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的今天,美國最南部的領土基韋斯特獨立,建立“海螺共和國”,甚至向美國宣戰。這個“國家”僅僅維持了一分鐘,就向聯邦政府投降,並索賠10億美元的“佔領費”。
-
1 # 文娛小士
-
2 # 田園不老翁
國越小,口氣越大。曾經,有一國說要幾天裡可打敗美國,幾天裡可打敗……
這好比剛會走路的小男孩,手裡拿把竹劍。生氣時對你講:我現在要殺了你!你會當真嗎?
-
3 # 北美公子
海螺共和國,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外海的私人國家,於1982年4月23日宣佈從美國獨立。
每年4月23日,海螺共和國都要隆重慶祝其“獨立日”,這是一個為期一週的盛會,以此來吸引遊客帶動經濟增長。
根據海螺共和國已故祕書長彼得·安德森(Peter Anderson)的說法,海螺共和國是一個“主權國家”,旨在為世界上所有追求“幽默,溫暖和尊重”這三個因素的人們,提供一個共有的家園。
海螺共和國的國家格言是“We Seceded Where Others Failed”,字面意思是“別人都沒脫離成功,就我們成功了”。
1994年,喬和梅里.林恩布里茨(Joe and Meri-Lynn Britz)創作了海螺共和國國歌,“海螺共和國”。它由Key Lime Pie樂隊錄製,並被基韋斯特市專員投票並正式接受。
海螺共和國自行簽發護照,可通過海螺共和國政府網站提交申請。
美國911襲擊事件發生後不久,聯邦調查局調查人員認為劫機者穆罕默德·阿塔可能已經購買了海螺共和國護照。
在1982年,美國邊境巡邏隊在美國1號公路設下路障及路檢點,將所有往北開回大陸上相鄰城市佛羅里達市的車阻擋下來,以在各臺車輛上搜索違禁藥品及非法移民。
基韋斯特市議會對這些行為反覆發出抱怨,稱這些路障給離開基韋斯特的人們造成重大的不便,並且傷害了對群島來說很重要的觀光事業。
市長丹尼斯·沃德婁屢次向上級反映,甚至在邁阿密的聯邦法庭提起告訴,要求撤消路障強制令,然而而法院駁回了他的要求,認為聯邦政府有權利為了國家的利益在道路上設定路障以及進行盤查。
1982年4月23日,基韋斯特市長丹尼斯·沃德婁及市議會宣佈了群島獨立,國名稱作海螺共和國,並向美國宣戰(將一條麵包丟向一位穿著美國海軍制服的人)。在一分鐘的獨立後,他(作為“總理”)向基韋斯特海軍航空站的指揮官投降,並請求十億美元的“外援”與“戰爭賠償”以補償該國在長久的聯邦政府佔領下的損失。
這樣的噱頭成功地向大眾傳達了群島的困境,而檢查站路障最終撤除。
-
4 # 景行行止11
戰爭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主流,有的戰爭已經打了上百年,至今沒有還沒有停戰。緬甸內戰自1960年爆發以來,到今天仍有零星的交火事件發生。但在戰爭史上有一場最短的戰爭,只持續了一分鐘便宣告結束,沒有造成任何傷亡,卻向美國提出1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還成功地從美國中獨立出來。
與美國開戰的國家名叫海螺共和國。該國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最南端,面積只有15.4平方公里,由上千個破碎的小島和環礁組成。其主島珊瑚島距離美國本土約170公里,通過一條跨海公路連線。島上的基韋斯特市是美國最南端的城市,還是美國在墨西哥灣重要的海軍基地和海軍航空維修站。有這個小島在手,美國的戰略線至少向南推進了100公里。但這樣重要的地方,卻在1982年宣佈脫離美國獨立,還爆發了一場荒誕的戰爭。
事情的起因是為了防止墨西哥人偷渡,美國政府於1982年在跨海公路上設了路障和路檢點,所有的北上車輛都要停車接受檢查,給基韋斯特市民造成了不便,既影響了島上的旅遊業,還嚴重地傷害了島民們的感情。基韋斯特市民數次抗議無效,然後就在市長的帶領下起義了。
1982年4月23日,數萬基韋斯特市民聚集在克林頓廣場上,市長在人們的簇擁下登上一輛卡車,大聲宣讀了獨立宣言,宣佈脫離美國成立海螺共和國。隨後,海螺共和國向美國正式宣戰,市長手持一根古巴長麵包向一名美國陸戰隊軍官頭上打去,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了一分鐘。戰爭結束後,市長宣佈向美國海軍投降,並要求美國政府提供1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和經濟援助。
海螺共和國的舉動讓美國上下笑掉了大牙,但該國公民卻煞有介事地派出代表參加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還用麵包和水槍擊退了美軍一個海軍陸戰營的入侵。如今,海螺共和國已經成為一個準主權國家,實行民主共和制和兩院制,總統由基韋斯特市長兼任,旅遊業發達,人均GDP達3萬美元。每年的4月23日海螺共和國的獨立日,公民們在這一天用麵包和水槍互相攻擊,以慶祝偉大的獨立。
-
5 # 地圖帝
地圖如果不放大,邁阿密確實是距離古巴首都哈瓦那最近的美國城市。放大地圖後,你會發現在邁阿密與哈瓦那之間的茫茫大海上,還有一座名叫基韋斯特的美國城市。
不過,當地人會很生氣的告訴你:我們是美中國人?你們問問華盛頓衙門裡那些油頭粉面的老爺們,他們把我們當成美中國人了嗎?
