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阿縣曹植詩社
-
2 # 丁雅茹一默軒
大家好,我是丁雅茹,今天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相信在坐的各位還有再躺的各位,都看過水滸傳吧,一幕幕精彩的打鬥場面無不震撼人心,黑旋風李逵,手持兩把大斧氣拔山河,更有魯智深扛著禪杖衝進寺廟奪酒吃肉,今天咱們說的就是水滸傳中最經典的兩個人物,林沖和武松。
武松是武大郎的親弟弟,自小兩人相依為命,多虧武大的照顧,武松感恩戴德,情深義重,打死猛虎之後升官不忘哥哥,最後武大被奸人害死,武松為哥報仇,走投無路,奔向梁山。
再說80萬禁軍教頭林沖,武功高強,藝高膽大,性格屬於沉穩,但是過於好強,最後氣死於床上,我個人還是喜歡武松多一點,因為他的人物設定鮮明、為人豪爽,喝酒能喝18碗,這樣的朋友誰都會喜歡的。
-
3 # 小石了了
大都數人都會喜歡武松的。武松敢殺西門慶,有氣魄。
而林沖則軟弱,老婆被欺辱卻不敢得罪高俅乾兒子。最後還是魯智深出手,廢了那鳥人。
武松愛出頭,呈英雄。不管是打蔣門神,還是生擒孫二孃。
林沖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再退一城。如果不是燒了火料場,死最難逃,他不一定敢殺了陸謙一眾。
當然,武松缺點也很明顯,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不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
4 # 使用者李森
《水滸傳》中108位好漢各有千秋,若單挑出林沖與武松喜歡哪位,還真很為難。說心裡話,這兩個人在書中的份量都很重,都有特別著人喜歡的一面。
先說林沖,林沖的出場是以結識魯智深開始的,給人的第一印象頗為搶眼,是一位英俊瀟灑豪爽的年輕軍官形象,難怪魯智深願與其結為兄弟。
林沖的忍辱負重的度量,絕非常人所及。當高俅乾兒子高衙內在調戲林沖媳婦兒時,被林沖拿個正著,怒從心起舉起拳頭,另一手搬過那人肩頭,正要劈頭砸下去時,用眼一瞧,拳頭在半空懸住了,另手一鬆,那高衙內借勢連忙溜走了,林沖無奈的認懟了。
接著讓林沖倒黴的事就接鍾而來了,他不斷的遭高俅等人陷害,甚至以休了髮妻以求自保。若沒有魯智深相救,林沖說不上得死上幾次。直到陸虞侯火燒草料場斷了林沖唯一生存夢想時,才喚起了林沖本來的血性,如一頭髮狂的豹子,殺了陸虞侯等人,被逼上梁山做了強盜。
林沖從火拼王倫,扶晁蓋上位到服從宋江北戰南征,林沖都是盡其職守,亳無個人野心,征討方臘功成名就之時卻病死班師途中,底確令人唏噓不己。
再說打虎英雄武松;武松與林沖的性格截然不同。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該出手時就出手,絕不做委屈求全的事。
武松敢做敢為,光明磊落,勇於擔當。為報兄仇殺了嫂子潘金蓮,又鬥殺姦夫西門慶。在絕境之中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殺了仇人張督監,張團練,蔣門神以後,抱著殺一百個也是死的想法,還殃及馬伕,丫鬟,奶孃等許多無辜生命。
總的來說林沖、武松,魯智深在梁山重多好漢中是值得稱道的。若把林沖與武松對比,我還是喜歡武松的。
-
5 # 超超小能量
在《水滸傳》中,一直有“馬上林沖,馬下武松”的說法,主要是因為林沖馬上槍法無敵,武松馬下拳腳無敵。
相比武松,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戰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熱血沸騰的一系列故事,很容易激發人們的好戰荷爾蒙,很喜歡武松那種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英雄氣概和江湖義氣。
實際上,在現實社會和生活中,武松這樣的人是很難生存的,反倒是林沖這樣的人,我們隨處可見。
如果把林沖和武松比作人的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兩個年齡段,那麼武松就是血氣方剛的三十歲,而林沖就是看透世俗的四十歲。
武松眼裡揉不進沙子,看見不公平的事,必定挺身而出,醉打蔣門神就是因為施恩看上武松能為他報仇,所以用錢和關係賄賂上下,免了武松的殺威棒和其他刑罰,而且還單人單間,天天好酒好菜伺候著,武松不管不顧,也不擔心是否有人會下毒什麼的,就敢大吃大喝,一連吃了半個多月,實在過意不去,才逼出了幕後之人,施恩才說出了原因。
這時候武松吃了別人的,喝了別人的,別人求幫忙,武松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要知道當時他還是囚犯身份,囚犯再去打人殺人,這不是罪上加罪嗎?
