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飄雪534

    我的答案是:不願意。

    咱們的問題是“你願意教導你的孩子要以德報怨嗎?”。

    每個人的遭遇都是不同的,郭德綱曾說過,動不動就勸別人大度的人,你要離他遠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你沒經歷他那種苦,你也就不知道他的煎熬。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善良的對待別人,換來的未必就是善良,有時候會是嫉妒甚至還有恨。所以“詩向會人吟”,善良也要用對地方。網上有傳是董卿說的:善良應該要有稜角。我們是善良,但並不是對每個人都善良。

    《論語 憲問》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翻譯為:一個學生問孔子:別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養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直接打回去就是了。

    所以說,以心換心,八兩對半斤,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對待別人。

  • 2 # 跨越未來少兒活動策劃

    小事上不計較,大事上不糊塗!

    小事上不計較,但是必須要有防人之心!

    只要涉及到底線上的事情,不論是德冤都要堅守本心!

    我一定會教會孩子一句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 3 # 夢中晴雨

    你願意教導你的孩子要以德報怨嗎?這要看什麼怨,再決定此問。怨有大有小,有個人的有大眾的,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是仇怨,怎麼以德報怨?我們普通人不是聖賢,能做到忍咽不計較就0K了。有些公怨怎麼教導孩子以德報怨呢?如果這樣,便失去良知和公心,教育就失去了意義。謝邀![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 4 # 秦六六掰親子

    不願意。

    我會教給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委屈。

    教給孩子受了委屈,可以有哪些方式應對。

    作為一個媽媽。我的孩子會包容,有愛,不會引導孩子“以德報怨”這樣的價值觀。

  • 5 # 多想者

    說實話我不願意教孩子以德報怨,我會教他恩怨分明,並不是我們現在的家長要去反對老祖宗說的要用善良去感化世人,而是很久以前《論語•憲問》以德報怨如何,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我相信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孩子有感化世人的能力,能夠像佛主一樣割肉來普度眾生,有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胸懷,但我們終究是凡人,有著凡人的七情六慾,不希望孩子惡貫滿盈,禍害人間,也不希望被人所害,打入地獄。不是以德報怨不好,有怨念的人又如何能夠那麼容易被感化,我信,被感化者皆有,與感化者行善者也有,但我的孩子生命只有一次,我不願意把這種小概率事件作為賭注,不願意孩子身上發生農夫與蛇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中你是喜歡林沖,還是喜歡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