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痛點歷史

    從古至今學校的稱呼有:校,序,庠,學,國子監等名稱。夏時稱為“校”,商時稱為“序”,周時稱為“庠”。

    “庠”字最早記載為商代

    “庠生”做為詞出現於元代,柯丹邱《荊釵記·會講》:“家無囊橐,忝列庠生之數。

    有很多記載說“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但是最早文字記載應該是在元代,可能是盛行於明清。

  • 2 # 讀春秋思無忌

    1. 庠出現的最早的朝代當為周朝。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以為國家需要開辦庠、序、學、校以教育人民。所謂庠,就是培養;所謂校,就是教導;所謂序,就是有秩序地陳述。夏朝時叫校,殷商朝時叫序,周朝時叫庠;這個‘學’是三代共同都有的,都是用來教育人民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

    2. 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

    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特別以書、數為主。

    根據《周禮》建制,周代王城和諸侯國都的近郊為鄉,設家、比、閭、族、黨、州等6 鄉,遠郊為野,設家、鄰、裡、酇、縣等6 遂。居住在6 鄉的平民,叫做華人,多為士或庶人,他們的子弟有進入鄉學受教育的權利。而居住在6 遂的都是奴隸,也叫做野人,6 遂不設學校,因此,奴隸的子弟是被剝奪了受教育權。

    3. 到明清之時,庠生為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

    取得生員資格需要經過童試,院試合格者才能稱為生員,也稱為秀才,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秀才進入縣、儒學讀書後稱"生員",因為學校叫庠,故又被稱為"庠生" 。

    考取生員,只不過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選拔部分生員為貢生,他們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期滿出貢,可充任縣官或教職。另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科考列一、二等者,才能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朝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4. 結語: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庠”一詞最早出現於周朝,庠生為天子或諸侯,或者為士或庶人,也即是貴族子弟;而到了明清,庠生特指透過院試的秀才,寒門弟子透過苦學也有機會踏上仕途。不難發現,隨著時代的前進,人才的選拔不再是貴族的專利,公平的科考制度為眾多寒門弟子打開了升遷之門。所以,范進中舉現象便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吃燒烤是不是真的容易發胖?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