一旦惹急了眼,什麼規則秩序全都跑到九霄雲外,對於人就像砍瓜切菜一樣,不管是誰,只要有人得罪了他,必定有仇報仇,有怨抱怨,心狠手辣,否則,在景陽岡上,心稍微慈一點,手稍微軟一點,就不是武松打虎,而是老虎吃武松了。
這個時候的武松,剛進入社會,急需表現自己的能力,看不慣的事別人不管自己得管,得罪自己的人別人可以忍辱負重,自己一定要討回公道。
反觀林沖,他是經歷社會冷暖自知的人,有些人能原諒的就不再計較,有些事能遠離的絕不湊熱鬧,身處林沖這個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各種都得考慮到了,他絕不會做因自己一時莽撞而傷害親人的事,凡事必定三思而後行,注重結果勝過注重過程。
林沖就好比是那些經歷過社會的人,少了些鋒芒,多了些成熟和穩重。
林沖的忍也是有底線的,忍到忍無可忍,退到退無可退的時候,他也是可以起來反抗的,風雪山神廟,就是林沖反抗的轉折點,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必定在沉默中死亡。
之前有一個段子說中年人: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年輕的我們,也曾經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武松,佩一把寶劍行走江湖,懲惡揚善,除暴安良,渴望得到這個社會的認可和贊同。
但是絕大多數人慢慢地會活成“懦弱”的林沖,每天埋怨自己懷才不遇,卻又沒能力結束這一切,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
好歹林沖還有反抗的機會,而我們卻沒有林沖那樣的本事,就連僅存的武松那點銳氣,也在社會和生活的雙重夾擊下慢慢消磨掉。
最後剩下的無非就是那句:想當年......。
——END——
為你解讀四大名著背後隱藏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一起成長吧!
-
6 # 勤勞的軍建
《水滸傳》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的作者是明代施耐庵和羅貫中共同所作。書中描寫了以宋江為首梁山好漢,高舉替天行道大旗,見義勇為、除暴安良、解困百姓、懲治腐敗等,他們做了些利民好事。題主所問的林沖、武松就是梁山好漢其中的骨幹。要說他們倆誰最受讀者喜歡,我認為武松相比較最受讀者喜歡。
為什麼這麼說呢?武松敢做敢當、見義勇為、剛正不阿、寧折不彎、心胸開闊、光明磊落、乾脆利落、智勇雙全等優點。比如景陽崗上打虎、醉打將門神、刀斬花花公子西門慶等舉動中表現他見義勇為、英勇無畏、完美無缺,深受讀者讚賞。
而林沖雖然在滄州草場怒殺了高俅爪牙,在梁山火併了王倫。但是他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遇事不能象武松那樣果斷利索。比如高俅帥兵攻打梁山時,被梁山好漢活捉。這麼好的殺死仇人的機會竟被他錯過了,只是氣的吐血,但是未見行動。造成梁山好漢後來被高俅等人,一一迫害致死。使梁山好漢最後落了個不好的結局。假如是武松見到殺妻仇人,絕對不會放過他們!這就是他倆人之間的差距,所以廣大讀者喜歡武松,勝過林沖。
總之,人到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錯過機遇多憂愁。留下後患無法救,害得梁山無後留。當然在現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以法治國、人民當家,不會出現《水滸傳》書中所說的那些邪惡勢力,如真有那種情況出現,還是以靠政法部門處理。切不可動粗,如果動粗,等於兩敗具傷。贏家進監獄,輸家進醫院。後果不堪設想。
