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夕顏Wei

    上古傳說把衣服的發明歸功於黃帝。《易經》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實際上,衣服的出現要早得多。我們在周口店的山洞裡就發現了骨針,從而可以知道1萬8千年前的山頂洞人已經穿衣服了。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過每平方釐米經緯各有10根的粗麻布印痕。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過每平方釐米經緯各有20~30根的細葛布和每平方釐米經緯各有40~50根的絹。那時的人們一定也穿衣服了,只不過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穿什麼樣的衣服罷了。商周時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說文解字》說:\"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實際上是裙,而不是褲。金文中常見有周天子賞賜給臣下\"赤芾\"的記錄。\"赤芾\"是一塊紅色的布,系在腰間垂於腹前,是貴族的服飾和身份的標誌,又叫韋?,後世稱為蔽膝。華夏族的習俗是束髮的,髮髻要用笄別住。商代遺址中出土過許多骨質的發笄。先秦時代,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衣服是右衽窄袖、長度在膝蓋上下。領、袖、襟、裾都用花邊裝飾,沒有紐扣,以帶束腰。而胡人的服飾是短衣窄袖,左衽長褲,革帶皮靴。趙武靈王把胡服引進中原,這對戰國秦漢時期華夏族服裝的變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一種新式服裝叫做深衣。《禮記深衣》孔穎達正義說:\"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深衣。\"戰國秦漢之人不論貴賤、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貴族以冕服為禮服、深衣為常服,平民以深衣為吉服、短褐為常服。深衣連衽鉤邊,穿時要束腰帶。貴族用絲織的紳帶,故稱紳士或縉紳。皮帶已經流行,皮帶的兩端分別用帶鉤和環相連線,叫做鉤絡帶或蹀躞帶。皮帶上可以懸掛或佩帶刀劍、弓箭、印璽、荷包等各種物件。先秦時沒有棉花,所謂\"布衣\"是指用麻布裁製的衣服。夏天穿的細麻布叫葛,冬裝有袍和裘。袍是穿在裡面的夾衣,內實絲綿,充填新綿的叫襺,充填舊絮的叫袍。窮人填不起絲綿,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縕袍。袍因是內衣,所以只能居家穿著,但不能作為禮服,外出時只能襯在正服裡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後來所說的襖。質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時代也是主要的冬衣。秦漢時代的服飾比先秦要豐富。《禮記》曰:\"衣不帛襦袴。\"這是因為襦和?都是內衣,儒家崇尚儉樸,認為不應該用絲綢來裁製內衣。而到了六朝時,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絲綢來做褲子,所以被稱為\"紈絝子弟\"。古代的褲子通常都沒有褲襠,只有兩隻褲腳管,

    所以不一定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當年的世界第一打野 小花生為何成為LCK最弱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