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吾評武願
-
2 # 阿金1728
作戰是和敵人面對面打扙,參戰不等於上戰場,比如後勤單位,留守單位等等。本人認為作戰部隊指戰員功勞大,理應特別福利!
-
3 # 度度狼gg
1948年7月5日,以原來的東北民主聯軍、東北人民解放軍“護路軍司令部”及所屬部隊為基幹,正式成立了東北野戰軍鐵道縱隊,縱隊實有官兵17104人,首任司令員黃逸峰,1955年因故沒有授銜。
(這誰啊)
注意啊,鐵道縱隊可不是東北軍區的後勤武裝,而是直接隸屬於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野戰部隊”,在兩個多月以後打響的遼瀋戰役期間,鐵道縱隊那也是“參戰部隊”的一部分。
東北野戰軍到1948年已經是大兵團作戰,每戰須消耗大量糧草彈藥,同時還有大批重灌備需要前運,比如炮兵縱隊的大口徑火炮,特種兵縱隊的坦克裝甲車等等,東野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比較瞭解。
而這些武器裝備和作戰物資,戰役發起前都集中在黑龍江省和吉林北部地區,若想把70多萬野戰軍和這些裝備物資,以最快的速度運往“沈錦”前線,鐵路運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和方式。
連東野前指和林羅劉首長,也是坐火車到達錦州前線的,因此東北野戰鐵道縱隊的任務既關鍵又艱鉅,黃逸峰司令員肩上的擔子很重。有些讀者應該看過老電影《軍列殺出重圍》,就是描寫鐵縱初期那算曆史的。
鐵道縱隊全體指戰員,冒著敵機的轟炸,冒著敵人的炮火,提防著特務的破壞,不畏艱險搶修損壞的鐵道線和橋樑,確保東野大軍和作戰物資的順利通行,可謂是東北野戰軍在遼瀋大決戰中的“開路先鋒”。
但是在戰役全面打響以後,鐵道縱隊並不承擔任何作戰任務,因為這支部隊是以技術和警戒為主,不僅缺乏槍支彈藥的配備,連具備作戰經驗的官兵數量也不多。
所以鐵道縱隊其實是專業技術部隊,而非一線作戰部隊,但是這支部隊又確實真正參與了遼瀋戰役,那麼準確詮釋起來,它就是遼瀋戰役的“參戰”部隊而非“作戰”部隊,這就兩者的細微區別。
不僅是鐵道縱隊這樣的特殊兵種和建制,當時東北軍區指揮的地方武裝,情況也比較類似。按照東北人民解放軍的部隊性質劃分,全部12個野戰縱隊、炮兵縱隊和鐵道縱隊,以及全部17個獨立師或騎兵師,統歸野戰軍司令部指揮。
上述部隊也是遼瀋戰役中,我軍的主要野戰力量和戰役主體,大約73萬餘人。可是東北人民解放軍有103萬之眾,還有30萬兵力在幹嘛呢?那就是由東北軍區指揮的各二級軍區、各獨立團(或營)等等建制武裝。
這些地方武裝又被統稱為“二線兵團”,他們在遼瀋戰役期間有兩大任務,第一是承擔後方勤務和任務,比如押運物資、保衛黨政機關、打土匪抓特務、看押從前方運回來的俘虜等等,嚴格意義上,這些地方部隊當然也屬於“參戰”部隊。
但是攻城拔寨,或者打擊圍殲敵人正規軍的作戰任務,卻不需要他們來完成。一方面是二線兵團裝備和素質仍然較差,整建制拉上戰場是不負責的,另一方面東北野戰軍有70萬人馬,兵力絕對優勢,沒有必要。
第二大任務是補充野戰部隊的損失,畢竟有戰鬥就有傷亡,若想保持作戰部隊的建制完整,那就得及時補充兵員,東野補充的“解放戰士”不多,因為有大批的“二線兵團”。
(原來李團長叛變了)
所以東北軍區、二級軍區下轄的數十個獨立團,要隨時抽調幹部戰士補充主力,有時乾脆整建制補入野戰縱隊。那麼就可以得出結論,“參戰”部隊在必要情況下,也是可以直接升格為“作戰”部隊的,完全根據形勢的發展和戰場的需要來決定。
除了像鐵道縱隊這樣的特殊兵種部隊,在大規模的戰役中,“參戰”的後方人員、後勤人員、預備人員,隨時可以投入“作戰”。比如在1948年10月19日,東北軍區留守的首長們,就致電錦州前線的林羅劉:
“以6個二線兵團補充長春繳獲之武器,留置於長春地區負責守備,其餘各獨立師和二線兵團,統由蕭、蕭指揮,向法庫、新民疾進”。什麼意思呢?就是為了迅速殲滅廖耀湘兵團和包圍瀋陽,所有獨立團全部直接投入“作戰”。
這是根據部隊性質來區分的參戰與作戰之差別,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野戰部隊中,也存在“全部投放兵力”和“實際作戰兵力”的區別。比如在攻克錦州的戰役中,東野投入了8個野戰縱隊和1個炮兵縱隊共34萬大軍。
其中直接用於攻城的是第2、第3、第7、第8、第9縱隊和第6縱隊第17師,以及炮兵縱隊的主力;用於塔山方向阻援的,是第4和第11縱隊(另有兩個獨立師);大致一算就知道,這是7個野戰縱隊的番號(6縱一個師不計),另外一個縱隊呢?