-
7 # 翻倍小螞蟻
林沖、武松、魯智深,這些都是《水滸傳》裡刻畫得很成功的人物,當然,我這裡說的是文學方面的人物形象刻畫;要說結局,還是浪子燕青、混江龍李俊他們為好。
林沖、武松,這兩個人物要讓人選擇,不容易。之前也回答過多個關於這兩人的問題,就再囉嗦幾句。
林沖,全書的基調,就是一個老實人,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起來抗爭呢?他也是被逼上梁山的最典型一個。
其實,站在他的身份、地位,以及他要對抗的反派,一般人也很難有更好的選擇。不說他是禁軍教頭,重點是他有妻室家庭,那時候高衙內已經盯上他了,他能夠發狠勁把高衙內滅了?那是家破人亡的選擇,沒有得全身而退。在《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王進因為先頭得罪了高俅,所以和老母出逃。林沖還是心存僥倖了,太老實,沒有想到人心之毒。
及至後面誤入白虎堂,刺配路上魯智深救了他一回,他無意中就把魯智深的身份洩露給那兩個公人了。風雪山神廟,絕路的爆發;上梁山,後來為了晁蓋他們火併王倫。最讓人遺憾的是,沒有手刃高俅。
武松,景陽岡打虎、怒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快意恩仇,讀來讓人感覺暢快多了,唯一 是到了從飛雲浦回鴛鴦樓復仇的時候,仇恨已經讓他失去理智,殺戮15個人,包括那些丫鬟下人,太過濫殺無辜。
每個人心裡的尺度不一樣,喜歡老實人的,選擇林沖;喜歡快意恩仇的,選擇武松。
-
8 # 春風化雨沐東方
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
一曲《好漢歌》,盡顯《水滸傳》中替天行道眾英雄的風流豪邁。這些個好漢中,排名在前的,就包括林沖和武松。
那麼你是喜歡林沖,還是喜歡武松呢?
先說說林沖吧。
林教頭,一出場就給人留下了俊秀瀟灑的軍官形象,像一位成功人士。當然了,真正成不成功要看後來的經歷。
如果能做到能屈能伸,他給人的印象也不會大打折扣。然而,一味的忍讓,最後換來的不過是無底線的遭受迫害。
要是沒有魯智深野豬林相救,相信林沖早就奔赴黃泉了。
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更多體現的是被逼無奈的本性反抗,主觀上抗爭的意願其實並不強烈。
上梁山之後的火併王倫,人們看到的更多是被人利用後的頭腦簡單,多了一些魯莽,少了一些英雄氣概。
加上他前期妻子被辱的一些表現,著實沒有得到多少觀眾緣。
反觀打虎英雄武松,是個不折不扣的血性漢子。
這是個絕對不低頭的主,不論前面是老虎,還是蔣門神,也或者是張督監,凡擋我者,殺無赦 。
從其一些列的表現來看,堪稱快意恩仇、光明磊落。
當然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魯莽的表現 。畢竟好多丫鬟婆子也是無辜的死在他的刀下,這一點多少是不討喜的。
也許,正因為此,武松後來才在六合寺出家,應該是對前半生的殺戮懺悔吧。
相比而言,打打殺殺的江湖中,武松比林沖更能博得人們的好感。我也是正因為此,才喜歡武松多一些。
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風風火火闖九州啊。
讓我們向好漢們致敬吧!
-
9 # 雪流星落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一本名著,裡面的各種鮮活的形象也讓人很是喜歡,林沖和武松都是其中受歡迎程度很高的角色,作者對兩人的描述著墨很多,也有一些衍生的影視劇作品,可以說是各有受眾群體,但是非要選擇一位,我還是覺得武松,下面我們細細來說!
