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小曾

    長沙王吳芮:吳芮是唯一倖存的異姓王,聽從張良的建議,他將大部分封地主動歸還給劉邦,又將自己的精銳親兵分到劉邦堂兄荊王劉賈帳下,低調行事,這些舉動向劉邦表明的自己立場得以善終,長沙國也得以傳到五代,最終因第五代長沙王無後才被廢除。

    汾陽王,指大唐名將郭子儀(697-781),中唐名將,漢族,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累遷至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 2 # 每日一首怪詩詞

    這個在漢族政權統治的大一統王朝中還真不多,少數民族比較多一些。究其原因,可能跟思想觀念和統治政策有關係。

    比如,漢朝開國的諸王中,也就剩下一個長沙王吳芮。其餘的像章邯、司馬欣、韓信、盧綰等,基本上是沒有善終的。其實劉邦統治天下後的一句名言就可以看出其對異姓王的政策了,這句話就是“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誅之”!

    少數民族政權中,清代的異姓王比較特殊,沒有善終的多,善終的也不少。我們舉舉例子:沒有善終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友德、孫可望等等,這跟清朝初期像迅速取得天下、後期想抑制藩王尾大不掉而削藩的政策是分不開的。善終的也比較多:比如西藏的頗羅鼐,就被封為郡王且善終,到是他的兒子納木扎勒反叛被殺,沒有善終;另外就是協助清朝政府評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吐魯番郡王”,世襲了很多代,也都是善終。這些的根本原因還是清朝的扶植親清朝的少數民族勢力統治這些區域的政策。

  • 3 # 信筆千年

    中國歷史上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例子數不勝數,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明太祖朱元璋。不過並不是所有開創偉業的帝王都喜歡殺功臣,明成祖朱棣和他的父親朱元璋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對待功臣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的。

    明成祖創業之艱難毋庸置疑,以彈丸之地奪取天下,可以說是古代戰爭史上的奇蹟。靖難之役的成功自然離不開賢臣良將的輔佐,賢臣以“黑衣宰相”姚廣孝為首,而良將則有朱能和張玉等人。

    在這三人當中,姚廣孝位極人臣,壽終正寢之後備極哀榮,成祖親自為他撰寫神道碑銘,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廟,這種待遇在大明王朝僅此一例。

    張玉和朱能雖然先後戰死沙場,算不得善終,不過他們卻蔭庇子孫後代兩百餘年,世世代代享盡榮華富貴,直至明亡而絕。

    朱棣登基之後,追封張玉為榮國公,洪熙年間又進封河間王。朱能被封為成國公,死後追封東平王。

    明朝爵位皆是世襲罔替,張玉之子張輔又被進封為英國公,共歷九代,成國公爵位共歷十二代。

    英國公世系和成國公世系,皆因李自成攻破北京,而亡於農民起義軍之手。

    張玉和朱能的後代子孫並不僅僅是繼承了無實權的爵位而已,他們往往在朝中掌有重權,對成祖之後整個明王朝的政治格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皮奶脫層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