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9905087392

    我想糾正一個觀念,60,70年代的人現在五十歲上下吧,其實這樣的年齡段一樣做得到,一樣可以去打工的,可以天天去開工啊,認為這個年紀就做不到工作的人,只不過是意識形態上自認為是這樣罷了,置於有些工廠或單位招工只招收35歲或45歲以下的人也見過,但這是他的自由,但根本就不能代表五,六十歲的人就做不到工作,我現在六十幾歲了退休都收了,一樣在工廠做自食其力啊。

  • 2 # wu吳金泉

    謝邀!60後、70後也就五、六十歲吧!現在華人均壽命延長了,60歲連法定退休年齡都不到,可能以後還會退長退休年齡。故說他們幹不動了只是一種假設,現在留守村民中七、八十歲的老人都得下地幹活。回到本題,農民工外出打工年輕人多往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企業雲集,文化水平低的多在各建築工地幹活,而中國城鎮化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很低,故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建築行業施工仍然會火爆。其仍然會是接納消化農民工打工的地方。根據供需相關的原理,不要說幾年後,就是十幾年後中國建築施工現場仍會出現農民工的身影。

  • 3 # 宋家二哥

    一、過去建築行業是個重體力勞動的行業,挖基礎、砌牆、澆築混凝土又髒又累。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建築施工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強被大,大部分建築材料還是以“秦磚漢瓦”為主,城市的青年人,基本上沒有願意從事建築行業。農村實行的土地承包以後,大量剩餘的青年勞動力湧向了城市,擔當起了建築行業的主力軍。

    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進步,高層建築越來越多,新型的建築材料代替了過去的“秦磚漢瓦”。滑模提升代替了壘石砌磚;由現在的剪力牆結構代替了過去的磚混土木建築;先進的施工工藝代替了過去繁重的體力勞動。人坐在控制室操作檯前就可以施工了,影片、探頭可以看到每一個角落和施工場面。改變了過去那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泥瓦匠苦不堪言的形象。

    三、今後我們的國家富強了,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當前的建築業已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了,現在的施工工藝終究也會被新型的工藝所代替。

    四、儘管如此,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智慧機器人暫時還代替不了人的作用,各行各業仍然需要人。需要有知識、會管理、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農業、工業、建築行業都需要一定數量的產業工人。

    五、所以農民工在建築行業這個領域內,暫時還取消不了。不過到那時候對農民工、城鎮工的入職條件,還是比較苛刻的,沒文化,不懂技術的想幹建築行業還真的有點難。

    農民工、城鎮工不一定有博士學位,但必須有工匠手藝。

  • 4 # 魚怕網

    80.90不是上來了嗎。只要不普及”清華,北大“,光榮勤勞的工人會幹的。因為他們孩子上學等著交學費,成家,一系列經濟消費。勇赴前人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慧+”如何為零售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