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瘋彩科技

    伺服器可以被理解為比PC機更可靠高階一點的機器,傳統一點的機器大家都比較瞭解,就是CPU、記憶體、硬碟、IO、網路,做到一個4U或幾U的箱子內就OK了。

    然後,隨著雲計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雲計算中心和資料中心部署的規模都非常大,計算節點大多以千為單位計算,這一下就帶來了問題,這麼多計算節點,怎麼提高效率和效能(效能功耗比)?

    這時候就需要進行資源共享——當應用需要效能很強的時候,就配置高一些,把記憶體、網路、計算資源多佔一些,這就需要有的計算節點就把個資源釋放出去,給遠端的機器用。

    然而,傳統伺服器是很獨立的,一臺是一臺,較難實現資源共享,雖然可以透過軟體,從上層來進行資源分配,而這恰恰也是現在比較典型的方案。但是這種做法軟體會有開銷,會帶來效能損失。而這恰恰與雲計算中心和資料中心的運營者要求的高效率和高能效相違背。因此,在現在無論是資料中心、還是雲計算中心都在使用軟體來實現資源共享的情況下,急需一個新的更高效的模式來替代舊的模式。

    本次量產的全球首款億級併發雲伺服器則實現了從硬體上來實現資源共享。和傳統伺服器將儲存、網路、CPU繫結的做法相反,在體系架構上做了革新,把儲存、網路、計算資源放到一個資源池裡,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配置,根據應用不同來提供不同的配置,由於是從硬體上進行資源共享,可以做的效能損失非常小,而且成功研製出一款很好的網際網路絡,可以實現用本地的儲存和遠端的儲存差距不大。

    實現硬體資源共享,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在體系結構上做出革新,比如明確儲存放哪、網路放哪等等,另一個是要在硬體上能夠實現。

    在體系結構上,該產品採用的是分散式資源共享。最開始資源共享,把儲存放一個地方,把網路放一個地方,把計算放一個地方,透過網際網路絡連起來,想用多少資源去遠端去取就可以了,這個叫集中式共享。

    曾經有國外公司主張做集中式資源共享,但靈活性不足,當系統規模擴大到一定規模,就會帶來很多問題,幾十個節點還好說,上百個節點都去一個地方搶資源的話一定會有瓶頸。

    做的是分散式資源共享,把資源分配在各個地方,根據需要來調配,不同層次處理器節點有一定自身的資源,自己佔有的,也可以釋放給其他機器來使用,當然用本地的資源效率是最高的,用別人就要用網際網路絡去取,因為是硬體實現的,這樣損失不大,這樣實現的好處在於把實現的難度降低下來了,在保障效能的情況下,更容易實現,而且更易於實現

  • 2 # 中佑律師

    雲計算卡不卡只是使用者體驗感受而已,你發個死迴圈程式上去看看就知道了,雲計算一樣卡,雲計算還有一個就是使用者自己的網路速度問題,用2g網路一樣卡到你不認識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住宿生,火影忍者手遊有13片鷹佐,我(月卡黨)最快多久可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