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申江媽媽
-
2 # 若如初見2
水是可以隔氧的,可以避免餈粑乾裂同時不易質變。我們還有一個說法,一定要用臘月的水浸泡才更好,所以我們那邊的餈粑都只在臘月才製作的。
-
3 # 構洞潘啟智
過年打餈粑是一種傳統習俗。糯米蒸熟後,放到石槽裡或木槽裡用石錘木錘反覆擊打搗成泥狀,然後用手摘取製成不同形狀。打餈粑是一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不會打的人很吃力。在效率至上的今天,當然選擇機器製作了。但是很多老人家不認可機器製作的餈粑,認為機器製作的餈粑沒有沒有經過反覆摔打,缺少韌性粘性,同時儲存的時間也會縮短。
餈粑熱的時候是軟的,冷卻完成之是硬的,這是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學到了這個物理知識了吧,跟我們一樣,夏長高一點,冬天矮一點。謬論,沒有經過科學考證的,博君一笑而矣。
餈粑其實相當於現在的“泡麵”。
以前沒有冰箱之類儲存條件,餈粑由於易攜帶、方便煮食和可以長期儲存,一直流存民間,被廣泛食用。去坡上幹農活,冷天燒堆火,就在火旁一烤就可以食用了,配上我們自制的醃魚或是豆腐乳,就成了美味。小時候,過年走親訪友的時候,都是會帶上幾塊餈粑加上一點糖就是進門禮了。
餈粑由於內含大量水份,如果直接和空氣接觸存放,會很快因為失水而被風乾,開裂,變得無法食用。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也許是當初一個調皮的小孩,不小心將一塊餈粑丟到了水裡,結果發現好幾天都沒有變壞。然後老人家就總結經驗,將餈粑放到水裡,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
為什麼餈粑在水時可以儲存更長時間呢?
1、達到隔絕空氣,保持水份的目的,防止乾燥開裂。
餈粑打好之後,要先在室內讓其自然揮發水分以及充分定型。視其具體情況,就可以將餈粑放到裝有水的桶裡,如果是瓷缸更好。
2、水中的細菌比較少,不容易變質腐敗。不過如果泡得時間太長了,還是可能變質的。
適當換水,若氣溫在10℃以上,應每隔一週左右,換水漂洗餈粑一次。同時要注意乾淨衛生,防止汙染。從缸壇中取餈粑時,最好用乾淨的工具夾取,不直接用手去撈。
3、水溫比室溫更低,同時水溫比較穩定,給餈粑一個合適的儲存空間,可以達到類似冰箱的降溫作用。冬天氣溫低,水溫更低,只要勤換水,可以儲存很長時間。記得小時候,過後之後,兩三個月以後還可以吃到餈粑,隨大人去坡上做農活,累了就直接燒火烤熟,就可以食用,方便快捷,可以講是那時候的“泡麵”。
我是黔東南非典型農民,專業胡說八道講述農村的人與事,敬請關注,共同支援農村的發展。
回覆列表
餈粑不放水中,表面風乾開裂慢慢的就變粉狀,不能利於取食;再有就是直接暴露外面容易接觸細菌易發黴。餈粑放水中,第一隔絕空氣中的黴菌可放置久點;第二放水中表面保持溼潤不易開裂。不過放餈粑的水兩天換一次,不然水變質發臭餈粑也就完完了,就一個字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