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隆中對
-
2 # 明莊趣談
我認為古代打仗怎樣做到不傷害自己人,答案是不可能不誤傷,那麼多人混在一起,肯定會有誤傷,或者誤殺,但是領導者門也會想到這個問題,所以只能用簡單的方法減少誤傷!
1、首先是頭盔,頭巾。古代起義打仗,頭盔肯定是不同的,但是隻有正式官軍精兵有頭盔,其他基本上都是頭巾,通常以黃,紅等比較顯眼的顏色作為頭巾,起到好辨認的目的,比如三國有黃巾軍,隋唐義軍,李自成大軍,洪秀全太平天國義軍的頭巾什麼顏色都有!
2、服裝,軍服是最明顯的辨別方式,顏色,鎧甲尺寸,鎧甲款式都能分辨敵軍還是我軍。
3、武器裝備,上戰場不同的大軍拿的武器都不一樣,還有不同的軍種拿的武器也不一樣,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都有。比如說紅纓槍,紅纓槍槍上的紅纓可以做區別。
4、如果距離敵人遠分不清是敵是友怎麼辦,別慌,古代有旗語,各路大軍都有自己的旗語,同方友軍都能分辨。沒旗子就用手。總之,古人肯定有好多分辨敵我雙方的方法,但是如果說完全沒有誤傷,我感覺是不可能的。
古代戰爭多為平原作戰,進入戰鬥以後,敵我雙方往往戰作一團,如果沒有合理的方式,友軍之圍在所難免,那麼古代人是怎麼避免現場誤傷的呢?
1,服裝。透過軍服來辨別敵我是最為便利的方法,同樣的軍服可以提高士兵的凝聚力和團結精神,在作戰時更可以避免友軍傷害。比如西漢末年的赤眉軍,東漢末年的黃巾軍,前者化紅色眉毛,後者頭戴黃色頭巾。
不過這個方法往往會被針對,比如抗戰時期,經常就會出現中日軍隊穿敵方軍服發動奇襲的事情。
但是古代作戰多為大集團作戰,如果用這樣的詭計,不僅不會提高戰鬥力,反而會導致軍隊作戰猶豫不決,因為無法在混亂中確認面前的人是敵是友。
2,軍旗。古代戰爭,軍旗不僅有標明將領所在的作用,而且可以為軍隊指明戰鬥方向。士兵們一般跟隨軍旗,就不會出現迷失方向的情況。
這一方法的弊端在於,一旦軍旗倒下,對軍隊的戰鬥力和作戰意志打擊極大,往往軍旗前腳倒下,軍隊後腳就做鳥獸散。
3,列陣。在固定的陣型下,每個士兵各司其職,整個軍隊就跟一臺機器一樣執行有序,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很少出現友軍傷害。
但是陣型的展開需要大量的訓練,不適用於較為年輕的新兵營。而且戰鬥時,一旦陣型被衝破,軍隊渙散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4,同鄉。清朝後期出現的鄉勇,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軍隊中計程車兵多為同鄉,平日裡就多有走動,自然互相熟識。同鄉一同作戰,士氣也往往更加高漲。
5,抬射。這個是針對弓弩兵而言的。古代戰爭中,弓弩手除了守城和伏擊時會平射,平原作戰多為抬射,即把攻擊角度抬起四十五度角,讓弓箭的覆蓋範圍越過友方軍隊,直接打擊敵軍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