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悠遊閭春暉
-
2 # 蕭湘居士
這一文一武即韓信大哥與伯溫老弟,上場一式下場一樣。韓先投楚後投劉,若不投劉那耒滅族之禍,真是福至禍所依。劉先生若一直幫張士誠也可一統天下的。可惜先元后張再朱,這麼難弄的朱重八定有顧慮,所以十大功勞誠意伯,實際講他不誠意,自然下場可悲。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無論劉伯溫是否真像傳說中所說的那樣,先輔助過張士誠,而後才去轉投朱元璋。那都是"良鳥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的個人選擇。
讓我們先分析一下張士誠這個人。據說此人雖是亂世梟雄,但是卻也知道愛民。在他的統治區域裡實行"仁政”,受到老百姓的擁戴!可是此人卻滿足於割據一方稱王稱霸,而無揮霍天下之志!這樣就在那個元未亂世裡註定了他的割據勢必不能持久!因為:作為割據力量,如果不去消滅別人,就必然會被別人消滅!
朱元璋起身於毫末,立業於亂世。目光獨到,善於識人、用人,並且擁有鯨吞天下、恢復中原的志向。雖然他的力量並不十分突出:北有元軍,西有陳友諒,四川有明玉珍,東部有張士誠,所處於四戰之地,情況並不樂觀。但卻因為朱元璋擁有一大批文武人才,又善於凝聚人心。所以最有可能奪取天下恢復河山的人,還得是朱元璋!以劉伯溫的眼光當然會看出來,誰是"潛力股",有“投資″的必要!
最終劉伯溫輔助朱元璋吞併了群雄勢力,北逐元廷於大漠,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劉伯溫也得以名揚天下,傳之於今!
原題的說法欠妥,劉伯溫(劉基)確實有段時間避居於張士誠部控制下的紹興,但他並沒有投效張士誠,而張也沒有授予他任何官職,因此不存在“輔佐”張士誠的說法。
作為江浙士紳中的一員,劉基在紅巾軍大起義發生後,是積極參與朝廷鎮壓家鄉農民軍的。尤其是至正十七年後,劉基的好友石抹宜孫成為元朝政府在處州地區的主要官員,劉基和葉琛、胡深、章溢、宋濂等,都積極輔佐石抹宜孫對浙江南部地區的各支起義軍進行鎮壓,在劉基之謀、葉琛、胡深之力下,經過一年多的征討,隨著最後一股吳成七義軍的覆滅,婺州、處州一帶的所有義軍都被平定。但元朝地方政府面臨的局面依然嚴峻,一方面張士誠、楊完者兩股名義上的盟軍、實則野心勃勃的割據者窺測一旁;另一方面,打著紅巾軍龍鳳政權旗號的朱元璋大軍,在胡大海率領下已逼近婺州門戶——蘭溪。就在石抹宜孫召集劉基、宋濂等商議拒敵之時,朝廷卻僅僅提升了石抹宜孫的官職,對劉基等的功勞視而不見,眾人大為不滿,劉基憤然辭官,避居紹興、不問世事。
相反,朱元璋當時正求賢若渴,他一面親提大軍前往浙東前線,支援胡大海與張士誠、石抹宜孫等作戰;一面派人積極聯絡當時已經頗有名氣的所謂“浙東四先生”,其中宋濂最早受邀投效了朱元璋,在宋濂的積極引見和勸說下,當時心灰意冷、徬徨四顧的劉基遂也欣然來投。而當石抹宜孫連戰連敗,遠退麗水時,葉琛、章溢也先後歸附,至此,“浙東四先生”全部投效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