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若水親子說

    有個媽媽她兒子上三年級,就經常跟我抱怨,她每天都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到晚上十一二點!而且通常的情況是孩子磨磨蹭蹭不肯寫,然後就是東搞西搞。她剛開始還比較有耐心,但是時間拖得越晚,看到孩子依然不著急寫,她就越發的生氣。在她多次提醒孩子仍不起作又之後,她經常回大聲地吼孩子,甚至動手打也是經常有的事。她說每次陪孩子寫作業,感覺自己就像後媽一樣!

    陪孩子寫作業,對父母和孩子都是身心的折磨,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分析原因,這裡面有孩子的原因,也有父母自身的原因。

    1.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2.父母沒有給孩子制定規則。

    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他在做作業的時候沒有緊迫感。他覺得在什麼時候做完都沒有關係,只要做完就行了。

    但是如果孩子不能在睡覺時間完成作業,那麼做作業就會佔用睡覺的時間,睡眠不足又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效率。

    所以建議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制定做作業的規則,這個規則包括三點:

    1作業開始的時間。

    2.做作業的時候不做其他的事情。

    3.作業截止的時間。

    和孩子約定好規則以後,告訴他,幾點開始做作業,在做作業之前,把吃東西,上廁所這些事情都搞定。不要在做作業的時候做其他的事,(當然,真正有需要還是要去的,我們這裡指的是孩子以上廁所為名義,拖拉不想做作業的情況),然後就是作業的截止時間。比如到了九點就不可以做作業了。這樣做呢是為了讓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有一個緊迫感,讓他能集中注意力在作業這件事情上。

    然後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低年級的時候,有必要陪孩子寫作業。但是要有技巧的陪。

    1.不要老是去糾正孩子

    你在陪著他寫作業的時候,你不要總去糾正他,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字寫的也不是那麼工整,你不要老盯著他,一個字寫錯就讓他重寫,這樣會讓孩子反感,或者是有壓力。

    2.不要去衝到他的百科全書

    當孩子有不會的問題時,你立刻告訴他答案, 這樣做對孩子做作業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她會很依賴你,像上面的那個媽媽,她說她如果不陪孩子寫作業,那麼孩子自己就不寫。

    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要有技巧,現在的陪是為了以後能不陪,現在先是幫他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也就是說,要幫孩子養成獨立、高效的做作業的習慣。而不是陪得我們家長心力交瘁,孩子也感到無比的壓抑,甚至是開始厭學,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螺旋槳時代的飛機速度很慢,為什麼沒能實現空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