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寶英

    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讓孩子心裡有陰影,容易自卑,各種事情特別偏執,爭取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這樣孩子才有愛!

  • 2 # 粘成團生活記

    這個問題其實需要從心理學原生家庭的概念說起。

    原生家庭的父母指的是誰?心理學意義上的原生家庭父母指的是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陪伴和撫養自己長大的那個撫養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己的父母就是原生家庭的父母,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原生家庭的父母可能是由養父母,繼父母,或者是撫養自己長大的姑姑,伯伯,舅舅,阿姨,等成年親屬來擔任。

    再來看題主的問題,父母不和爭執多多,也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作為一個家庭的整體,有時候會用不成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應對焦慮的方式。我們經常看到,在父母之間,當他們碰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會慢慢知道,有些事情是有底線的,相互是不能開誠不公的談出來的,只要觸及了這個底線,肯定就會鬧脾氣傷感情。那怎麼解決這類難題呢?通常是,一方或者雙方都需要尋求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同情和支援,而這時候就更會把孩子也牽扯進衝突中來,以爭取得到孩子對自己的最有力的支援和幫助。在現實中,更為經常出現的是,當妻子作為母親是更容易和孩子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她會以弱者的姿態,要求孩子和她一起去鬥爭丈夫,去攻擊丈夫,來維護自己。但這樣一來,一方面丈夫已然被妻子攻擊,他就不會主動去緩解和妻子的矛盾;另一方面,丈夫看到被自己的孩子攻擊,他會很傷心,很憤怒,從而不知該如何面對孩子;更糟糕的是,孩子介入其中,並不真正的清楚父母之間的誰是誰非,無論他站在哪一方,都會給他自己造成極大的困擾和痛苦,既無法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更無法把他自己從家庭中分離出來。當孩子沒有能力去調節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的陷入,他會變得焦慮而壓抑,就很難成長為一個成熟而快樂的人。

    所以,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題主提到的父母間的問題會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建議父母們在孩子面前剋制自我,孩子的成長一旦走錯難以回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開百日,如何讓花“紅”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