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交會應急安全科技展

    沙袋防汛,主要是透過一層一層地堆疊(根據汛情嚴重程度有時還要多壘幾排),抵擋水的衝擊力。

    首先,洪水衝向沙袋後,水雖然會滲入沙子的空隙中,但是在水的表面張力等複雜因素作用下,沙子與水會暫時結合成一體,整個沙袋也會變得很重,能夠承受洪水巨大的壓力。

    其次,還是當水進入沙子的空隙後,同樣是在表面張力的等複雜因素的作用下,沙子整體會變“硬”,但同時會變得有黏性且足夠柔軟。這樣的溼沙子能堆出“城堡”,也能讓一個個沙袋塑造出所需要的形狀,相互巢狀、不留空隙,防止洪水侵入沙袋間隙。

    沙袋的這些特性,決定了它能夠在“攔”“堵”洪水中發揮作用。

    說壘放沙袋是個技術活兒,估計很少人會承認。而實際上,一般民眾還真的挺難麻溜兒地科學使用沙袋進行防汛。

    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次試驗,分別讓兩組人員進行沙袋堤壩堆砌工作,其中一組是專業工程師,另一組是普通志願者。專業人員所築建的沙袋堤壩高約12英尺(約3.66米),實際作用非常有效,而普通志願者堆砌的6英尺(約1.83米)高的沙袋堤壩則在水位到高點時就崩塌了。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沙袋是管用的,就看你會不會用它了。

    那麼,沙袋的堆疊又有哪些科學原理呢?

    記得之前上中學時,物理課上曾經有一個試驗:在一個空的塑膠飲料瓶上縱向等距用錐子扎四個小孔,用膠帶(還是橡皮泥來著)封住這四個小孔,把瓶子注滿水,去掉膠帶,看一下哪個小孔中的水噴得最遠。

    試驗結果是,最下面的小孔的水噴得最遠。這背後的物理學原理是,靜水的壓強與水深是成正比的。

    這個原理應用在沙袋擺放中時,就是沙袋科學擺放方式可以選用梯形擺放。因為“沙袋牆”下部受力比較大,上部受力比較小,這種擺放方式可以在抵抗洪水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具體在壘放每一個沙袋時,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有“人字形”和“磚牆形”兩種方式。

    磚牆形就是下面這種疊放方式,第二層的沙袋要放在第一層兩個沙袋中間,這樣才能有效擋水。

    人字形就是將每個沙袋依序以相鄰兩者重疊的方式交疊過去。若第一層從右邊疊起,第二層則從左邊疊回。

    Tips:

    1. 沙袋口不一定紮上。堆疊前可以先將袋口往下折,壓在沙包下,袋口朝向水流的方向,避免沙包被衝開。

    2. 每擺好一個沙包,就用腳踩一踩,讓鬆軟的沙質更為緊密,可有效防水。

    <內容源自中國氣象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生五六天的小驢奶水不夠吃應補充什麼可以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