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酉長夫人

    不是劉邦不想,而是劉邦不能,他該做的努力也做了,可身為帝王縱使權勢滔天也有很多無奈之舉。事情還得從戚夫人和劉邦所生的兒子劉如意說起。

    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其中跟呂雉生有一個兒子,叫劉盈。跟戚夫人也生有一個兒子,叫劉如意。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圍,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得了天下,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呂雉被封為皇后,劉盈則被立為太子。

    劉盈是一位善良懦弱的青年,一直隨著生母呂后住在長安皇宮裡面,父子感情比較疏遠。而劉如意卻始終和劉邦形影不離,他聰明乖巧、反應快、有決斷,深得劉邦喜歡疼愛。

    戚夫人又經常在床上給劉邦吹枕邊風,說呂后憎恨她們母子,一旦劉盈當了皇帝,她們母子就沒有活路了。

    於是劉邦決定改立劉如意為太子。首先將劉如意封為趙王,接著又授意一些大臣製造如意比劉盈更適合當太子的輿論。

    公元前197年,劉邦向文武大臣提出準備廢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動議。文武百官聽後驚訝萬分:太子怎麼能隨便廢立呢?何況太子劉盈品行端正忠厚賢良。

    這時御史大夫周昌首先起來極力反對。除了周昌外,其他重臣也反對廢立,劉邦只好作罷。

    那天呂后正躲在簾後偷聽,劉邦一提出來,她險些嚇昏過去,後來見眾人反對,才放下心來。

    這次廢立風波雖然過去了,但呂后清楚地知道,廢立太子的活動並沒有停止,她急急尋找下一步應對之策。

    首先她派她的兄弟呂釋之去找張良。張良考慮了很久,建議呂后請商山四皓來幫太子。

    所謂商山四皓是指四個有非凡智慧、卻厭惡劉邦傲慢無理,不願為劉邦效力而逃到商山隱居的四位80多歲的白髮老人。

    很快,呂后就按張良的說法重金聘請商山四皓下山,當了太子的賓客。

    公元前196年,駐安徽壽縣的淮南王英布叛反。

    訊息傳到長安,正值劉邦有病在身。戚夫人暗暗高興,立刻慫恿劉邦讓太子劉盈去平叛。她想英布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弱不禁風不諳軍事的劉盈怎麼會打仗,讓他去,不死亦敗,然後歸罪於他,還愁如意當不上太子?

    劉邦果然聽了戚夫人話,命令太子劉盈帶兵打英布。

    商山四皓聽到派太子劉盈去征伐英布的訊息後,連忙向呂后進言:“太子帶兵去打仗,有了功勞,還是太子;如果失敗,肯定要遭殃。請您直接告訴皇帝,就說我們的將軍都是和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人,現在叫太子去帶領他們,這不是叫羊去帶領狼嗎?他們怎麼能聽他的指揮!皇帝雖說身體不好,只要他去,就是在車上躺著,將軍們也不敢不賣力氣,一定能取勝。”

    呂后急忙找了劉邦,在他面前訴說了一番。劉邦聽後,沉思良久,恨恨地說:“這小子真是沒出息,這麼大了還不能為老子分憂,還得老子親自跑一趟。”

    於是漢高祖親率大軍東去,打敗了淮南軍,英布逃到江南,被長沙王吳臣暗殺,叛軍徹底鎮壓下去了。可是戰鬥中劉邦胸口也中了一箭。

    回朝後,劉邦的傷一直未好,心情憂鬱,總在想誰來做太子接替他。他覺得太子劉盈忠厚有餘,能力不足,趙王如意很像他自己,倒是能繼承他的事業。

    戚夫人也一再催劉邦快下決心,劉邦也幾次將這件事向大臣們提出,但總遭到大臣的反對,就連張良也不贊成。

    有一天,劉邦注意到了太子劉盈身邊的商山四皓,就問他們不是在商山隱居嗎為何又出山了。

    商山四皓回答說:“皇帝你傲慢瞧不起人,更瞧不起讀書人,老愛罵人。我們四位老朽,何苦到你跟前來捱罵呢?所以我們躲起來。現在我們聽到太子劉盈有愛心,有孝心,對人忠厚誠坦,恭敬而虛心,天下的人都樂意替他出力賣命,我們這才來到太子身邊,幫助他出出主意。”

