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史海拾貝者

    能,但不是直接能。

    我們知道,亂世稱霸的資本歸根到底是國力,而國力的競爭一大關鍵是人才的競爭。看三國後期蜀國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凋零,“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可見人才在亂世中的重要作用。

    高明的政治家曹操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步棋的落腳點,不是各個諸侯。事實證明劉備和孫權等諸侯的確不聽他的“令”;這步棋的落腳點實際上是亂世中的人才,特別是世家大族中的人才,用天子這塊“金字招牌”,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己所用,從而提高國力,用實力說活,進而達到“令諸侯”的目的。

    事實證明這步棋確實起到了很大的效果。當時的潁川名士,像荀攸、荀彧、鍾繇,就因此投靠了曹操,這些人才為曹魏的發展和北方政權鞏固打下了牢固的基礎,而我們熟知的關羽“降漢不降曹”,實際上也是因為漢天子在曹操手裡才有這一說法,儘管關羽最後過五關斬六將而去,但也畢竟也曾為曹操斬顏良誅文丑、統一北方提供了助力。總而言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意味著曹操才是當時的正統,正統意味著對人才的向心力,這種向心力會帶來巨大的政治優勢。

    我們今天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一個空的口號能起到這麼大的宣傳效果,但迴歸到當時具體的歷史情境,東漢雖然氣數已盡,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畢竟有四百多年的底蘊在,許多士大夫世代受皇恩,還是對漢朝有很大忠誠度的。再加上這些士大夫讀的都是儒家的“孔孟”之道,平時張口閉口都是忠君思想,如今劉家天子都在曹操那裡,從名節上考慮也是要在天子下面做事,雖然天子背後是曹操。

  • 2 # az2777

    胡蘿蔔(正統性、號召力)+大棒(軍事實力)缺一不可。

    正統性類似於兩個法術buff(自身增強)、debuff(削弱對手),假設說效果分別是+30%和-30%,雙方實力都是100,那自然效果卓著,甚至可以以弱勝強(比如雙方實力是100vs150變成130vs105),但如果雙方實力差距過大那就沒轍了。

    說到底正統性只是決定成敗的一個因素,不是全部,但不得不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強力的“法術”。

  • 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挾天子能“令諸侯”嗎?看情況!

    主要看三點:天子有沒有號召力,諸侯不服天子令的成本高不高,挾持者懂不懂得利用天子令。

    1、天子有沒有號召力:

    人心,是有慣性的。很多時候,即使沒有了推力,但人心的慣性,會讓你繼續聽從一個人。

    一般來說,在亂世剛剛來臨時,由於慣性的原因,這一代人對於天子還有有情感上的羈絆的。比如最典型的漢末時期,亂世突然來臨,天下突然紛亂,當面對眾多野心家縱橫的時候,很多地方上的小官員在突然面對亂世時,無所適從,自然會傾向於“聽朝廷”的。

    在局面不明朗時,聽天子的反正不犯錯。

    而且,這種慣性有時候還會發生在區域性區域。比如,唐朝後期的河朔三鎮。當時,唐天子在全國各地還是有統治力的。但是,河朔地區割據久了之後,就都不服天子令了。唐憲宗平定割據時,大家就都認識到“河朔地區獨立太久了,天子令在那邊不通,要慢慢恢復,不能急”

    2、諸侯不服從天子令的代價:

    這個和第一點是相關的。一般來說,在還沒有出現“超級強權”之前,大家都需要爭取良好的外部環境。此時,“天子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過於嚴重違反天子令,可能遭到群起而攻之。因為,大家也都感覺無法預測你的行為,除之後快。

    因此,在春秋時期。當時流行的“霸業”,強國利用尊崇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這就是因為,公然叛逆的成本太高。漢末的袁術就是如此,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公然稱帝,這是找死的節奏。

    3、挾持者的統治藝術。

    不要說挾持者,就是天子本人,不懂藝術,也會被幹。

    董卓的挾持,直接把自己推到了群起而攻之的地步。

    因此,挾持天子能否令諸侯,我覺得要看以上三點,不知大家以如何?