我在以前好多回答中分析過,林沖真的沒有一些人固有思想中那麼好,武松也絕不僅僅只是名武夫,我們都知道水滸傳以後出現了一位神人,金聖嘆,金聖嘆評價過林沖,就一個字“毒”,這個可不是褒義詞,狠毒惡毒陰毒,一個大英雄怎麼能夠和毒聯絡在一起?但是隨著讀書的深入,覺得金聖嘆老先生評價的真的很準確!首先在林娘子這件事上,林娘子恪守婦道,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被高衙內這個色胚盯上也不能怪她,在自己娘子恐懼不安的時候,相公不該做她的心裡支柱嗎?林沖不是,更為了撇清關係直接休妻,不要說休妻是為了保護林娘子,有老公的時候高衙內都敢調戲她,一個被休的女人,高衙內不是更肆無忌憚?在古代,休妻可是天大的事情,被休意味著你這個婦人品德極其敗壞,所以林娘子和岳丈苦苦哀求,林沖毅然決然休妻了,真真稱得上“毒”!野豬林魯智深以身犯險,冒得大風險去搭救他,人家魯智深自己都知道隱藏身份,不告知衙役,林沖“不經意”透漏魯智深在大相國寺的資訊,直接掐斷了魯智深的後路,不是沒腦子就是毒,林沖是個沒腦子的人嗎?當然不是,那就是毒了!
-
10 # 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人
當然是喜歡武松,對林沖只是同情。
喜歡武松的理由如下:鬥殺西門慶為兄報仇,也曾指望官府秉公執法,可此路不通,只能憑一己之力報仇雪恨;景陽崗打虎,把官府的賞金全部分給獵戶,可見視錢如糞土,這在當時處處皆貪的環境下更顯可貴;還有醉打蔣門神、大戰飛雲浦等一系列激烈壯觀的英雄事蹟,更顯得武二郎有勇有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氣概。
反觀林沖,妻子遭人調戲,不敢反抗,只能忍氣吞聲,野豬林中如不是魯智深相救,空有一身武藝卻死於押送人員之手,而他又是怎麼對待救命恩人的呢?說是恩將仇報有點冤枉他,但確實是他洩露了訊息,害的魯智深遠走他鄉,憑此兩點,很多人就不會喜歡他。
-
11 # 白酒有黑幕
這倆人都不喜歡。
首先是林沖空有一身本事,卻連妻子都保護不了,軟弱到自己被髮配後選擇了休妻,也就是說變相把自己老婆推向別人的懷抱,表現也忒弱了點。再一個就是賣友求榮,就是魯智深一路護送到目的地,林沖卻告訴兩位公差魯智深的真實身份,害的魯達無奈只得逃走江湖。而自從這以後,魯智深對林沖明顯冷淡了許多。
按說武松是快意恩仇的主,但也有缺陷。
各位看鬥殺西門慶之後,被施恩利用著去奪快活林。這快活林其實就是一個惡霸換另一個惡霸盤剝的地方。先是施恩憑著做管營老爹的淫賊坑過往客商和行妓賣藝的,被蔣門神利用了張督監和張團練的硬後臺以及自身能打的實力豪奪了去。其實蔣門神和施恩都明白,表面上是倆人的事,其實牽扯到不出面的後臺,那就按表面上的來。只要打敗蔣門神,快活林依然能回來。而張督監和張團練是不至於公開撕破臉的,所以武松被成功的利用了一把。
再後來的血濺鴛鴦樓,武松也忒狠了點,甭管是什麼人,碰上死沾上亡。
而武松骨子裡也是喜歡當官的,面對縣令和施恩他爹還有督監時候那種諂媚表露無遺。
不過也正是如此,才顯得施耐庵果然是厲害,把這麼一個大英雄塑造的有血有肉。甭說武松,放在我們哪個人身上,可能都會有武松一樣的想法。
-
12 # 十五年超級書蟲
我個人是很喜歡林沖這個人的,因為他一開始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所以他一直忠於國家和法律。我們可以看到在高俅義子調戲他妻子和被人陷害後,他不能反嘛?他當然有能力反,他本身武藝高強,又統領禁軍,為什麼他沒有成為“吳三桂”,正是因為他始終對於規矩二字看的很重,已至於被髮配到滄州後依然沒有怨言,類似於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但是正是這份忠義讓我高看林沖一眼。不算不可為,而是不願為。但也正是像林沖這樣的忠義之士都落草為寇,可見當時政局之腐敗