當然是置於錦州與塔山之間高橋鎮的李天佑第1縱隊,該縱隊有一個師被加強到黑山方向的第10縱隊,實有縱隊司令部率兩個師的兵力,被野司確定為攻錦戰役的“總預備隊”,也是最後的殺手鐧。
眾所周知,攻錦的5個縱隊順利完成了任務,塔山的2個縱隊也阻擊成功,所以一直到錦州解放,第1縱隊主力也沒有真正上場,但1縱又確實參加了攻錦戰役。因此嚴格界定的話,第1縱隊絕對屬於攻錦戰役中的“參戰”部隊,卻又未實際投入“作戰”。
這類情況也是比較普遍的,在大型戰役中,某方軍隊會投入大量建制和兵力遂行作戰,那麼所有這些部隊都得算“參戰”部隊。不過由於戰場範圍過大、戰役結束過快等等因素,其中的有些部隊來不及或者沒有必要投入火線,也就沒有“作戰”的經歷了。
總體來說,這兩個詞在含義上確實很接近,但也有細微的區別,個人淺見,除去兵種的不同以外,應以部隊是否“投放火線”為重要標誌,沒頂上火線那就是“參戰”,真刀真槍拼殺在火線上,那就是“作戰”。
-
4 # 茂戰2351535
作戰與參戰沒有分開,都統稱參戰人員。民政部跟據總參作戰命令,參戰部隊在同一時間段執行命令為參戰人員,抗美援朝後,義務兵執行總參十四次對外作戰,他們都是參戰人員,不可能團以下上戰場衝鋒為作戰人員,上面指揮官後勤部衛生醫務人員為參戰人員。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參戰是指參加了某次戰鬥,有可能是在交戰區域之內的具體的作戰行動,也有可能是交戰區域之外的保障類行動。而作戰必須是指交戰區域之內的具體的作戰行動。這就是我作為軍事科普作者對於作戰與參戰有什麼區別的理解。
跳到我剛才說的美軍勳章,我們來看紫心勳章。這章現在在美軍勳章中級別不高,只排在第11位,但它在美華人心中佔有崇高地位,被美軍官兵稱為“永遠的紫心”。1998年之後,為美軍各部門服務的普通公民也可獲得紫心勳章,地位下降得更是厲害。
美軍規定由於常年和敵軍交戰引發的戰場緊張綜合症、由於環境因素導致的凍傷和曬傷、在從事與作戰相關的工作中受傷但未同敵人直接接觸(比如在徒步巡邏時跌倒骨折或乘車巡邏時車禍致傷)、敵人炮擊造成的聽力損傷、在戰鬥中因尋求掩護或撤退而負傷(如為躲避敵人火力跳進掩體導致的骨折或關節錯位),都不得頒發紫心勳章。
紫心勳章頒發也存在爭議,在作戰區域內即使是一點擦傷也能獲得紫心勳章,在戰區非作戰行動中即使被坦克碾過,也不能獲得。阿甘在越南戰場那次戰鬥中沒有打傷任何越軍,但是他救了一個班左右的戰友,被授予榮譽勳章,他屁股被炸彈破處劃傷,得到了紫心勳章。這就是因為他是在交戰區域內受傷的。
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特拉維斯·埃克爾伯格躺在一個散兵坑裡睡覺時被美軍坦克從身上壓過,骨盆被壓碎、內臟器官破裂,在海軍醫療中心接受治療時被授予紫心勳章,但在兩年後被收回。因為依照美軍規定,非作戰行動中負傷計程車兵不能被授予紫心勳章,他當時在單兵掩體內,就只能算是參戰了。
現在,美軍有了賽博作戰,如果在網路攻防中有出色的傑出表現,但是他的計算機如果不在交戰區域而且他也受傷了,美國空軍如果授予他紫心勳章,也會受到其他軍種或問責辦公室的問責,也是倍受爭議的。這也是新形式下,作戰和參戰亟待重新定義的一個事例。未來戰爭,槍炮之爭,已經不再是戰爭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