    漢高祖聽了,嘆口氣說:“你們好好愛護太子吧。”說著低頭走了,邊走邊自言自語地叨唸著:“人心歸仁呀!人心歸仁呀!”可劉邦哪裡知道商山四皓是呂后用錢財金帛請來的專門對付劉邦和戚夫人的呀。

    漢高祖回到宮中,心想,如今大臣們都向著太子劉盈,隱士智叟也來輔助他,要是硬廢了太子劉盈,趙王如意必然更加孤立,也許連性命都保不住了。

    到了公元前195年4月,漢高祖劉邦駕崩了,太子劉盈順利地即了皇帝位,呂后則登上了皇太后的寶座。

    戚夫人與劉如意失去了靠山,不久便一一遭到呂后暗算,雙雙離開人間。

    劉邦精明一世,有經天緯地之才,可是身居高位,無奈竟大於權力帶來的自由,他最終沒能保護好最愛的女人和孩子。

    在那種情況下,他怎麼做才能給戚夫人和如意留條後路呢?他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

  • 2 # 稚舒筆談

    他當然留了,只不過戚夫人太蠢,把自己的路給斷了。

    劉邦留的活路在小兒子如意身上。我們可以看一下戚夫人受難的時間線。

    劉邦死後,做苦役口出怨言(子為王,母為虜),如意被召回如意被殺被做成人彘

    呂后憎恨戚夫人,可是劉邦死後卻沒有太殘忍的對待戚夫人,直到如意死後才把戚夫人做出人彘。

    只要如意活著,呂后就不敢殺戚夫人。

    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剛剛繼位,戚夫人的兒子如意被封為趙王。如果呂后殺了戚夫人,難保如意不會起兵為母報仇。

    只不過劉邦沒想到,戚夫人這麼蠢。居然唱“相距三千里,當使誰告汝”,以致於徹底激怒呂后。

    於是呂后派人召如意回長安。

    當然,如意身上也不是一個保障也沒有。如意有兩個保障:周昌、惠帝劉盈

    先說周昌,他是個剛直不怕死的人,又有恩於呂后。劉邦讓他做趙國相,就相當於把如意託付給他。當然他也不辜負劉邦的苦心,為如意擋回幾次傳召。

    可是呂后鐵了心要殺如意,最終如意還是回了長安。

    再說劉盈,劉盈是個寬仁的人。你看他的諡號“惠”就能知道。戚夫人雖然挑唆劉邦廢太子,可是如意還是個孩子,沒參與多少。

    這層保障不是劉邦指望的,但一定有作用。

    當然,這層保障也沒能保住如意。

    大概劉盈也想不到母親鐵了心要除掉如意。警惕了一個月之後,他把不願意早起的如意留下來睡懶覺。呂后抓住這個機會,毒死了如意。

    戚夫人的死,很大程度上要歸結於她的愚蠢。

  • 3 # 農夫說歷史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不久就陸續平定各方叛亂,在駕崩之前特地交代了國家丞相的人選,戚姬在劉邦駕崩之後遭到了呂雉的清算,不僅自己的兒子被毒死,戚姬本人被做成人彘,落得唏噓的下場,劉邦這麼喜歡戚姬怎麼沒有做一個妥善安排呢?到底有沒有為戚姬母子留後路呢?答案是有的。

    為什麼要給戚姬母子留後路?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

    說的是呂雉兒子的太子之位可能易主,而自己的恩寵也被戚姬取代,連見劉邦的次數也是少的可憐。劉邦與呂雉是結髮夫妻,劉邦能一路走過來,呂家人的貢獻也是不小的,至少比戚姬要大的多,如今到了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卻被戚姬插一槓子,再說呂雉的胸懷寬廣無疑自欺欺人。正是因為呂雉是劉邦的結髮之妻,對她的處事手段還是比較瞭解的,一旦自己年老現行故去,呂雉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事後呂雉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連太子之位都想換掉,除了說明戚姬很受劉邦寵愛之外,愛屋及烏是做好的解釋。

