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嬰寧帶你看山看水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物自體”。物自體,是沒有經過人類頭腦加工過的客觀實體,它獨立於人的感覺與認知而存在。與它相對的是“現象”這一概念,現象是人類頭腦加工過的意識表象。也就是說,經驗讓我們看到什麼,我們就看到了什麼;或者說,我們理解了什麼,取決於我們能夠理解什麼。在康德看來,“物自體”是不能被認識的,嚴格地說不能被“理性認識”,但“物自體”又客觀存在,總會對人產生感官衝擊。簡言之,看或不看,物自體都在那兒。其實,在特定的歷史時代,人的認識能力確實有限,但並不排除在歷史長河中“物自體”轉化為“現象”。就像在圖靈機出現的時代,“人工智慧”還只是“物自體”,而現今已成為人類認知視閾的“現象”。康德的思想一直處於矛盾與發展之中,否則最後也不會用美學的《判斷力批判》之橋去架通《純粹理性批判》與《實踐理性批判》理性與道德兩大天地。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不執著於外物,而是返諸內心,在內心世界追求無限宇宙。心與物同體,物就在那兒,只待心去照亮。不得不考慮,這種認知方式主要承襲釋道精神,唯心齋坐忘,萬物皆圓滿俱足。

    總之,二者作為中西哲學兩大璀璨明星,有可對話的部分,也有各自文化淵源的獨特之處。西方“主客二分”思維由來已久,邏輯辯證嚴密,重科學求知;中國“天人合一”體悟魅力巨大,詩書禮樂敘說,重靈性修養。

  • 2 # 堅凝正心

    心外無物不是王陽明發明的,佛家早有“心外無物”的教法,此處“心”並非普通意識心,是形而上本體的心,當然意識心也是本體心產生的作用。

    早年王陽明參過禪,據說達到禪宗三關的破出關的程度。

  • 3 # 鶴羽

    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佛家說“空”。一樣東西兩個名字。

    王陽明即是佛,佛就是得道之人。

    沒看過西方哲學。也不需要深入理解。因為,東方的我如果不能理解,看西方的也理解不了。如果,他說的不對,我又分辨不出來,就把我繞糊塗了。還是不去理解他為好。

    中國古文明比誰的文明都不差!如果說,比他們都強就是有點自大,那樣是不對地!

    自知而後知人。先了解、理解,自己國家民族的文明文化,然後,再學習別人的高階文化。否則,學得沒了自己,學成了又有什麼用啊!把自己學成一個東方的西方人,那樣好嗎?

    無論東西方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地球人類都是人。有對人不利的文化存在,挑出來以後,即便不能消滅,也要讓眾人明白。

    為什麼不能消滅呢?因為,糊塗人也是人,有糊塗人在,錯誤文化就有市場。如果,消滅錯誤文化的過程是消滅糊塗人,糊塗人可有明白的時候,明白人都曾經是糊塗人。

    心外無物!有心以後才有心之內外。心為何物?!

  • 4 # 喬冠鈞的商業乾貨

    大家好,我是喬冠鈞。

    王陽明,中國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個真正的能夠上馬打仗下馬治民的好官。

    康德,西方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德國思想界的代表,繼古希臘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之後最具影響力的西方思想家之一。

    “心外無物”是王陽明心學的概念,它建立在王陽明的核心思想“致良知”上,表面看上去“心外無物”說的是在認知之外沒有事物,看上去像是不可知論的範疇。

    “物自體”是康德的學說核心,他認為“物自體”獨立存在於我們之外,我們所有的觀察與認知都只是自己的感覺,物質只是“物自體”的表象。這是典型的不可知。

    所以“心外無物”與“物自體”其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二者只能說形似而質非。

    哲學思辨的意義

    我們看見一些事情相似或不同,在孩提時代總能夠以飽滿的求知慾來探尋,而在成年以後,發表疑問的次數越來越少。

    疑惑也漸漸成為見怪不怪,被動接受。但是保持對於哲學的思辨,保持對於知識的渴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 5 # 我的天上人間

    首先想說明的是,其實中中國人明知道我們是用腦思考的,但一直不願丟棄“心”這個字,我亦如此。正如“慧”字的組成,有心是智慧,無心便成了掃帚星。那麼心的問題大致有二,一是心根源於什麼即精神本原是什麼,二是心的內在規律或者說心的執行機制是什麼。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們早有答案,一句話,世界是物質的,精神本原終究還是物質。很顯然,笛卡爾的二元論是不成立的,沒有兩個獨立的實體,但“我思故我在”卻是對精神本原的嚴肅追問,這是其價值所在。

    既然心不是獨立的實體,它只是人或者說物的屬性,那麼它必然是宇宙給人配備的保護裝置。心一刻不停地感知,有如蟬一刻不停地歌唱,但事實上蟬根本感覺不到自己所發的聲音,而人當然也難以瞭解心的規律。因此,道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大自然用道來支配你,卻不告訴你它的支配機制。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不是說心的外面真的沒有物,而是想表達納入心的物已不再是物,只是心的感知屬性而已。王陽明與康德異曲同工,只是康德通過物自體走向不可知論,而王陽明動輒言心卻被納入唯心主義。唯物與唯心的劃分方式本身就存在問題,所以說唯心錯誤已沒有意義,那麼再試問宇宙真的可知嗎?

    宇宙的真存是什麼?蓋天說被地心說取代,地心說在1400年裡一直被認為是真存,但終究還是被日心說所顛覆,可這也僅僅是起點,隨後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登上歷史的舞臺,然而不過二百年的時間,相對論就被愛因斯坦提出。

    如果真存是永恆的、不變的,那麼這一而再再而三的宇宙觀只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嗎?所以即使我們堅信真存是絕對的、不變的,與我們打交道的部分與被我們反思的部分都終究是相對的、變化的。所以心是什麼呢?心無非在努力適應與迎合外在的那些變化,心似一條河,流動是它的本質。就算你的人生停滯不前,也別指望你的心可以駐留。

    老子慵懶以至於西出函谷被迫留下區區五千言,其中竟有“心善淵”三個字,可見老子深知心的流動性。人處在宇宙膨脹的大化裡,那麼這大化在人身上的表達是什麼呢?必然是心的流動性。所謂的無意識不過是心的潛流,存在卻不被我們抓取。那麼心的第二個問題即心的執行機制,我們望川便懂吧!

    “心”豈是一篇文章能談明白的,不過是因為炎熱的天氣在人內心的表達常常是焦灼,於是淺思心是什麼而已。但辛哲心跡恰恰就是記載這些零星的思考印跡,不求周全,無意亦有意,因為當我思考,我不是思考者,我只是思考本身。

    是的,六月是炎熱的,內心是焦灼的,但焦灼從不會頑固地停留,它會漸漸地冷卻,然後繼續流動,自然而然。所以不要用那匆忙的世俗生活表象來掩飾你的內心,你可以直面它,直面的那一刻它便如風吹散。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ai是主宰

    不同角度的學說。王陽明學說是一朵花,與你發生了感應,與你心相生,沒有與你發生感應與你心相滅,故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王陽明心學是側重點在觀念認知上發展出的學說。說的是觀念認知與外在的學說。康德的說的是花的來源,自物體說的是現象的來源不可認知但存在,側重研究現象的來源。每個人理解不一樣。

  • 7 # 口水多過茶的話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心”是自性本體亦即是自在,它與康德的物自體基本相通。只不過王陽明的“心”是一切總歸的自在,而康德的物自體更偏向“個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一旦敗選?美國會走向分裂甚至會發生軍事政變和內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