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重要的數學啟蒙,是讓孩子瞭解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比起讓孩子背公式,生活中總有機會讓孩子發揮數學才能,比如電話號碼、今天的日期、爸爸的車牌號等等,把抽象的數字跟生活情景聯絡在一起,孩子覺得算術對他的生活是有用的,那麼對算術的興趣就會變大,心裡也會越來越有“數”。
2.鼓勵孩子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我會叫女兒幫忙拿筷子,問她:“家裡4口人,該拿幾根筷子?”她發現,如果_雙—雙地加,是8根筷子,但用剛學的乘法來算,是4雙乘以2,也是8根筷子。這種加法和乘法的共通性就順理成章地讓她驗證了一次。解開試卷上的數學題,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實用的是同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3.多用描述形狀特徵的詞語,培養幾何思維。
‘‘水立方是正方形的,鳥巢是橢圓形的,冰淇淋是什麼形狀加上什麼形狀?”研究表明,孩子一般在2歲6個月時,已經能夠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形狀名稱了,他們能夠理解規範或不規範的幾何形狀,甚至還能發展出“比薩像三角形”這種抽象的圖形理解能力了。
玩具、實物是鍛鍊幾何思維的好方法。可以跟孩子一起搭積木、拼七巧板,引導他體驗圖形之間的轉換,比如兩個三角形可組合成一個正方形,兩個正方形可組合成一個長方形。我以前用廢棄的快遞盒子,跟女兒一起做手工,一個長方形的紙盒,加四個圓形瓶蓋,就變成一輛“汽車”了。
4.用推理技巧教孩子加減乘除以及分數和比例的概念。
例如,一般6歲以下的孩子不會乘法,回答不了三乘四等於多少。但是,如果你告訴他這個故事:兔子村有3個兔子窩,每個兔子窩住4只小兔子。聖誕節,所有小兔子要去一^^大房子裡慶祝,每隻小兔子手裡都要有_個盤子。你—共要在大房子裡準備多少個盤子呢?
科學家拿這個故事去問了100多個5歲到7歲的孩子。他們在紙上畫出了3個小房子和1個大房子,然後再給孩子一些圓紙片當盤子,讓孩子動動手,擺到房間裡看看。結果發現,就算這些小孩連加減法都不會,更別說乘法了,單靠推理和數盤子的個數,超過六成的5歲小孩能做對這道題,所有6到7歲的孩子都做對了這道把乘法題用簡單的故事包裝一下,竟然能幫助5歲的孩子,理解他本來要到7歲才能學會的數學概念。而且,孩子在這樣的題目中學會了推理、解決問題和動手能力。這比單純讓孩子背“三四十二”這樣的乘法口訣,要有意義得多。
1.最重要的數學啟蒙,是讓孩子瞭解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比起讓孩子背公式,生活中總有機會讓孩子發揮數學才能,比如電話號碼、今天的日期、爸爸的車牌號等等,把抽象的數字跟生活情景聯絡在一起,孩子覺得算術對他的生活是有用的,那麼對算術的興趣就會變大,心裡也會越來越有“數”。
2.鼓勵孩子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我會叫女兒幫忙拿筷子,問她:“家裡4口人,該拿幾根筷子?”她發現,如果_雙—雙地加,是8根筷子,但用剛學的乘法來算,是4雙乘以2,也是8根筷子。這種加法和乘法的共通性就順理成章地讓她驗證了一次。解開試卷上的數學題,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實用的是同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3.多用描述形狀特徵的詞語,培養幾何思維。
‘‘水立方是正方形的,鳥巢是橢圓形的,冰淇淋是什麼形狀加上什麼形狀?”研究表明,孩子一般在2歲6個月時,已經能夠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形狀名稱了,他們能夠理解規範或不規範的幾何形狀,甚至還能發展出“比薩像三角形”這種抽象的圖形理解能力了。
玩具、實物是鍛鍊幾何思維的好方法。可以跟孩子一起搭積木、拼七巧板,引導他體驗圖形之間的轉換,比如兩個三角形可組合成一個正方形,兩個正方形可組合成一個長方形。我以前用廢棄的快遞盒子,跟女兒一起做手工,一個長方形的紙盒,加四個圓形瓶蓋,就變成一輛“汽車”了。
4.用推理技巧教孩子加減乘除以及分數和比例的概念。
例如,一般6歲以下的孩子不會乘法,回答不了三乘四等於多少。但是,如果你告訴他這個故事:兔子村有3個兔子窩,每個兔子窩住4只小兔子。聖誕節,所有小兔子要去一^^大房子裡慶祝,每隻小兔子手裡都要有_個盤子。你—共要在大房子裡準備多少個盤子呢?
科學家拿這個故事去問了100多個5歲到7歲的孩子。他們在紙上畫出了3個小房子和1個大房子,然後再給孩子一些圓紙片當盤子,讓孩子動動手,擺到房間裡看看。結果發現,就算這些小孩連加減法都不會,更別說乘法了,單靠推理和數盤子的個數,超過六成的5歲小孩能做對這道題,所有6到7歲的孩子都做對了這道把乘法題用簡單的故事包裝一下,竟然能幫助5歲的孩子,理解他本來要到7歲才能學會的數學概念。而且,孩子在這樣的題目中學會了推理、解決問題和動手能力。這比單純讓孩子背“三四十二”這樣的乘法口訣,要有意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