可悲可嘆啊
-
13 # d鄧鑑芝
水滸中的人物,構成了一個社會的縮影,是社會面具體的體現,每個人存在都反應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走向。就具體人物林沖和武松喜好而言,更欣賞武松行為風格。
原因有如下,特較於林沖而言:
1.武松嫉惡如仇,敢怒敢為,也必為,為其兄武大郎報仇可以說明
2.遇強則強的性格,越是艱險的環境,越是能激發鬥志,絕不屈服惡勢力,敢於也能於跟不平之人和不平之事宣戰。
-
14 # 愛好散文詩詞
《水滸傳》中你是喜歡林沖還是喜歡武松?謝謝你的提問:就我本人而言,我喜歡武松,但又做不到武松;不很喜歡林沖,卻同情林沖,但又不得不做林沖。我把本人淺薄的觀點分享如下:
一、喜歡武松的有勇有謀,快意恩仇
武松的拳腳功夫之高,排進梁山好漢前十,甚至前五名沒有問題。他不光拳腳功夫高,而且還有謀略,有勇有謀。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雪濺鴛鴦樓,殺飛天蜈蚣……淋漓盡致的體現了武松的勇猛。
那武松的謀略又如何體現的呢?
他的哥哥武大郎,被西門慶、潘金蓮和王婆害死後。他出差回來後,想盡辦法瞭解詳情。從外圍入手,他沒有直接逼問潘金蓮,也沒有逼問王婆。他找驗屍火化武大郎屍體的何九叔,找帶武大捉姦的鄆哥。人證物證聚齊後,他去衙門告狀,因衙門收了西門慶的賄賂,衙門不給辦案。他本想先從法律上解決問題。後來才有關門審問潘金蓮、王婆,並讓人做記錄,讓鄉鄰們做見證人。怒殺潘金蓮後,也未殺王婆,而是把王婆交官府,因王婆無錢無勢。接著鬥殺西門慶,殺西門慶那是因為他有錢,如果把他交給官府,兩筐銀子一行賄,西門慶可能就會逃脫懲罰。
這就充分體現了武松的謀略。
二、不很喜歡林沖,卻很同情林沖的悲慘遭遇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馬上功夫很高,可排進梁山前五。許多人看來,他活得有些窩囊。妻子被高衙內調戲,不敢打那個混蛋。導致後來被高俅和陸謙陷害。離家充軍時,卻寫休書休妻,沒有想到如何保護妻子。充軍途中,在野豬林差點被差役打死,被魯達救下,卻又不準魯達打死那兩個差役。牢改時,還幻想回東京。要不是陸謙等人,火燒草料,治他於死地。他是不會殺人,逼上梁山的。其實,林沖就是捨不得自己的富貴生活。王進被高俅陷害,他鬥不過,遠走他鄉。林沖為何不學王進,帶著妻子,遠走高飛呢?我惹不起你,躲得起。憑藉他那一身本領,混日子應該不成問題吧。
三、喜歡武松,做不到武松;不喜林沖,不得不做林沖
武松殺西門慶就是有仇必報,醉打蔣門神就是有恩必報。他的快意恩仇,我很喜歡,但我們卻做不到。現實生活中,有法律法規,我們不能快意恩仇。面對別人的陷害,面對上司刁難。有時候,得委屈求全。武大死後,武松無牽無掛,當然可以快意恩仇。
不喜林沖的窩囊,懦弱,同情他的遭遇。卻又不得不做林沖。因為現實是無情的,殘酷的。你有家庭,有牽掛,上司拿捏你,給你穿小鞋,可能也會像林沖一樣忍氣吞聲。因為害怕丟工作,自己無一技之長以安身。沒有逼到極致,不會反抗。
這就是喜歡武松,做不到武松;不喜林沖,卻不得不做林沖 的緣由。
-
15 # 閱盡千山觀滄海
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有著很多讓人看起來熱血沸騰的場面,也有很多讓人敬佩的江湖好漢。在眾多人物之中,武松和林沖都是作者濃墨重彩的主角,形象豐富,著墨頗多,但是二人的形象也不盡相同。在眾多英雄人物之中,我最喜歡的是魯智深,如果在林沖和武松之間選擇,我喜歡武松多一些,對林沖更多地表示同情。