    劉邦為了戚姬母子留什麼樣的後路?堯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憚之。獨昌可。”高祖曰:“善。”

    說得是劉邦年邁之時鬱鬱寡歡,一位叫趙堯的大臣試探性問劉邦將來戚夫人與劉如意的處境,劉邦說了8個字:吾私憂之,不知所出。意思是自己也很擔憂,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趙堯為他推薦了周昌,劉邦聽後採納其建議。這周昌是什麼人?是沛縣時老班底非核心成員之一,他比較合適的原因是為人耿直,而且他在擁護呂雉兒子為太子之事有功勞,在朝廷內的地位與威望比較穩妥。那麼找到了可以保護戚姬母子的人選了,該怎麼做呢?讓劉如意就藩,周昌作為他藩地內的相國予以輔佐。這樣的安排似乎沒有穩妥了,但是前提是在自己的藩國之內,一旦回到京城,就缺少了全方位保護的可能。

    劉邦給戚姬母子的後路怎麼就被切斷了?呂后大怒,乃使人召趙相。趙相徵至長安,乃使人復召趙王。王來,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太后欲殺之,不得間。

    在劉邦駕崩後,呂雉想到要對戚姬母子動手,相國周昌一口回絕,其理由也比較直白:聽聞太后對戚姬母子怨憤很深,況且現在趙王生病了來不了!呂雉的做法是召見你們的趙王劉如意不來是吧?先把你召回京城問責一番,再召你們的趙王。見趙王劉如意還是沒來,呂雉則親自到霸上去迎接,這麼大的面子趙王還能不來?呂雉是狠角色,但是他兒子也就是劉盈,為人卻比較溫和仁慈,知道呂雉要動手除掉趙王劉如意,那就一起吃一起睡,想做到無死角的保護,可惜的是呂雉比較善於尋找機會,趙王還是被他下令毒殺,隨後戚姬也遭到了呂雉的酷刑被製成了“人彘”。劉邦生前想護戚姬母子周全,最後落得如此境地,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結語:對於戚姬而言,她生前的輝煌與榮耀來源於劉邦,她落到最後悲慘結局其實也是自找的,妄圖靠吹吹枕邊風扭轉乾坤,無疑是對呂雉底線的挑戰,不要說劉邦生前做好了隱祕的安排,即使下旨明確保護戚姬母子,以呂雉睚眥必報的做事手法,等待戚姬母子的絕對不會是安享晚年這樣的結局。

    相關史料:《史記·卷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 4 # 英雄少年66265076

    呂后在項羽囚牢裡飢寒當人質,劉邦小心謹慎的儲備力量打敗了項羽撈回了自己的夫人封為皇后。

    呂后受牢獄艱苦多年,衰老很多,無法讓劉邦和她一起夫妻生活,但是劉邦念恩,給呂后當皇后的職位。

    戚夫人年輕貌美,擅長歌舞,能給劉邦快樂的夫妻夜晚生活,呂后嫉妒難受的忍了很多年。

    子為王,母為虜。

    哪壺不開提哪壺,戚夫人乾的事情是用造謠打垮呂后扶持自己兒子登基當太后的路線,為自己扶持自己兒子登基當太后吸引大臣投票自己鋪好路線。

    呂后容忍的底線終於被戚夫人打破,呂后從多年容忍小三女人的原配變成了最毒婦人心的心態。不能讓戚夫人奪走自己兒子的帝位,把戚夫人手腳砍點泡罈子。這種刑法叫人彘。

    其實劉邦給戚夫人留過後路,早先戚夫人給劉邦吹枕頭風,劉邦隱忍不發,給戚夫人的兒子封為西漢趙隱王,讓戚夫人和她的兒子當個邊境王室貴族就行了。

  • 5 # 杉杉說歷史

    劉邦死後,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下場極其悲慘,那作為劉邦最寵愛的妃子,劉邦有沒有為戚夫人留條後路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戚夫人為何不得善終

