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禺
-
2 # 旭予東昇
都好,如果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就要兩者結合使用。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物質是人們最低層次的生活需要,當這一層次的需要滿足後,人們才會重視其它方面的需要。比方說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所以,企業內部也是如此。員工除了物質需求外,還有精神需求,比方說公開的表揚、各種形式的情感激勵和人文關懷,這些措施對員工來說都是重要的精神激勵方式。
工作十餘年的老鳥,談談我個人的看法供你參考。
當員工取得業績時,是用物質獎勵好還是精神鼓勵好?我的觀點是:員工發自內心想要的才是最好的。
為什麼這麼說,聽我講幾個例子。
例子1:過去在公司裡做企業內訓,接觸過很多業務團隊經理,他們經常向我訴苦,說現在的銷售太油了,錢的刺激已經不靈了,我問這些銷售一個月到手能拿多少錢,他說一個月平均1、2萬沒問題,又問他你拿多少錢獎勵他們,他說業績TOP獎勵2000元,出單量TOP獎勵1000,然後補上一句,每個月這些錢都還得我自掏腰包,一臉無奈狀,潛臺詞在說“我容易嗎”。相信大家都能看出問題出在哪了,並不是說物質獎勵沒效果,對於有些業務團隊短期確實很有效,但時間長了銷售會覺著這錢是我應該拿的,不會領你的情,而且胃口會越來越大,這點小錢對於銷售來說已經沒什麼感覺了。
例子2:現在公司裡90後00後的員工越來越多了,一次有一位90後團隊經理做分享,她發現下班以後她的這些90後00後下夥伴都不走,也不加班,而是聚在一起玩王者榮耀,這位年輕的團隊經理非常聰明,她當月的團隊TOP獎勵的是一個炫酷的王者榮耀面板,結果可想而知,當月他們團隊的業績完成的非常好。
例子3:還有一位非常優秀的團隊經理,他的團隊業績全國名列前矛,他每季度會帶領達成業績的小夥伴們看望兒童福利院的兒童,給他們帶些禮物,或是幫助他們打掃打掃衛生。小夥伴們都以能參加這樣的慈善活動為榮,所以他的小夥伴們都非常有愛心和責任心,因為他們知道,作為社會的一員,能真正幫助社會做點事情,是作為公民的驕傲,這樣的激勵活動滿足了他們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所以不管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鼓勵,作為管理者要學會探尋下屬的需求,和做銷售一樣,在你沒搞清楚客戶需要什麼的時候,你給客戶推薦什麼,客戶都不會買單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