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馬尾班長
-
2 # 社總千象
總體上說 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日本與中國爆發甲午戰爭 在日本馬關樓簽訂馬關條約 奪得遼東半島 北韓 臺灣和澎湖列島的管轄權 開始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 日本開始走上帝國主義道路 躋身世界列強之列 隨後又和俄國為了東北的統治爆發日俄戰爭 日本勝利 一戰時日本作為協約國一方登陸膠州灣 把德國在山東的統治趕了出去 二戰時為了侵略中國 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 悍然發動侵華戰爭 製造了九一八 事變 七七事變 南京大屠殺等慘案 為了把美國在亞洲太平洋的勢力徹底清除 日本不宣而戰 發動了珍珠港事變 太平洋戰役爆發 隨後日本繼而迅速南下 把英法在東南亞的殖民統治迅速清除 掃清了障礙 統一了東南亞諸國 隨後又在太平洋戰場相繼與美國展開了幾次海上戰役 都以失敗告終 日本的結局非常悲慘 縱觀日本的發展史 我們可以得到啟示 窮兵黷武是沒 有好下場的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自己被自己的刀刺死
均不完全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野心膨脹的日本軍國主義者為了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與包括中國,美國兩個主要國家在內的多達28個國家交手。甚至一度清除了“共榮圈”內的所有非日本本國勢力。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國參戰,在中美兩國的共同努力下,日本的戰爭潛力被徹底拖垮,最終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
圖為攻入瀋陽城的日軍
早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就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一夜之間,日軍侵佔瀋陽。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東北三省淪陷。為滿足日本為全面開展而所需的資源,日本在東三省建立偽滿洲國,扶持傀儡政府,對東三省礦藏進行大肆掠奪。
圖為日軍進攻仁安羌
與此同時,為了獲得東南亞地區的石油和橡膠儲備,日本也積極謀劃針對於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的進攻。而這些國家大多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由於綏靖政策和這些國家並不希望將自身捲入對日本的戰爭,西方列強紛紛選擇了避戰自保的方式。而這也為日本野心的進一步膨脹埋下了隱患。
圖為中途島海戰中中彈的日本航母
事實上,日本從未有過在亞太地區樹敵無數的想法,其本來計劃是迅速佔領中國後,以中國為跳板,進攻澳洲和紐西蘭等軍事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隨後與德國夾擊蘇聯。但由於其嚴重低估了中國的戰爭潛力以及國土遼闊的程度,導致深陷戰爭泥潭,而空襲珍珠港又導致美國參戰,日本不得不調動優勢兵力去對抗美國這臺發動了的戰爭機器。這也是導致其戰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