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功自傲
自以為功勞很大而以功臣自居,這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里是最易遭人嫉恨的。“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樹大招風”等等,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列舉。居功自傲的人往往高調而不知收斂,很容易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上,任“槍”和“風”無情的吹打,歷來難得善終。有智慧的人懂得收斂,立了功而不居功,總能明哲保身。
中國歷史上居功自傲的典型是一個叫年羹堯的人。他是一代名將,發跡於康熙末年。雍正帝繼位後,羅卜藏丹津禍亂西北邊陲,清廷屢派大將徵繳,都未能綏靖,數年間,耗費錢糧無數,朝廷顏面無存。後來,雍正封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征戰西北。年羹堯沒有讓雍正失望,一舉蕩平了羅卜藏丹津叛亂,定鼎西北。各種殊榮加身的年羹堯卻不知道收斂鋒芒,班師回朝途中居然要求官員跪道迎送,到京時,王公以下官員跪接,當著皇帝的面他竟受之坦然,王公大臣下馬打招呼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這一切,雍正都看在眼裡,漸漸起了殺心。後來,忍無可忍,尋了個由頭貶黜了他,最後令他自盡。功高震主是極度危險的,何況他還居功自傲,下場可想而知。
二、得意忘形
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就是,當聽到或看到別人正在遭遇困難和災禍,同情的同時內心裡還有種慶幸,慶幸這種事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然後可以抱著看熱鬧的輕鬆心態來圍觀。不要替自己遮掩,這就是人性。人們總是喜歡看別人的笑話卻看不得別人得意,看人得意就生嫉恨心,得著機會就會踩兩腳、落井下石,“讓你能,看你還能不?”。得意時忘形,既無知又愚蠢,無意間會給自己樹立很多潛在的敵人,災禍也就不遠了。
三、目中無人
傲慢,是最無知、最幼稚的表現,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目中無人的人有好感。大家都巴不得看這種人出醜,這是一種報復補償心裡。讓人感到不快的東西,人們總是想要它消失掉,不想再看到它。所以,目中無人的人,是時刻與被“消失掉”相伴隨的,仔細想想可不可怕?
四、志得意滿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唐朝經貞觀之治至開元盛世而發展到頂峰,一個安史之亂就將其從山頂推向了深淵;清朝經開國以來幾任明君的努力,至乾隆時期開創了極盛之世,然而,自乾隆晚年就開始走了下坡路,嘉慶皇帝繼位後宵旰勤政,做出了許多努力也難挽其頹勢,最終一步步走向滅亡。
人生的路也是如此,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豔,沒有誰能一直處於峰頂而不往下走。處在盈和滿的狀態時,就應該提高警惕,做好準備迎接災禍。須知,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這四條雖不是直接的災難,但卻是吸引災難的禍根,如不加收斂,一定會招來禍患。
一、居功自傲
自以為功勞很大而以功臣自居,這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里是最易遭人嫉恨的。“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樹大招風”等等,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列舉。居功自傲的人往往高調而不知收斂,很容易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上,任“槍”和“風”無情的吹打,歷來難得善終。有智慧的人懂得收斂,立了功而不居功,總能明哲保身。
中國歷史上居功自傲的典型是一個叫年羹堯的人。他是一代名將,發跡於康熙末年。雍正帝繼位後,羅卜藏丹津禍亂西北邊陲,清廷屢派大將徵繳,都未能綏靖,數年間,耗費錢糧無數,朝廷顏面無存。後來,雍正封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征戰西北。年羹堯沒有讓雍正失望,一舉蕩平了羅卜藏丹津叛亂,定鼎西北。各種殊榮加身的年羹堯卻不知道收斂鋒芒,班師回朝途中居然要求官員跪道迎送,到京時,王公以下官員跪接,當著皇帝的面他竟受之坦然,王公大臣下馬打招呼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這一切,雍正都看在眼裡,漸漸起了殺心。後來,忍無可忍,尋了個由頭貶黜了他,最後令他自盡。功高震主是極度危險的,何況他還居功自傲,下場可想而知。
二、得意忘形
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就是,當聽到或看到別人正在遭遇困難和災禍,同情的同時內心裡還有種慶幸,慶幸這種事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然後可以抱著看熱鬧的輕鬆心態來圍觀。不要替自己遮掩,這就是人性。人們總是喜歡看別人的笑話卻看不得別人得意,看人得意就生嫉恨心,得著機會就會踩兩腳、落井下石,“讓你能,看你還能不?”。得意時忘形,既無知又愚蠢,無意間會給自己樹立很多潛在的敵人,災禍也就不遠了。
三、目中無人
傲慢,是最無知、最幼稚的表現,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目中無人的人有好感。大家都巴不得看這種人出醜,這是一種報復補償心裡。讓人感到不快的東西,人們總是想要它消失掉,不想再看到它。所以,目中無人的人,是時刻與被“消失掉”相伴隨的,仔細想想可不可怕?
四、志得意滿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唐朝經貞觀之治至開元盛世而發展到頂峰,一個安史之亂就將其從山頂推向了深淵;清朝經開國以來幾任明君的努力,至乾隆時期開創了極盛之世,然而,自乾隆晚年就開始走了下坡路,嘉慶皇帝繼位後宵旰勤政,做出了許多努力也難挽其頹勢,最終一步步走向滅亡。
人生的路也是如此,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豔,沒有誰能一直處於峰頂而不往下走。處在盈和滿的狀態時,就應該提高警惕,做好準備迎接災禍。須知,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這四條雖不是直接的災難,但卻是吸引災難的禍根,如不加收斂,一定會招來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