二人都可以說是逼上梁山的代表人物。都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自己喜歡的職業和崗位,被逼無奈之下,走上了落草為寇的道路。但是二人由於性格和出身的不同,又有所區別。林沖給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窩囊,而武松卻有些血性,有著快意恩仇的瀟灑。
林沖出場的時候,就是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雖然宋朝不看重武人,但是在中央直屬的部隊裡找到這樣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把興趣愛好和職業結合在一起,任何人都會有一種優越感。所以,因為滿足,限制了思維。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為了委曲求全,所以一忍再忍,最後家破人亡,只好亡命天涯。縱觀林沖的角色,前期窩囊,中期的戰鬥中比較出彩,後期又陷入報仇和受招安的天人鬥爭之中,有回覆了窩囊的狀態。實在讓人可憐和同情。
相比之下,武松雖然出身低微,但是卻有些江湖好漢的豪爽和擔當。因為飲酒醉了,打死一隻老虎,為民除害,當上了一個小吏。本來以為可以在哥哥嫂子身邊互相照應,過上一段讓很多人羨慕的小日子。奈何潘金蓮和西門慶不僅通姦,還害死了大哥,這樣的事兒實在讓人忍無可忍,所以無需再忍。
於是有了快意恩仇的武松,也就有了後來醉打蔣門神、勇闖蜈蚣嶺的武松,也就有了在二龍山落草,後來又上梁山的武松。武松可以說是快意恩仇的代表,也是綠林好漢風格的突出表現。而武松在戰方臘之後歸隱,又說明了他並非只有勇武,還有智慧。這樣的武松比林沖更讓人喜愛。但是武松殺人的時候有些亂殺無辜,這是他最大的缺點。
結語:水泊梁山排座次,林沖和武松都排在前列,沒有任何非議。二人的武功都是108人中非常出眾的人物,更是讓人佩服。但是性格和出身影響了人物的最後結局,雖然同樣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但是最後的結局卻大不相同。相比之下,更喜歡武松,更同情林沖。
-
16 # 遠方的天空Oliver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的施耐庵和羅貫中所著。這本書描述了以宋江,為首的梁山英雄,他們高舉天行道,大旗,秉公辦事,消除暴力和善良,救濟人民,懲治腐敗等。他們做了一些有益於人民的好事。林沖和武松是梁山英雄的脊樑。要說哪一個最受讀者歡迎,我認為武松最受讀者歡迎。
你為什麼這麼說?武松勇敢、勇敢、正直、不屈不撓、心胸開闊、光明磊落、乾脆利落、既聰明又勇敢等。例如,景陽崗打老虎、醉醺醺地打看門人、用刀砍花花的兒子西門慶的行為,顯示了他的勇敢、無畏和完美,受到讀者的高度讚賞。
然而,儘管林沖在滄州草原憤怒地殺死了高俅的爪牙,它也燒燬了梁山的王倫。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不能像武松那樣果斷和迅速。例如,當高俅帥士兵攻擊梁山,時,他們被活捉了。他錯過了這樣一個殺死敵人的好機會,只是吐血,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梁山英雄後來被高俅等人迫害致死。《梁山英雄》終於落下了一個糟糕的結局。如果武松看到殺死他妻子的敵人,他絕不會放過他們!這是他們之間的差距,所以讀者更喜歡武松而不是林沖