從美國佛羅里達半島最南端開始,有一個狹長的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小島鏈,踩著“鵲橋”走到頭,就是西嶼市(基韋斯特)。
在沒有這條跨海公路之前,基韋斯特和美國陸地是分開的,有了這條天路,基韋斯特的居民去佛羅里達非常方便。
但是呢?剛才說了,基韋斯特距離古巴非常近,自然會有不少古巴的人,通過基韋斯特進入美國。怎麼進呢?先“遊”到基韋斯特,踩著“鵲橋”就OK了。
盯上這條天路的,不僅是偷渡者,還有各種來路不明的大煙販子。“鵲橋”不但擁擠,對美國來說還有點危險。美國當然不會任由這種情況下發展,就決定在天路上設檢查站,進行盤查,基本上一個小島設個檢查站。美國這樣做對嗎?完全正確!但讓基韋斯特人不滿的是,他們開車去佛羅里達,以前通行無阻,現在檢查站連他們也要檢查。耗時,從以前3小時到現在6小時,這還是不堵車的情況下。
基韋斯特是個小城,很多人都要去大陸購物,或者工作。檢查站多如牛毛,直接打亂了他們的生活節奏,怨聲載道。他們向有關機構反應情況,沒想到對方的回答卻是:要證明你們的清白,必須接受檢查。
所有人都火了。
居民代表來到美國最高法律機構,投訴有關機構對自己的歧視。說我們是正經八百的美中國人,不是偷渡者,更不是大煙販子。沒想到法官沒站在他們這邊,說檢查站的設立完全正確,符合大多數美中國人的利益。基韋斯特人火冒三丈,說你們這些腐朽的肉食者不把我們當成美中國人,我們還不稀罕當美中國人!
怎麼辦?脫離美國,建立國家!
著名的海螺國應運而生,時間是1982年4月23日。市長沃特羅先生出任海螺國的首任管理員。他在廣場上充滿激情的演講:美國兵一定會來,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揠。
美國當然不可能坐視自己的地盤被分離,何況是基韋斯特這麼重要的海島。美國大兵殺向海螺國,來了多少?就一位兵大爺。
宰相沃特羅識時務者為俊傑,當場投降。
美國以為事情搞定了,沒想到還有更麻煩的。沃特羅代表基韋斯特人向美國鄭重提出一個要求:你們發動的戰爭,對美麗的基韋斯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態破壞。你們應該向基韋斯特賠償10億美元,同時撤銷所有的檢查站。美國代表同意撤銷檢查站。但對於10億美元,代表拍桌子說:要錢沒有,要命也不給,哪涼快哪呆著去!
海螺國非常有韌性,繼續給美國添堵。1994年,海螺國聽說邁阿密要舉辦美洲國家的會議,就派人連夜趕到邁阿密,聲稱要以國家的名義參加會議。美國聽說後,鼻子都快氣歪了,遊戲還沒玩夠?美國只好對外宣告,說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海螺國,基韋斯特從來都是美國的一部分。
但是,海螺國還在快樂的折騰。
到後來,美國也懶得再搭理他們了,自娛自樂去吧,反正也不是真國家。否則以美國的脾氣,海螺國能讓美國暴捶成海螺。美國覺得讓基韋斯特鬧騰也好,至少可以擴大基韋斯特的知名度,為旅遊做貢獻,美國還能多弄點稅收。
有了美國的“預設”,海螺國就有了底氣,各種發展旅遊的招數都用了,比如滿世界發海螺國的護照。還別說,特別搶手!