    一、劉邦的疼愛

    自從戚夫人來到劉邦身邊以後,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這個戚夫人不僅膚白貌美,而且是能歌善舞善樂器,並且還是出類拔萃的那種。恰巧劉邦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玩樂器(那時候是不務正業),和戚夫人志趣相投,劉邦似乎找到了知音,於是和戚夫人是如膠似漆難捨難分。

    戚夫人獨享聖寵,卻不知此刻有多受寵,她就有多危險。她天真的以為劉邦會為她擺平一切。

    二、發動奪儲之爭

    戚夫人來到劉邦身邊的時候,劉邦已經50多歲了,兩人年齡差距很大。戚夫人進宮多年,大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假如劉邦有什麼不測,那麼她們孤兒寡母必然下場悲慘。而她在朝中也沒有任何勢力,於是她又一次天真的把賭注壓到了劉邦身上。

    她希望藉助劉邦的恩寵讓劉邦把太子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劉如意。

    於是她是常常在劉邦身邊哭訴,目的很明顯,希望劉邦把劉盈廢了,立劉如意為太子。

    戰爭一打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就看誰的段位高了。

    三、劉邦的做法

    劉邦得知這件事情之後,他其實心中也有這個想法,他非常疼愛劉如意,覺得劉如意最像他。

    但是劉邦有個缺點,第一不果斷,第二嘴太快。

    他找大臣們商量,沒想到遭到了周昌、張良、叔孫通等朝臣們的激烈反對。

    這個事情很快就被呂后知道了。呂后在經過短暫的恐慌之後立即採取了行動。

    她先是找到了周昌,跪謝周昌,周昌一看堂堂呂后竟能屈尊下跪,周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態度。

    緊接著聽取張良的建議,請到了當時頗有威望的“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劉盈。而這個“商山四皓”連劉邦都沒請來。

    劉邦一看這種情況,頓時感覺這事兒自己也無無力迴天了。那首《鴻鵠歌》更能反應出來此時劉邦的心情。

    《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這場戰役以呂后的完勝結束。但是事情還沒完。

    劉邦如何為戚夫人謀劃

    劉邦是知道呂后的性格的,於是他採取了一些行動來保護戚夫人和劉如意。

    第一、讓周昌做劉如意的國相

    為什麼呢?因為周昌跟劉邦是老鄉,深得劉邦的信賴,並且周昌有恩於呂后,呂后必然不會為難他,他覺得派周昌去保護劉如意是最佳的人選。

    但是,劉邦確實太天真了,臣始終是臣,君始終是君,能做君王者,始終是江山第一。

    劉邦死後,呂后上臺,就下了好幾道聖旨,讓劉如意進京。周昌阻止,但是沒用。呂后先把周昌叫回來,指責了一通。而後讓劉如意進京,劉如意安敢不從?

    第二、殺樊噲

    大家都知道,樊噲是劉邦的連襟,樊噲在鴻門宴上曾經救過劉邦一命,為何劉邦晚年還要派陳平去殺樊噲呢?

    因為劉邦聽說,樊噲與呂后勾結要害死劉如意。所以劉邦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不惜殺死他的救命恩人。

    不過最後陳平並沒有殺了樊噲,而是將他押回了長安。

    劉邦的遺憾

    雖然最終的結局沒有改變她們母子的命運,但是劉邦確實是想要保護她們的。也許劉邦沒想到自己御駕親征會受致命的箭傷,也許他還有別的計劃來不及實施。

    這將是劉邦最大的遺憾。

  • 6 # 汪十月

    劉邦哪有不給戚姬留後路啊,他心力交瘁,想破腦袋了,就是為了戚姬和劉如意的後路,劉邦都險些死不瞑目。

    劉邦身體日漸衰弱的時候,很是為戚姬的將來擔心,於是多次提出廢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張良、叔孫通等人死保太子,呂雉又請來劉邦請不到的商山四皓給劉盈壯勢。劉邦感覺到劉盈羽翼已豐,才打消了念頭。

    太子換不了,傷心的他和戚姬邊唱邊哭.....