  • 4 # 天且8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以大義而號令諸侯。從春秋齊國的尊王攘夷,到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打出太子扶蘇與項燕的旗號。再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奪取天下民心。在曹操稱魏王而與荀彧決裂來看。當時天下人心依舊思漢。漢四百載,天下歸統。就像春秋時期天下雖然大亂,但是人心思治,所以孔子感念周朝。

    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用天下大義民心去壓迫諸侯的野心。

    這是典型的陽謀。諸侯知道曹操以天子的名義號令天下但不得不聽。即使心裡不屑但表明上不敢撕破臉。你不服漢朝天子令,那你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老百姓就會看到你的不義。不義就不信,沒有誠信,人民還會跟隨你嗎?政治上的人心爭奪非常微妙。所以大旗舉起,就決定了人心的走向。

    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如此的可為。高層知道曹操名為漢臣,實為不臣之權臣。但是老百姓信任漢家朝堂,為之奈何啊。

  • 5 # 蛋疼的歷史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說法,出自《後漢書·袁紹傳》,原文為:“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意思是指挾制皇帝,以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制霸天下前至關重要的一步,而這一方針,又是如何制定,又對整個三國曆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當時的形勢。

    東漢末年,董卓作亂,洗劫了洛陽,廢除漢少帝劉辯,擁立劉協為漢獻帝,遷入長安,其實也就是挾持。

    不久之後,王允對董卓施展美人計,讓其與呂布反目,被呂布斬殺,漢獻帝又落入王允掌控中。

    把守汜水關的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得知董卓被殺,心知不妙,連夜派人到長安上表求赦,而把持朝政的王允對這兩人恨之入骨,不肯赦免。

    這可把李傕,郭汜逼入了絕境,而此時謀士賈詡出謀,讓二人率軍殺入長安,以替董卓報仇為名,斬殺了王允。

    投入王允賬下的呂布出兵征討,卻不敵李傕,郭汜以及董卓餘黨內外夾擊,最後落荒而逃,漢獻帝落入李傕,郭汜之手。

    李傕自封為大司馬,郭汜自封為大將軍,飛揚跋息,滿朝文武雖敢怒不敢言,太尉楊彪此時獻計於漢獻帝,謊告郭汜妻,其夫與李傕妻關係暖昧,郭汜妻信以為真,最終讓李傕和郭汜反目成仇,兩人各率大軍在長安城內火拼,殃及皇室。

    楊奉、董承二將趁亂護送漢獻帝東行,李傕和郭汜見漢獻帝逃走,一路追擊漢獻帝,御駕一路輾轉涉險,趕往洛陽,怎奈追兵已大軍殺至,漢獻帝以為難逃一死。

    而在此前,曹操賬下一謀士毛玠,向曹操獻計: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而曹操賬下許多謀士皆不贊同此法,荀彧和程昱二人卻堅定的支援。曹操當機立斷,採納的毛玠的建議,立馬出兵救駕,在漢獻帝無路可走的形勢下,擊敗李傕,郭汜聯軍,漢獻帝成功避入洛陽。

    之後曹操藉口洛陽被董卓洗劫,無糧草供應,講漢獻帝接往許昌,從此漢獻帝遷都許昌,年號建安,曹操走上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制霸天下之路。

    而面對同樣的局勢,北方袁紹賬下的謀士也曾獻計,勸諫袁紹迎奉天子,按沮授的說法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田豐也贊同:挾天子以令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而袁紹賬下其他謀士很多也持反對態度,理由是: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意思是,如果把皇帝弄到身邊,天天需要向皇帝請示彙報,實在麻煩。聽皇帝的吧,我們實在沒分量;不聽皇帝的吧,又是在違抗君命。處理不當,就會進退兩難,實在不是個好點子。袁紹認證思考之後,最終打消了迎奉天子的想法。

    從以上可看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非曹操一人之所想,當時情形之下,能人志士不謀而合。

    那麼,挾天子,真的可以令諸侯麼?

