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努比行走歷史

    “認乾兒子”圖啥?利多於情

    清朝的社會,利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第一位

    認乾兒子的風俗主要表現在兩個地方

    其一:官場

    無論是尋常百姓家還是望門貴族都希望大樹底下好乘涼,所以能在哪位官場大紅人手下當個乾兒子那可了不得,全家都得跟著沾光,所以在當時一些比較有權勢的文將、武將、宦官很多都有乾兒子。

    其二:尋常名門望族、鄉里豪紳

    一些關係要好的家族之間會互相認乾兒子,來維繫和促進雙方的關係。即便是哪一方家族衰落了,另一方多少也會看點乾兒子的面子幫襯點。

    至於“拜把子”其實這個習俗在很早之前就有了,不僅僅是清朝有,比方比較知名的“桃園三結義”。

    拜把子的行為其實多見於北方地區,北方地區人性格豪爽,大大咧咧,動不動就喜歡拜把子,一稱呼就“一拜的”,拜把子相比認乾兒子還是更加多了份純粹的友情在裡面的。

    以上是筆者的看法

  • 2 # 異鄉沒有家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結果搞出了一個“蜀漢”政權,這是異姓兄弟結拜創出的天下。異姓兄弟結拜是中國歷史上留下來的傳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為了共同的利益或者信仰用磕頭換帖、歃血為盟、對天盟誓等方式結為兄弟姐妹,為了利益和信仰走到了一起。現在仍然有認乾親,拜把兄弟等的習俗流傳。為何清朝不允許,並且視同叛逆吶?

    根據史料記載,在順治四年,江蘇如臬縣草觀音堂內,有將近千人結拜弟兄。每個人都手執器械,立黃旗,類似於天地會,樹立起反清復明的大旗。眾人歃血盟誓,推舉首領,想要轟轟烈烈的大幹一番。更加上,民間冒出多個朱三太子,以明朝皇室後裔的身份,對抗清朝廷。順治帝一怕這種組織形成規模,威脅統治者的政權,二怕被有心之人利用,再起戰亂,造成剛建立的大清朝生靈塗炭。

    1644年順治皇帝入關後明確規定,禁止民間百姓結拜為兄弟;1646年此條款寫進了《大清律》,“凡異姓人結拜弟兄者,鞭一百”;1661年規定“凡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者,著即正法。”康熙時期規定凡10人以上歃血為盟搞儀式結拜為兄弟的,領頭大哥秋後處決,小弟們仍是鞭刑100;若是10人以下結拜的,領頭大哥杖責100,流放3年。

    作為最後一個異族統治者,懷著對前朝餘黨的警惕和民間思想文化的牴觸,統治階級只好從根源下手,禁止結拜兄弟這一民間拉攏收買人心的原始手段,以此來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客觀地說這一法規也有安定社會,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桶一直漏水發出嗖嗖的聲音水箱裡的水漲不上來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