    後來劉邦又特意派對呂雉母子都有恩情的周昌去做劉如意的相國,保護他。還在《手敕太子文》中囑託劉盈,如意還小,你可一定要保護好他啊,不然我可是死不瞑目了啊!病的頭昏腦漲時,只是聽人說樊噲和呂雉母子勾結,將來會殺戚姬母子,就把樊噲給斬了!

    劉邦不是一個昏君,所以他不可能什麼都不顧,就為了一個女人直接殺了呂雉和劉盈,而且劉盈也是劉邦的兒子,他也沒做錯什麼,不能因為不像老子就不無辜了吧!呂雉也是他的老婆啊,就算日久生厭,也不至於毫無感情!

    所以劉邦為戚姬母子所做的一切對於呂雉母子而言都是留有餘地的,而戚姬那麼慘的主要原因是劉邦低估了呂雉的惡毒和她多年來對戚姬的怨恨!

  • 7 # 減水書生

    劉邦不可能什麼都算到,即便什麼都算到,也不可能什麼都綢繆到。因為劉邦不是神仙,他只能算到某個人能做事,但算不到這個人會怎麼做事;他只能算對選擇題,但算不了解答題。

    1.劉邦能算到誰當丞相、誰主政,但算不到死後的朝堂格局

    呂后床前問政,劉邦的答覆是蕭相國之後就曹參、曹參之後就王陵和陳平,周勃是個粗人但安定劉氏江山必須是他,所以可為太尉。

    呂后還想再問,劉邦就回答不出來了。對於身後之事,他只能算到這裡。連周勃能當上丞相,他都算不到。

    原因是劉邦對功勳集團的幾個核心人物瞭如指掌,他知道誰可以、誰不可以,他做的是選擇題。

    但是,這些人執政後會怎麼玩,劉邦就算不到了,因為這是解答題。這幾個人對於大漢江山沒問題,都是個頂個的好手。但是對於劉氏皇族的保護、對於外戚勢力的牽制,特別是對呂后,他們全部束手無策。

    以後的大漢朝堂竟是呂后徹底掌權,這是劉邦算不到的。而且呂后掌權後,大肆屠戮劉氏子嗣,也是劉邦算不到的。

    2.戚夫人很慘,劉邦的那些兒子們也慘,劉邦統統算不到

    劉如意,戚夫人的兒子,被呂后毒死;劉友,劉邦第六子,被呂后餓死;劉恢,劉邦第五子,被逼得自殺;劉建,劉邦第八子,算是善終、病死了,他劉建的兒子卻被呂后殺了。齊王劉肥,劉邦的庶長子,差點兒被殺。甚至,劉邦的嫡長子、呂后的親兒子,漢惠帝劉盈,也被呂后嚇得抑鬱而死。

    這些都是劉邦算不到的。連親骨肉的悲慘遭遇,劉邦都算不到,就更不要說戚夫人的命運了。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劉邦沒能算到大漢朝堂會成為呂后及外戚一家獨大的格局,更沒有算到呂后的權力手腕比自己還厲害。

    呂后不僅鎮住了彪悍的功勳集團,而且把這些人制得服服帖帖。這些人可能不怕劉邦,但統統怕呂后。這可能是劉邦真心算不到的。

    3.即便算到戚夫人的命運,劉邦能給他安排後路嗎

    劉邦給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安排了後路。具體就是劉如意出鎮趙國,強臣周昌擔任趙相。

    周昌原為御史大夫,朝堂三公,副丞相,如果再升一步就是政府領袖、帝國丞相。但是,劉邦卻把他派到了趙國,當一個諸侯國相,這地位不知道下降了多少級。原因就是劉邦在為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安排後路。