-
6 # 且聽風吟品鑑歷史
“一場鬧劇誕生的國家”海螺共和國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最南部,也是美國境內唯一的共和國。包括佛羅里達群島和周圍的一些小島嶼,國土面積15.4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1.3萬。2003年6月,聯合國宣佈海螺共和國為準主權國家,並通過了海螺共和國2003年憲法。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墨西哥的毒販和古巴的移民經常從這裡偷渡。美國的邊境巡邏隊在1982年封鎖了基維斯特市的公路,因為要檢查所有的出入車輛。對於基維斯特的旅遊業和市民的出入造成了諸多不便。市民們非常氣憤,認為他們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市議會幾次向聯邦政府提出抗議,都沒有結果。
1982年4月23日中午,基韋斯特市長丹尼斯·沃德婁在市民的歡呼聲中宣就任“海螺共和國總理”,基韋斯特成為海螺國首都。煞有介事地宣讀獨立宣言、宣佈接管聯邦海軍基地。“登基”的寶座竟然只是一輛平板卡車!然後立刻向美國宣戰。他們對付聯邦軍隊的“武器”,竟然是古巴長麵包!用所謂的武器攻擊了一名身著美國海軍制服的男子,一分鐘以後宣佈投降。作為戰敗國,丹尼斯要求美國政府賠償10億美元重建家園。
幽默還在繼續,宣佈投降後共和國的國號儲存,依舊歸屬美利堅共和國管轄,群島上的人們從此有了海螺國和美國的雙重國籍。根據2003年憲法規定,海螺共和國為民主共和制國家,國家元首為美國總統,總理為美國總統的代表,同時也是內閣政府首腦。內閣由總理和37名部長組成,議會分為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共和國無正規軍隊,只有255名巡警。
1995年美軍第478營例行海島攻擊演習,地點選在了海螺共和國最南端的西嶼。海螺共和國出動“陸軍”投擲古巴麵包,“海軍”用水槍射擊,並且向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遞交了抗議信。最終478營美軍少校全部接受了島國提出的條件。每年的4月23號作為國慶日,海螺共和國都要舉行盛大的歡慶活動,人民堅信自己是民主、自由精神的最佳體現,國家獨立也是最好的人權象徵。是不是重新整理了各位的三觀?
-
7 # 第一軍情
世界上有很多小國,小的只能在島上生活,不過膽子卻比天還大。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個叫做基韋斯特的小島,該島之前曾是美國一塊“富人度假村”,但是在1982年4月23日宣佈獨立脫離了美國,建立自己的國家--海螺共和國。這個小島國擁有15.4平方公里面積,21.3萬人口以及5556米的海域面積。
該國之所以能夠成功獨立,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基韋斯特曾經作為美國西部島嶼,一直是加勒比海偷渡客們登陸美國本土的第一站,為此美國採取了很多措施打擊偷渡客,最為嚴重的一次是在該島通往美國陸地的公路上開設關卡,排查那些偷渡客。這下島上的居民可倒了大黴,每次出行都要遭受身份檢查,時間一長,很多人積攢了不滿情緒。明明自己是美國公民,為什麼要接受這種苛刻檢查,簡直是人格上的侮辱。這種不滿情緒一下子擴充套件到了大部分島民身上,他們很快達成一致,既然你美國不當我們是美中國人,那我們反了我們不做美中國人了。
在美國的弗羅裡達州的南端,有一個半島,叫做西嶼,這個半島在美國內外都有著很大的名氣,並不是因為其環境優美,而是因為其曾在上個世紀鬧獨立,宣佈獨立建國,號稱“海螺共和國”,並向美國宣戰。
由於關卡的設立,導致了公路上嚴重的塞車,而且,當島上的居民想要去往美國大陸時,都要拿出身份證件接受盤查,這讓島上很多居民感覺到了侮辱。市長丹尼斯·沃德羅多次與弗羅裡達政府交涉,但是政府對該島的居民的控訴並不上心。
在市長多次交涉無果後,該島的居民十分憤怒,“他們是把我們當成外中國人吧,那我們就成為外中國人好了.。”就這樣,在大家的支援下,市長決定獨立建國。
他們所謂的宣戰,實際上是市長拿著一根麵包敲打人群中一位穿著美國海軍制服的人,過了一分鐘,市長就宣佈戰敗。
作為戰敗國,他要求美國支付十億美元的經濟援助。海螺共和國成立的訊息在美國各大媒體上播出,聯邦政府也悄悄撤走了公路上的關卡。
1996年,美國海軍恰好在該島附近舉行軍事演習,要模擬登入島嶼,在海螺共和國得知美軍一個營的士兵來襲後,海螺共和國的人們用麵包投擲美軍,乘坐小艇用水槍射擊美軍。最終美軍與海螺國交涉後才完成了演習。而這次事件也被當地人看作“反美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