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子吃小魚
-
2 # 股市每日必讀
通俗的講:
你有一筆欠人家的錢,明天就要還。
而你這個月的工資得到月底才能發下來。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如果財務狀況良好,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儲備資金來緩解還款壓力,那麼也最多算是短暫的財務危機而已;可是,如果平臺沒錢,還不了呢?部分平臺就會將爪子伸向新的投資者,釋出新標來募集資金,再用募集的資金去償還已到期專案的待還本息,一旦這種模式不能及時依靠正向資金流來解決,就會形成長期滾雪球模式,即“龐氏騙局”。
當然,這是在平臺被動的情況下發生的期限錯配行為。實際上,一些跑路平臺或問題平臺在專案發行初期就有著期限錯配的嫌疑。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時間拆標下的期限錯配行為
這種情況涉及到拆標(包括金額拆標和時間拆標),期限錯配風險主要是源於時間拆標,舉個例子,將借款期限本應該為12個月的標的專案,拆分為兩個6個月期限的專案錯開來分別發行,然後用第2個標的募集的資金去支付第一個的到期本息;一年後,借款人到期還款,平臺支付第二個標的到期本息。
短期標投長期專案
一些P2P平臺會在其平臺上釋出多個不同起止時間、且期限較短的標的,以較好的流動性和高收益吸引投資者,同時,再將募集到的資金投入到長期借款專案之中,單個標的到期後,就依靠後一個未到期標的所募集的本金來償還已到期標的的本息,依次輪迴,直到實際長期借款專案到期,平臺收回本息,償還最後待還標的本息。
起始時間錯配
即標的專案的募集時間與實際借款人借款時間不一致。比如,為保證資金到位,借款者本需要在3月份用錢,可是該專案的募集從當年1月份就已經開始了。期間兩個月的空檔期,投資者的資金處平臺控制之下,其中就隱藏了資金挪用風險。
期限錯配是指如果風險緩釋的期限比當前的風險暴露的期限短,則產生期限錯配。如有期限錯配且風險緩釋的剩餘期限不到一年,則不承認風險緩釋在資本要求上的作用。英文對應詞條“maturity mismatch”,“maturity"即”成熟“,在金融範疇則引申為”到期“的意思(債務到期,該還錢了或者該收錢了),"mismatch"即”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