    而且周昌確實發揮了作用,屢次阻止劉如意去長安朝拜。但是,呂后鍥而不捨,硬是先把周昌召到長安,然後再派人強召劉如意入長安,最後在宮中毒死劉如意。所以,劉邦即便算到了,也保護不了。

    但是,劉邦沒有給戚夫人安排後路,真得沒有安排。如果劉邦給戚夫人安排後路,就應該讓戚夫人跟兒子一起出鎮趙國,遠離呂后。

    劉邦不是傻子。之所以不能這樣設計,就是他根本就沒打算給戚夫人安排後路,甚至也沒有能力安排了。

    劉邦也知道呂后是殺伐果斷鐵娘子,而且報復心極強。戚夫人和劉如意一起出鎮趙國,呂后很可能把這母子二人一起幹掉。所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那就舍魚而保熊掌吧,畢竟劉如意是親兒子,而且差點兒被立為太子。至於其母戚夫人,劉邦就顧及不得了。但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劉邦誰也沒能保護住。

  • 8 # 平安讀歷史

    在中國的古代的後宮爭寵可謂是相當常見的事情,最後很多爭寵都引發了非常嚴重的問題,流血事件可謂是層出不窮。其中最慘的莫過於漢朝初年的戚夫人,戚夫人當時是劉邦的寵妃,劉邦也想方設法想讓戚夫人母子免於危難,但是可惜最終還是攻敗垂成。

    當時最好的辦法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將來接劉邦的皇位,這樣戚夫人母子自然不會有後來的苦難。但是,這一行為自然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首先以呂后為首的呂氏家族當時有相當強大的實力,呂后的大哥呂澤有兵權,而樊噲作為劉邦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同時也是呂后的妹夫。如果劉邦只是單純的寵愛戚夫人的話,呂后還能忍,但是要廢掉呂后兒子的太子之位,那就是要她的命,他們呂氏家族肯定會起來和劉邦拼命的。

    此時呂氏家族為代表的外感系在朝廷裡已經根深蒂固,有相當強的強大的實力,所以劉邦不得不有所顧忌。此外廢長立幼這種事情是違反古代禮法的,嚴重的話會使國家遭遇災難,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秦二世胡亥。因此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呂后母子的事情了,而是整個朝廷的事情了,所以朝中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劉邦這樣幹。張良去請商山四皓來給呂后母子站臺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其他很多大臣估計也都表明過自己的立場,反對劉邦廢長立幼。事情到了這種地步了,劉邦最後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夠屈服。

    劉邦在謀求立幼子如意為太子不成功之後,事實上戚夫人母子的慘劇就已經註定了。不過即使是在這個時候,劉邦也是在盡全力安排好戚夫人母子,儘量使他們不遭呂后的毒手。首先他一再叮囑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弟弟如意。要說劉盈雖然是呂后所生,但他為人還是算不錯的,遠遠沒有呂后那麼狠毒。在呂后將要對趙王如意動手的時候,他也一再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來保護弟弟如意。只不過是胳膊扭不過大腿,最終趙王如意還是被呂后給殘忍的毒死。

    劉邦封如意為趙王,趙國是當時實力比較強大的諸侯王。同時劉邦又懇求老臣周昌出任趙國相,輔佐趙王如意。周昌是當時的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德高望重,即使是呂后也要讓其三分。劉邦自以為做了這麼多佈置之後,可以保戚夫人母子安全。周昌和劉盈也確實受漢高祖之託,努力在保護戚夫人母子。但是劉邦死後,呂后掌握了大權,劉邦再強,畢竟死人是鬥不過活人的。除非劉邦能夠復生,才能夠制止呂后,否則的話劉盈和周昌他們雖然偶爾一次能夠護住他們,但不可能一直護住他們,最終他們還是遭了呂后的毒手。

