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獨一無二UniqueChild

    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自私”是一個正常現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經之路。

    孩子通常在18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出現自我意識,2歲左右的年齡正是Ta們建構自我意識的階段,通常會使用自我的語言標籤-----“我”,“我的”,“我的玩具”。隨著越來越獨立,Ta們的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進入了“一切都是我的”階段。從本質上說,一個孩子對“我”的認識,是隨著Ta對“我的”認識漸漸清晰起來的。Ta依靠Ta的東西來幫助Ta認識自己。

    在Ta們認知有限的世界觀裡,Ta的東西就是Ta自己的延伸,因此,Ta們自然會過度保護自己的物品。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建立所有權概念,“這是我的”,“這不是我的”。Ta們不明白為什麼要跟人分享。由於“稟賦效應”(人們認為自己擁有的東西更有價值,僅僅是因為東西是我們自己的),自己所有的東西,哪怕滑板車自己沒有在玩,都不讓其他小朋友動,自己不吃的東西也不願意分享給小朋友,表現出成人不喜歡的“自私”狀態。Ta們也尚未掌握“借”與“還”這種概念,不知道借出去的東西還能還回來,而是認為東西一旦離開手邊,就意味著丟失。

    所有權關係到孩子自我意識的建構,因此,我們應當盡力保護孩子“所有權”概念的建立和發展,讓他們確認自己的“財產”不會受到隨意侵佔。

    有的家長經常堅持讓孩子分享,因為當孩子不分享時,他們在其他家長面前會感到尷尬。但是,分享是一項需要學習的活動,孩子掌握它需要很長的時間。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識,建立我、你、他的關係,知道什麼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而後才能在反覆的社交活動中,通過交換慢慢習得分享這個抽象概念。

    家長不要為了面子而強迫孩子分享,讓孩子感到恐懼和痛苦。試想,如果一個不太熟悉的人拿起你的錢包或手機,你可能會非常緊張,因為你覺得那是屬於你的重要物件。在成人眼裡,孩子的玩具不是什麼重要物件,可是對孩子來說,玩具對Ta的價值,就像是成人的私人物品對他們的價值同等重要。那我們為什麼指望只有2歲的孩子有不一樣的表現呢?當別人拿走屬於孩子的玩具時,Ta當然會有點咄咄逼人。

    當孩子建立了自我意識,家長可以逐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分享行為,以下做法供家長參考:

    (1) 讓孩子分享之前,一定要徵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則尊重孩子的意願,告訴另一方:“很抱歉,Ta不同意”,“不好意思,Ta還沒有準備好”。切忌家長說了算,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給他人,強行指令孩子“一起玩”。

    (2) 在家裡,讓孩子分清每個物品的所有權,未經許可,不能隨意翻動其他人的私人物品,包括父母親的物品。在外邊,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徵得對方同意,並確保使用時愛護好它。

    (3) 幫助孩子學會遵守“輪流”“等待”等規則,比如,家長可以在家跟孩子“輪流”玩遊戲。搭積木,孩子搭一塊,你搭一塊;拼圖,孩子拼一塊,你拼一塊;輪流抱泰迪熊,孩子抱著Ta的泰迪熊,然後把它給你,讓你抱一下,然後還給Ta。在戶外遊樂場,很多小朋友輪流玩,誰先拿到誰先玩,後來的小朋友要等待。

    (4) 出去時,多帶一些玩具,包括一些孩子不那麼在意的玩具,首先讓孩子學會跟同伴交換玩,有助於孩子逐漸學會分享。

    (5) 不要批評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小氣”“自私”“霸道”的標籤。理解接納孩子對於分享私人物品感到困難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孩子長大。孩子要到4歲以後,才能做到心甘情願的分享。

    (6) 給孩子創造自由跟玩伴玩耍的機會,讓孩子在自由玩耍中,自發產生合作和分享的需求。

    (7) 家長以身作則,在跟孩子的互動中示範分享,讓孩子模仿學習。

    參考資料:

    1. https://www.parents.com/toddlers-preschoolers/development/behavioral/your-toddlers-possessive-phase-explained/

    2. https://www.parents.com/toddlers-preschoolers/development/social/learning-to-share/

    3. 小巫.(2017). 接納孩子.廣州:南方出版傳媒新世界出版社.

  • 2 # 侯媽家庭教育

    寶寶在二歲的時候開始出現自我意識,這時候是培養寶寶分享意識的好時機。

    一、讓孩子知道分享不是失去

    二、父母創造分享的條件

    三、和父母分享

    分享不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分享,也可以讓他和大人一起分享,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寶寶願意和父母一起去分享,對於孩子的分享,父母要接受。

    四、肯定孩子的分享行為

  • 3 # 成雲社初心

    不願意分享,是因為孩子沒做好準備。

    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千萬不要為了面子,強迫孩子分享。

    強迫分享會毀壞孩子的安全感,使他敵視小朋友。

    後果還是挺嚴重的。需要充分重視。

    理解孩子,親子中多分享,孩子會跟著父母漸漸學會分享。

  • 4 # 努力作個好媽媽

    寶寶不願寶寶不願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別的小朋友,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寶寶在家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全家所有人都無條件順從寶寶意願,什麼好吃的好用的都讓寶寶一人獨享,寶寶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做家長的特別是爸爸媽媽在這方面誤導了寶寶。

    如果是這種情況,寶爸寶媽一定要有意培養寶寶與人分享的習慣,比如有好吃的先讓爸爸媽媽咬一口,喝水時教寶寶先讓爸爸媽媽喝一口,慢慢讓寶寶養成分享的習慣。

    二、家長寶寶沒有給寶寶養成分享的意識。在與小朋友一起玩時,寶寶不懂如何與其他小朋友分享,個性強,自私,怕別人搶去自己的東西。

    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多創造機會讓寶寶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或玩玩具,並積極引導寶寶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同時可請求其他小朋友把自己的東西也分享給自己的寶寶,時間久了,寶寶享受到分享的好處和快樂,就會主動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別人。

    三、一家人之間也要養成互相分享的習慣,給寶寶做出表率,如買禮物孝敬老人,有好東西夫妻之間互相謙讓,耳濡目染寶寶就學會分享,學到了分享的快樂。

  • 5 # 缺顆牙的大帥比

    2,寶寶可能有了自私的傾向,認為這東西很好,我一定要自己留著,也可能認為這東西是我的,憑什麼給他們

    解決方法:

    應該多多和寶寶說話,談談心裡話,並且耐心教導,實在不行就要上手了,因為如果有了自私的習慣長大以後就可能會偷,搶,所以寶爸寶媽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心軟而害了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很漂亮的老師總是被學生“跪舔”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