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墨樵
-
2 # 既然青春留不住ZY
《桃花扇》是一部表現亡國之痛的歷史劇。作者將明末侯方域與秦淮豔姬李香君的悲歡離合同南明弘光朝的興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劇的結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傳統模式,男女之情與興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昇華。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歷史真實的歷史劇,重大事件均屬真實,只在一些細節上作了藝術加工。以男女情事來寫國家興亡,是此劇的一大特色。該劇作問世三百餘年來長盛不衰,已經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劇種,頻頻上演。
《桃花扇》是清代傳奇(戲曲)的代表作品。由清代音著名戲劇家孔尚任編寫。
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又號岸堂,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四代孫。生於公元一六四八年(清世祖順治五年,)卒於公元一九一八年(清聖祖康熙五+七年)。
孔尚任少時讀書石門山中,由於家學淵源,聰慧博學,在康熙二十三年因御前講經而蒙受康熙帝賞識,特簡為“國子監博士”,並於康熙二十五年被派隨工部侍郎孫在豐前往淮揚治理河患。在此後幾年裡,他充分了解與感受到官場的黑暗腐敗與大眾百姓生活的貧困艱難。與此同時,孔尚仁也結識了一些前朝的故老遺民,並憑弔了許多南明遺蹟,故而使自己的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都得到了增強,發生了變化。
從康熙三十六年開始著筆,經過十年的慘淡經營,不斷的修改完善,加工潤色,三易其稿的傳奇劇本《桃花扇》終於脫稿完成。
《桃花扇》成功問世後,孔尚任譽滿文壇,名噪宇中,時人把他與《長生殿》的作者,戲劇大家洪昇相提並論,被稱作“南洪北孔”並駕齊驅。
傳奇《桃花扇》以明朝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準歌妓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描寫了南明朝庭亡國的歷史悲劇,展示了明清交替之際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歌頌了堅持民族氣節的主戰派史可法和下層人民百姓,對馬士英,阮大鉞一夥禍國秧民的民族敗類,作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充分表現出孔氏自己對民族矛盾的揭示及自我民族意識的覺性與嬗變。在完成這部優秀的戲劇作品後,孔氏即辭官罷職,歸隱林泉,與滿清統治者分道揚鑣,寧受清貧之苦,不再涉足官場半步。
雖然受歷史侷限性的影響,《桃花扇》劇中對統冶者有一定程度的美化,對農民起義也釆取了相對敵視的態度,但總體上的進步傾向還是貫穿劇中的主線,這是值得肯定的。我們不能以今天的立場觀點去評價衡量一位歷史人物,更不能否定和低估這部優秀戲劇作品的積極意義和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