    戚夫人母子最後有這樣的慘劇,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是劉邦最寵愛的人。呂后作為正妻,和得寵的小妾雙方有矛盾是自然的,這不只是在宮廷,其實在一般家庭也非常的常見。如果戚夫人不得寵,自然就不會有事,例如漢文帝的母親薄姬就是這樣,她也是被劉邦臨幸後生下了兒子劉恆。但是薄姬母子一直都是處於邊緣的人物,並不怎麼得寵,所以自然不會受到呂后的關注。而後來劉恆長大之後,被封為代王,封地在邊遠的北方,遠離朝廷,所以朝廷的鬥爭並沒有波及到他們。最後劉恆在呂氏集團被誅殺之後,天上掉餡餅,還意外地撿了一個皇位,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文帝。

    所以劉邦生前不是沒有給戚夫人想後路,而是一再竭盡全力想辦法能夠保護戚夫人母子免於遭毒手。樊哈那麼重要的人物,只不過一時嘴快,說了要殺戚夫人母子,劉邦都要殺他以絕後患。還有估計當時漢朝很多有權力有地位的人物,因為戚夫人當時受劉邦的寵愛,所以都和戚夫人交好。這麼多人估計當時都在劉邦面前表現的非常的好,似乎是一旦戚夫人母子有難,他們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也給了劉邦一種錯覺,就是戚夫人當時也擁有了比較強大的勢力,即使在劉邦死後,戚夫人也可以用這些勢力來對抗呂后。而呂后也許礙於戚夫人已經擁有的強大的實力,最後只好忍著不動手。只能說明劉邦想的太天真了,那些人交好戚夫夫人,是因為劉邦,劉邦死後,那些人也不可能冒著得罪呂后的風險去幫戚夫人。

    再就是之前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呂后那麼有權並且狠毒的女人,所以劉邦還心存僥倖認為呂后不會做得太過。也許她會報復戚夫人,但是不會做的太過分。只不過沒有想到呂后後來的所作所為可謂是非常的狠毒,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所以後來漢景帝雖然非常寵愛慄姬,準備立她為皇后,但是館陶公主進饞言說慄姬有可能在漢景帝死後,對他的妃子不利,戚夫人的慘劇有可能重演,漢景帝就打消了這些念頭,並且把慄姬的兒子的太子之位給廢了。

  • 9 # 明離子

    劉邦精明一世,晚年精明的他更是不可能看不出呂后的野心。

    而戚夫人,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配合劉邦做了一件錯誤的事。她是在賭,確切的說,是劉邦逼著她賭的,一個勝算不大卻收益甚豐的賭注。

    有人說戚夫人是作死的,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廢太子是劉邦提的,以他的精明,絕對不會因為戚夫人的枕頭風就要輕易改變自己的身後事。

    但劉邦知道敗局已定時,並非毫無作為,史料中有多處記載劉邦為保護戚夫人和劉如意做的努力,比如告誡劉盈,善待戚氏母子;殺樊噲事件,就是因為得到訊息稱樊噲欲殺戚夫人母子,因為樊噲娶的是呂后的妹妹,被劉邦自然劃成呂氏一黨;再比如他把部分兵權分給了親戚氏的將領手中,其實都是為戚夫人和劉如意在自己死後,呂后不能輕舉妄動。

    劉邦想到過戚夫人必死無疑,但沒想到的是死的如此之慘。

  • 10 # Mer86

    呂后跟劉邦很難說有什麼感情,因為她嫁給劉邦,只是因呂太公覺得劉邦膽子很大,將來前途無量,必成大器,才單方面做主,把她嫁給了劉邦。

    嫁過門後,呂后發現劉邦家裡很窮,可謂是家徒四壁。並且最糟心的是,劉邦居然還有一個私生子。

    像這種情況,現代女性估計早離了,誰願意跟這樣的男人過?不過呂后心理素質強,她忍住了,在家裡任勞任怨,勤儉持家,既當劉家的保姆,又當私生子劉肥的後媽。而且由於劉邦在傢什麼活都不幹,所以種田、砍柴之類的苦活、累活,也都是呂后在幹。

