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觀音峽景區
觀音峽位於雲南省麗江市。觀音峽景區是麗江壩子六大關隘之一的玉龍關的入口,位於麗江壩子三大關隘的“玉龍關”關口處, 有“麗江第一景”之稱。
麗江觀音峽是一個以山水、峽谷、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觀為基礎,以茶馬古街,納西村落、民俗、宗教風情等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漫漫 雄關邱塘道,悠悠茶馬滇藏情”,是麗江觀音峽的寫照,可謂是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第一個險關要塞,徐霞客當年由此進入麗江,把邱塘關形容 為“麗郡鎖鑰”,進入這道“麗郡鎖鑰”,就進入了麗江之門,進了這個門才 算從正門來到了麗江。
觀音峽馬道壩和興隆口之間。兩山之間有一條百來丈深,二十幾公里長的峽谷。峽谷最寬處幾米,最窄的地方不到兩米。傳說峽谷的北面明巖半巖上來了一位觀音菩薩,專門來搭求眾生,非常靈驗。當時此地還不出名,前來求神拜佛的人只能在峽谷上燒香磕頭,而不能下到谷底瞻仰菩薩真容。
清康熙年間,恩施城內舞陽壩有一家姓康的大戶。康老爺年過半百生一子取名康潔。康潔天性聰明,讀書過目不忘。正當要上京應試之時,暴病而亡。康府上下悲痛欲絕,老爺太太更是肝腸寸斷。正在準備亡者後事之時,府內突然來了一位衣衫破舊的老婦說道:“你們大家先不要哭,讓我來救救你家公子。”說罷便從衣內掏出一個裝滿水的小瓶,用手扳開死者的嘴巴,將水倒入公子口中。只見公子臉上由白轉紅,慢慢的有了呼吸並睜開了雙眼,喊了一聲“娘!”便奇蹟般地活了過來。
康府上下欣喜若狂。老爺急忙吩咐下人端來一盤金子,給老婆婆作為答謝。老婆婆不肯收,對康老爺說:“你家公子不錯,將來如果求得功名,做了好官,不要忘了我老婆子。我就住在柏楊壩前去四十里的觀音峽。如果可能,幫我搭一樓”。老人說罷一眨眼就不見了。康老爺一家方知遇上菩薩,便朝天跪拜。
康潔復原後,便上京應試,果真高中“探花”,被朝廷派往施南府當府官。這康潔上任後便帶領衙役差官,打聽尋找觀音峽,找到後便設法下到谷底,在北面半巖上,果真有天然的觀音石像,兩邊有兩個童兒,下面有兩個石獅子。康大人急忙下跪禮拜。拜後急令手下找來匠人,將岸邊下到谷底的道路修通。在觀音菩薩像前修了一座“觀音聖母堂”。完工後找來兩個和尚為菩薩燒香,並將馬道壩方圓幾百畝田地買下,作為廟上公業,以作“聖母堂”開支。
至此,觀音峽遠近聞名,求神拜佛的人絡繹不絕,終日香火不斷。
麗江觀音峽景區
觀音峽位於雲南省麗江市。觀音峽景區是麗江壩子六大關隘之一的玉龍關的入口,位於麗江壩子三大關隘的“玉龍關”關口處, 有“麗江第一景”之稱。
麗江觀音峽是一個以山水、峽谷、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觀為基礎,以茶馬古街,納西村落、民俗、宗教風情等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漫漫 雄關邱塘道,悠悠茶馬滇藏情”,是麗江觀音峽的寫照,可謂是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第一個險關要塞,徐霞客當年由此進入麗江,把邱塘關形容 為“麗郡鎖鑰”,進入這道“麗郡鎖鑰”,就進入了麗江之門,進了這個門才 算從正門來到了麗江。
觀音峽馬道壩和興隆口之間。兩山之間有一條百來丈深,二十幾公里長的峽谷。峽谷最寬處幾米,最窄的地方不到兩米。傳說峽谷的北面明巖半巖上來了一位觀音菩薩,專門來搭求眾生,非常靈驗。當時此地還不出名,前來求神拜佛的人只能在峽谷上燒香磕頭,而不能下到谷底瞻仰菩薩真容。
清康熙年間,恩施城內舞陽壩有一家姓康的大戶。康老爺年過半百生一子取名康潔。康潔天性聰明,讀書過目不忘。正當要上京應試之時,暴病而亡。康府上下悲痛欲絕,老爺太太更是肝腸寸斷。正在準備亡者後事之時,府內突然來了一位衣衫破舊的老婦說道:“你們大家先不要哭,讓我來救救你家公子。”說罷便從衣內掏出一個裝滿水的小瓶,用手扳開死者的嘴巴,將水倒入公子口中。只見公子臉上由白轉紅,慢慢的有了呼吸並睜開了雙眼,喊了一聲“娘!”便奇蹟般地活了過來。
康府上下欣喜若狂。老爺急忙吩咐下人端來一盤金子,給老婆婆作為答謝。老婆婆不肯收,對康老爺說:“你家公子不錯,將來如果求得功名,做了好官,不要忘了我老婆子。我就住在柏楊壩前去四十里的觀音峽。如果可能,幫我搭一樓”。老人說罷一眨眼就不見了。康老爺一家方知遇上菩薩,便朝天跪拜。
康潔復原後,便上京應試,果真高中“探花”,被朝廷派往施南府當府官。這康潔上任後便帶領衙役差官,打聽尋找觀音峽,找到後便設法下到谷底,在北面半巖上,果真有天然的觀音石像,兩邊有兩個童兒,下面有兩個石獅子。康大人急忙下跪禮拜。拜後急令手下找來匠人,將岸邊下到谷底的道路修通。在觀音菩薩像前修了一座“觀音聖母堂”。完工後找來兩個和尚為菩薩燒香,並將馬道壩方圓幾百畝田地買下,作為廟上公業,以作“聖母堂”開支。
至此,觀音峽遠近聞名,求神拜佛的人絡繹不絕,終日香火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