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開拓者
-
2 # 使用者3470888007550
兩件事互不矛盾,反而互相促進。首先保證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然後科技扶持,政府補貼,幫助農民把糧食慢慢轉化為有機糧食,有機糧食比普通糧食價格高,更加促進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有機糧食產量大了,價格也能便宜一些,老百姓也能消費得起。蔬菜水果也是同樣道理,政府補貼大面積種植,價格自然不再高企,老百姓買的起,這樣形成了良性迴圈
大家一提到農業就會談到農產品和農產品安全,其實安全的農產品是"產"出來的,引起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因為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投入品使用等原因並且和生產者本身有著密不開分的關係.
什麼是有機農業?我們首先要明白有機農業的概念和它所要體現的東西是什麼.有機農業: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我以前在回答過的問題中說過,我對有機農業的理解很簡單"三十年前我們農村的耕作模式"就符合有機標準.在此我想闡述一下我的觀點:利用有機模式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就一定是安全的嗎?我感覺不見得吧.有機農業是一種概念,是一種理念,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生產出安全健康符合國家農產品標準的農產品.
只要遵照國家制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標準"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就是安全的,就能保障國家對糧食的需求.標準是指按照工業化的理念,以農業為對像,運用統一,簡化,協調,優選的原則,將農業科學技術,生產實踐和管理經驗整合轉化為標準,實施應用於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使之規範,有序,高效的農業生產行為.
總而言之,只要按照國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標準去實施農業生產,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既能保證產品安全又能保障國家對糧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