    時間來到公元前210年,劉邦犯了法,偷偷跑路了。官府抓不到劉邦,就把呂后抓起來一頓拷打。在獄中的呂后天天被羞辱,反覆被折磨。一直到一年多後,官府亂了,才終於出獄。

    應該說到這裡,一般人早在不想在這個家裡待了。畢竟秦漢時代,民風開放,女人還沒像後來兩宋時代那樣受非人的道德桎梏,想離家還是可以離的。比如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就是生了女兒後才嫁給漢景帝的。

    不過,呂后出獄之後並沒走,他還是回到劉家繼續恪守賢兒媳和良母的角色,把劉太公和劉邦的三個孩子都照顧的非常好。

    又過了三年,劉邦做了義軍頭目,並且還越做越大,帶著一群人推翻了秦朝。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大軍閥之一。呂后的苦日子貌似是要到頭了。然而,由於劉邦在滅秦的過程中,認識了戚夫人,寵愛的很。所以三年沒回家的劉邦,直接就忘了家裡還有一個黃臉婆的存在。

    這個做人質的過程中,呂后吃夠了苦,中間還差點被項羽給煮了,而劉邦壓根就不管呂后的死活。

    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漢議和,被扣了兩年多的呂后終於被放回。此時的呂后,也終於應了呂太公的話,過上了富貴的生活。

    然而,不回來還好,回來之後更氣人。當時的劉邦只寵幸的戚夫人,對呂后這個黃臉婆根本看不上眼,對劉盈也看不上眼。

    要說劉邦只冷落呂后,呂后都還能忍。畢竟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呂后習慣了。並且呂后也不是吃素的,她也養了一個老相好審食其玩。劉邦與呂后各玩各的。

    但是劉邦想廢掉劉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這就讓呂后無法忍受了。

    所以當劉邦想把財產給劉如意時,這就觸犯了呂后的忍耐底線。呂后會自問——憑什麼吃苦的都是自己?憑什麼自己要被犧牲?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造了什麼孽?要被劉邦這麼糟踐?

    此時的呂后,她不能拿劉邦撒氣,但她可以拿劉如意撒氣,也可以拿戚夫人撒氣。

    因而從呂后的人生經歷可以看出,她只要比劉邦活的久,她必然會報復戚夫人。其實她也不是恨戚夫人,她只是恨劉邦。但是她不能否定劉邦,因為劉邦是她權力合法性的來源,所以她就只能拿戚夫人和劉如意洩憤。

    可能有人會問,劉邦既然要扶持劉如意,他為什麼不殺了呂后呢?

    這個問題,我覺得劉邦不是沒考慮過。只是當時的時勢不允許他這麼幹。因為漢初的政治勢力有五大派,除了藩王系、功臣系,勢力最大的就是以呂后為代表的外戚系。當時不僅呂家有一定勢力,如呂后的大哥呂澤有兵權,就連功臣系的很多人,比如樊噲等人與呂后也有聯絡。

    外戚系已經坐大,劉邦想剷除呂后,談何容易哦?其實劉邦臨死前派陳平去殺樊噲,就是他想削弱外戚系的一種表現。

    也就是說,劉邦到死,也沒有徹底擺平漢初各派勢力對皇權的威脅。在呂后被放回來的那一刻起,劉邦就無法撼動她的地位了。

    總的來說,戚夫人的死,歸到底就是劉邦造的孽。他明知道呂后的貢獻,明知道呂后的背後有強大勢力支援,而戚夫人只是孤家寡女,背後沒有龐大的家族撐腰,根本無法與呂后鬥,卻還要拿廢劉盈這種事情挑戰呂后的忍耐底線,給戚夫人挖坑。這完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從劉邦的行為來看,我覺得劉邦其實也不愛戚夫人,他只是好色,再加上老糊塗了,經不過戚夫人在自己耳邊吹枕邊風,一時頭腦發熱而已。如果他真的把戚夫人的死活放在心裡,他就不會讓換太子這種事情發生。因為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劉邦又不能在呂后和戚夫人之間做一個二選一的決定,那戚夫人就只能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白酒,酒量多少算一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