乾會越勒越緊。過了幾天這些人捆綁的地方就腐爛生蛆。八里橋戰役清政府失敗,咸豐帝倉皇出逃,這些人就沒人管了。據倖存者回憶:《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放置三天,後來被扔到野地裡,讓野狗給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看著全身蔓延的蛆,精神錯亂,大叫三天死去;一位法國犯人,蛆進入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一位倖存者居然還在獄中數蛆,話說一天能繁殖1000只蛆蟲。

    後來在英法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釋放了倖存的俘虜。英法聯軍看去時39人,回來只有19人,而且被折磨得遍體鱗傷,所以決定報復。額爾金下令進了北京,不殺人不擾民,但一定要燒了圓明園。

    後記:雖說這件事發生在150年前,但給我們子孫後代的教訓是歷歷在目。中華民族的振興和崛起需要團結各民族的力量,我們要擰成一股繩,化成中國龍抵禦一切外來勢力,不能再像清政府時的百姓那樣,火燒圓明園是皇家的事,只要不是燒自己的家與我何干?外中國人常說中中國人個個都是龍,但合起來就變成了蟲。另外國際法律法規我們要懂,這樣才能在國際關係中做到有理有據。講理我們懂理懂法,打仗我們團結一心,不怕任何霸權主義和強權外交,大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 5 # 大李趣天下

    其實第二次鴉片戰爭洗劫圓明園在放火焚燒是為了銷燬證據,把他們當初的暴行用火焚燒乾淨,這和以後的侵略戰爭的做法如出一轍,都是怕留下證據讓後世人所唾棄而所做的,畢竟所有的侵略戰爭都是為了謀取利益所發動的,侵略者們也怕秋後算賬啊

  • 6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瘋狂地在圓明園裡面大肆掠奪,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破壞掉。三天後撤離了被洗劫一空的圓明園,而在這時圓明園並沒有被燒燬,那麼之後圓明園又是為什麼被燒燬呢?

    英法聯軍得知清政府扣押,虐待人質後,立刻進軍北京。1860年英法聯軍以解救人質為藉口攻入北京,清政府歸還人質後,39人只活下來18人,其餘的人在扣下期間被殺。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把園裡凡能搬動的金銀珠寶、精美絲綢、珍貴文物、各種藝術品,以及所能搶到的一切,統統搶走,自己背不動,就趕來大車和牲口搬運,你爭我奪,轉眼口袋裡就裝滿了價值連城的貴重物品。這之後又過了幾天,英法聯軍將圓明園付之一炬。

    三天三夜的大火讓一代又一代的中中國人明白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自強才能不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成為1個洞察一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