簡而言之,當一個人到了關鍵時刻,他應該在應該的時候伸出手,錯過這個機會是多麼令人難過。沒有辦法挽救未來留下的麻煩。梁山不會被落下。當然,在目前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和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水滸傳》書中提到的邪惡力量不會出現。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它仍將由政治和法律部門處理。不要粗暴,如果粗暴,等於兩次受傷的失敗。贏家進監獄,輸家進醫院。後果不堪設想。
-
17 # X不忘初星X
當然是喜歡武松更多一些,作者本人應該也是很喜歡武松的,他對武松的描寫佔用了大量篇幅。
林沖的性格特點和為人處世的方式,我個人是不太贊同的。他堂堂八十萬禁軍教頭,被欺負成那個樣子,還一路逆來順受。要不是最後快被趕盡殺絕了,他也絕不會落草。
頭腦也怕是不好用,被利用和當家的火併,還把頭把交椅拱手送人。那麼好的一身本領,最後落得鬱鬱而終,他胸中一口悶氣從始至終沒有抒發出來過。
而武松不一樣,光棍一條,不是有那麼句話麼,光棍眼裡不揉沙子。
從他落魄的出場,還不忍氣受,對大佬罵罵咧咧。到景陽岡打虎,殺西門,屠金蓮,打門神,鬥蜈蚣,飛雲浦,鴛鴦樓,哪一件事情都是絕不受氣,有怨報怨有仇報仇,。基本不記仇,當場就報了。豪氣干雲,念頭通達。
不喜歡跟著松江看兄弟們一個個馬革裹屍,在失去一條胳膊之後,急流勇退,正式遁入空門。
是少數幾個最後得了善終的好漢,由此可見他的人生智慧也是很高明的。
他仗義豪爽的性格也是我喜歡的閃光點,Sunny開朗的人,人緣不會太差,因此結識了很多朋友好漢。
而反觀林沖呢,沒幾個朋友,什麼話都喜歡憋在心裡,性格不開朗,陰鬱得很,這樣的人不好相處。所以不喜歡。
-
18 # 鑑古惜今
當然喜歡武松,林沖主動適應當朝,卻被欺負,逼上梁山,遇著高俅又不敢殺,一直隱忍。武松打虎、殺嫂、鬥蔣門神等,瀟灑自在,蕩氣迴腸。更主要是能看清形勢,急流勇退,得以善終,難能可貴!
-
19 # 弘宗起名
《水滸傳》中,素來有“馬上林沖,馬下武松”之說,兩個人都被作者描寫的個性鮮明而又各有特點,同樣都武藝高強,同樣都是在人生當中因為種種的磨難而被逼上梁山。但是二者當然又各有不同於對方的地方,以下本人試著對兩人做一下比較和分析。
從武藝上來看,一個馬上,一個步下,似乎可比性不大。林沖身為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自然所學武藝均是科班正規,武松自幼飄零江湖,平生所學差不多應該都是江湖功夫。如果從綜合方面來說,林沖馬上器械見長,基本無敗績。書中未見有林沖徒步空手和別人對戰的記錄,在柴進莊上勝王教頭以及風雪山神廟殺陸虞侯雖然是步下,也是持械相鬥。武松在書中未見有馬上表現,但其在步下的打鬥也是未見落敗,包括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武松均是完勝。二人都曾經在發配路上遭遇凶險,林沖幸虧有魯智深相救才倖免於難,而武松則完全靠自己解決,並且解決的相當輕鬆。這也並非是林沖武藝不及武松,林沖在發配途中的差勁表現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林沖毫無提防,不知道董超薛霸要在野豬林暗下毒手。武松在飛雲浦時對自身所處的境地以及自己要行使的手段早已是胸有成竹,所以便能處理的乾脆利落。這跟二人此前的環境有很大關係,武松慣走江湖,對那種殺人放火暗算他人的卑鄙伎倆早就看透,林沖身為禁軍教頭,哪裡知道這些江湖上的勾當?二是林沖忠厚老實,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殺人。不像武松那樣胸中一團殺氣,但凡覺得可殺,絕不手軟。三是林沖心存幻想,幻想著有朝一日掙扎著回來和家人團聚,有幻想就有所不敢。武松被張督監等人陷害後,早就對正常的生活道路萬念俱灰,所以出手殺人便快、狠、準而乾淨徹底。林沖在最後山神廟中得知高俅必欲致自己於死地而後快的真相以後,也是徹底萬念俱灰,這才手刃了陸虞侯等人。
