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小馬的vlog生活

    我是小馬,我來回答!

    每次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感人的場景:人們冒著生命危險去拯救別人的生命,人們不留名地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而在每一個平常的日子裡,那些普通卻充滿愛的場面也時刻溫暖著我們的心:在公交車上有人主動為老人和孕婦讓座位,慈善愛心屋裡大家為貧困學生捐贈衣物……那你思考過誰最有可能幫助他人嗎?

    從性別來看,如果幫助行為需要較大的體力,或者助人情境尷尬時,男性當然更可能會幫助他人。而在善解人意、將自己置身於心人的情緒空間之中體察關懷他人方面,女性的助人傾向則比男性更強。

    從性格特徵來看,社會責任感和助人行為有著直接的聯絡。社會責任感是一個人做出助人行為的出發點,是激發一個人行動起來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內在動機。同時,具有較高的積極情緒性、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更關心人,也容易表現出助人行為。

    助人行為同樣受到心境的影響。這裡說的心境是指一種瀰漫性的持久而微弱的情緒狀態。當一個抑鬱的年輕人完全沉浸在對自身的萬人關注之中時,他很難做到關心周圍的人,更別說提供任何幫助了。但有些時候你會發現幫助了別人會使你消極的心境轉好一些。阿爾森等個文因社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心境影響助人行為”的實驗。他們透過評價的方式,使參加實驗者形成積極或者消極的情緒狀態。緊接著,有人以支援改善中學生活設施為名向他們募捐。實驗結果表明,積極情緒組的人平均每人捐了4元錢,而消極情緒組的人平均只捐了7角錢。研究者對此所作的解釋是:成功的體驗給人帶來的滿足感具有擴散作用,並由此提高了成功者對一般人或事的好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個擁有豐富想象力的腦袋,卻沒有表達的能力,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