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零點238347082

    這個問題比較寬泛,在歷史上毛澤東曾對矛盾論有過詳細的講述,透過對矛盾的客觀性,理性和非理性矛盾的實踐的總結髮現,只有找準矛盾的根源性問題才能解決矛盾,同樣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走有時在理性的情況下解決不了,有時就有可能走極端非理性的情況解決,戰爭有時就不可避免,有很多的國家之間的戰爭都是利益的衝突的矛盾!願人類社會少些一點戰爭多一點和平!謝謝!

  • 2 # 夜探曹營

    縱觀世界歷次大戰的起源,政治,經濟,地源,宗教等各種矛盾日積月累,雙方軍事摩擦不斷,最後導致戰爭爆發。一戰和二戰都是由經濟利益劃分不均導致的大規模軍事衝突,雙方各自的利益集團化分也很明顯。二戰期間,軸心國以德國為首,意日僕從幫兇。企圖瓜分歐亞,繼而統治世界,確立新秩序,新格局。這樣的格局顯然是同盟國的主要成員英美法等國所不願意接受的。二戰的起源是由一些小的次要的矛盾引發的,但這些若干個次要的小矛盾引發成了戰爭中的主要矛盾,即由小的區域衝突升級為世界大戰,由單純的反納粹戰爭升級為維護世界人民和平和幸福的戰爭。這是戰爭的次要矛盾向主要矛盾一個轉化的過程。二戰初期,德國閃擊波蘭,進攻低地國家、擊潰馬其諾防線,佔領法國,美國隔山觀火,英國唯恐戰火波及不列顛群島,蘇聯因與德國簽有互不侵犯協議,對德國的暴行聽之任之。他們以為這些小的次要矛盾會隨著德佔區的擴大而煙消雲散,但萬萬沒想到英國,蘇聯,美國才是軸心國的主要矛盾體。在橫掃歐洲全境之後,德國自然而然的將眼光投向擁有世界一流海空軍的英國,於是開始空襲倫敦。就此拉開了同盟國與德國的戰事,二戰也由最初的次要矛盾升級為主要矛盾。久攻英倫三島不下,但英國也無力再進擊歐洲大陸,德國便轉向蘇聯,來解決這個二戰當中最大的絆腳石,也是最主要的矛盾。蘇聯低估了戰爭的時期表,也對戰爭中自己是德國的主要矛盾準備不足,或許對蘇徳協定那一紙空文還報有某種幻想。從地源戰爭上看,蘇聯橫跨歐亞大陸,夾在兩大戰場的中間,是德國與日本打通歐亞大陸橋的最大障礙,解決蘇聯軍事集團力量存在,是遲早的事情,或早或晚,一定要解決。日美之間,本是些微小的次要矛盾,但當日本佔領中國大部之後,它與美在太平洋上的利益衝突變成主要矛盾,於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由暗中資助轉為正面作戰,不得不捲入不情願的戰爭。當然同盟國內部也矛盾重重,丘吉爾拒絕斯大林在莫斯科被圍困時的求援,等於變相的幫助德國捅了一刀。美蘇之間也有利益不均的矛盾,但大敵當前,生死存亡,所有的恩怨前嫌盡釋,同盟國上下齊心,同仇敵愾,終於贏得了二次大戰的最後勝利。戰爭中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並不以某個天才或戰爭狂人的個人意志為轉移,這也許就是戰爭中的矛盾論的魅力之所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善需不需要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