再就是從性格上來看,林沖性格較軟,武松性格則較強硬。林沖被高俅陷害,自知凶多吉少,發配之前寫下一紙休書與娘子訣別,意在萬一不能生還娘子可任從改嫁不受連累。林沖此刻可謂是心如刀絞,人間至愛至痛莫過於此,任武藝絕倫也難以掌握自身的前途命運。說到底林沖想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還是為一個情字所羈絆。武松在陽谷縣當上都頭後,又與兄長嫂嫂相見,如果沒有其他變故,以後武松也可能過上小康水平的好日子。和林沖一樣,武松一次次面臨著人生的抉擇,而他又和林沖大不一樣,林沖是步步忍讓,直到最後才奮起反擊,武松從一開始就爆發,直到血濺鴛鴦樓毫無半點忍讓。和林沖一開始的兒女情長比起來,武松似乎是一個冷血男子,只知有兄弟情而不知有兒女情,督監府裡不分男女良善見人就殺更是不折不扣的濫殺無辜。但是武松憑藉一身武藝主宰自己命運從不向惡人妥協的剛猛行為歷來為人所稱道。
兩個生活環境和性格不同的男人,按照兩條不同的軌跡走上了梁山。林沖經過血與火的洗禮,變成了梁山隊伍中反抗朝廷壓迫最堅決的一員;武松從磨難中一路殺出,在此後的鬥爭中似乎不再像以前那麼執著與凶狠。人,就是這樣的吧!在成長中變化,又在變化中成長,即使是亂世中鐵骨錚錚的英雄男兒也是如此。
-
20 # Celave
《水滸傳》中,相對於林沖,還是更喜歡武松。
這兩個人物,剛好對應了兩種極端性格,一種是忍耐懦弱,被欺壓到極點,才會反抗,另一種是血性,只要敢招惹,就不計後果的猛烈報復。
空有威猛外表,內心虛弱《水滸傳》書中對林沖的相貌有詳細的描寫,十分威猛,他的綽號是“豹子頭”。
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 ,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
如果但看文字描述,想象不出能有多麼猛,可以參考喝斷當陽橋,嚇退曹操百萬大軍的張飛。
然而,外表如此威猛的一個莽漢,內心卻懦弱無能,林沖就是個繡花枕頭。
在妻子被惡人侵凌的緊急關頭,正常男人為了救出妻子,哪還會管什麼後果,只會橫衝直撞,見到門擋路,二話不說一腳踢開。急衝衝的跑去就被高衙內騙走的妻子,而林沖就會極其可笑的在門前停下腳,說一聲:大嫂,開門。
一次次的退讓,不敢反擊,並沒有保全林沖的生活,最後被陷害,落得被流放的下場,即使這樣,高衙內仍沒有放過林沖。
連老婆都不能保護,林沖算什麼漢子!
敢做敢當武大郎出事,武松義不容辭的為兄長聲張正義。
武松先收集證據,通過正當的手段向官府舉報,西門慶被包庇,官府不管,武松並沒有束手無措。
既然敢欺負到他頭上來,就等著被打擊。
之後武松再親手殺死仇人,即使知道會搭上前程,但為報仇他在所不惜。
後來被張都監陷害也是如此,只要敢來陷害,就一定會報復,置仇人於死地。
結語林沖和武松,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如果先了解武松的敢做敢當,還有誰敢去招惹他?
相反,高衙內明明不是林沖的對手,卻敢一再的欺壓他。
以武松的血性,至少可以保護好親人,林沖就算了。所以,更喜歡武松。
〈完〉
回覆列表
我喜歡武松的正直,不喜歡林沖的做作,其實林沖在得罪高俅以後,一直在脫離和夫人的關係,林沖的骨子裡想的還是如何明哲保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