    漢朝末年,雖然皇室已喪失了對天下的掌控,是個不折不扣的空架子,天下群雄並起,涿鹿中原。

    但是漢朝統治多年,皇權思想根深蒂固,一個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面對一個失了天下的皇帝,仍然不敢有不臣之心。

    中國自古就有師出有名的思想底線,而大量史實也說明了師出無名,往往下場悽慘。所以舉兵之人,必然會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劉備起事,也是已皇叔之名,復興漢室之義,方成三國鼎立之勢。

    而挾天子之計,對外君臣相稱,以蕩平天下,恢復漢室江山之主張,號令各方諸侯,不論從氣勢還是正統思想下的道德觀點上看,穩穩的力壓各路諸侯,讓膽小謹慎者不敢造次,勢大者,也不得不考慮莽撞行事後面臨的道德廉恥和人心向背的雙重碾壓。

  • 6 # TheOnlyMiracle

    那不一定,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特點,但共同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同程度的中央集權,天子是能號令諸侯,但即使你挾了天子,自身實力卻不夠雄厚,那你便不可能號令諸侯,諸侯會擁兵自立。所以,就一句話,最終靠的還是實力!

  • 7 # 至尊寶5658521

    原指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因為當時是後漢,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個名協的天子即劉協去命令別人。

  • 8 # 婉若游龍18375775

    天子只是一個象徵,有勢力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古代戰爭講究出師有名!古人受儒家思想太深,講究的是君君臣臣!俗話講就是面子名聲!

  • 9 # 影視小盒

    我並不認為挾天子一定可以令諸侯,無論是什麼樣的歷史時期,天子已經被人所脅迫了顯然這個國家已經開始動盪了,中國古代社會基於社會形式和專制制度的性質每到亂世必有軍閥(當然像清滅明這樣滅國的戰爭就不存在挾天子的問題了)軍閥的地方實力有時並不比中央的差,甚至更強。所以我說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不一定 ,但是挾天子為的是要有所謂政治的絕對正確性,中國古代社會天子皇帝一定是對的無論說什麼都是對的,挾天子之人控制了天子對於他而言他的戰爭都可以名曰討伐逆賊,都是承天意。這就叫師出有名,這在中國很重要。

    歷史上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曹操了,其餘的不說,我認為他與袁紹的戰爭這種政治的絕對性幫助了很大程度,以少勝多擊潰袁紹。當然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挾天子絕對極大程度上幫助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古代預謀篡逆者時機不夠時所必經之路。

  • 10 # 沉墨I方之城

    這就要看挾的是個什麼樣的天子,更要看你有沒有那個實力,畢竟天子能讓你挾,而不服者是需要你動手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出處就從曹操這兒來的,所以必須要講講。曹操做得最為明智的選擇就是聽從董昭的計謀,從董卓餘黨手裡迎回了天子漢獻帝,這是一招非常高明的政治棋。於是曹操就可以順理成章的作為大漢的丞相行天下事。

    皇帝在手,無論是做什麼決定都會是師出有名的,比如討伐公孫瓚,討伐孫權等,都會天子下詔進行討伐,甚至可以直接下詔命令其他諸侯合力討伐。比如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借天子下詔天下諸侯共伐之。

    皇帝在手上,做事情都很方便,畢竟皇帝在當時還是天下共主,大家都承認自己是漢臣,既然是漢臣,天子詔書不得不奉,雖然知道就是曹阿瞞自己寫的,那也沒辦法,誰讓皇帝在他手上呢。

    誰要不服,曹操是有那個實力進行討伐的,他既佔有政治的優勢,既有軍事的優勢,所以幾乎反對者都沒什麼好下場,比如公孫瓚,比如袁術等。

    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要看自己的實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蔬菜基本不會使用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