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向東LXD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從這個簡介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末期。春秋時期有140多個諸侯國,但是各個諸侯國之間各自為政,到春秋末期周王室更是衰頹。孔子面對諸侯紛亂,禮崩樂壞的局面,目睹百姓流離失所之苦,希望透過士者也就是君子對克己復禮的踐行,進而實現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大治一派祥和的局面,克己復禮的核心就是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的核心就是君子之行以“仁”為本。

    在《論語-顏淵》篇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克者勝也,克己就是一個人能夠剋制自己,戰勝自己,不為外物所誘,而不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禮字即是理字,禮乃固理之不可易者,也就是說禮是對理的認證。復禮就是要恢復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四個勿字。

    在《論語-八佾》篇也有孔子的君子之道乃是以仁為本論述如:“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意思是: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遵守禮儀有什麼用?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禮樂又有什麼用?”需要的說明的是:”樂”在這裡並非音樂的意思,而是禮樂!禮樂是外在的,而仁是內在的。孔子身處亂世,面臨貴族舊制的瓦解,社會階層激烈變化,而文化方面亦是百家齊放。因此他力圖復興禮樂,希望挽回禮崩樂壞的混亂局面。然而,他同時也認識到,所謂禮樂,只不過是外在的形式,而內在的“仁”才是真正的人性核心和文化的根本。禮樂追根溯源也是發自人心的內在情感,對孔子來說,禮樂的真正意義就是正人心、塑造完美的君子人格。孔子認為所謂的君子之道一但脫離了“仁”失去了“仁”這個內在核心,禮樂就不成其禮樂,而只剩下一個無用的空殼了。這樣的禮樂絕不是孔子所努力復興和弘揚的禮樂。孔子的學生曾子對孔子的君子之道的肯定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由此可見儒家孔子的君子之道是:君子為一種信念而活,而這種信念恰恰是以“仁”為修身根本的終身踐行。

    而孔子主張的以“仁”為本的君子之道在《論語-憲問》篇的強調是:“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在這裡對仁,智,勇,的順序排列也就是對君子之道以仁為本的重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只把女生當成哥們兒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