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曼巴黑8
-
2 # 滄海拾遺錄
這個問題問得不是很準確,有唐一代,欽定凌煙閣功臣有兩次,第一次是大家熟知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尊崇開國功臣,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命閻立本繪製,名將蘇定方確實不在其列;第二次是在貞元五年(公元789年),時任皇帝唐德宗李適在凌煙閣緬懷前輩功臣,有感許多功臣沒有被列入凌煙閣功臣榜,下詔將二十七位功臣增補進入凌煙閣,為了區別前一次的凌煙閣功臣榜,第二次功臣榜被後人稱為“凌煙閣二十七功臣”,在這一榜單上,褚遂良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蘇定方。
資歷淺戰功不夠顯赫,蘇定方未能進入貞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隋朝大業末年,各路群雄並起,蘇定方原本是雍州豪族蘇邕的兒子,蘇定方之父蘇邕率鄉里數千人組成地主武裝,協助當地郡守鎮壓農民起義軍,蘇定方先後投於竇建德和劉黑闥的帳下。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消滅了割據勢力,劉黑闥兵敗身死,蘇定方遂迴歸鄉里,過起了隱居生活,直到唐太宗即位才復出為國效力。由於唐太宗手下武將人才濟濟,蘇定方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但在李靖的推薦下,貞觀四年,蘇定方跟隨李靖征討東突厥頡利可汗,蘇定方僅率兩百騎兵直搗牙帳(頡利可汗的營帳),打得頡利可汗逃竄。李靖大軍隨後趕到,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也被唐軍俘獲,東突厥至此滅亡。 由於加入李世民陣營比較遲,資歷淺,再加上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連名將秦瓊都只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位,蘇定方未能進入名單實屬正常。
唐高宗在位期間,蘇定方戰功赫赫,得以入圍凌煙閣到了唐高宗在位期間,開國名將們紛紛凋零,蘇定方得以有機會大顯身手。第一次是在作為主帥征討阿史那·賀魯叛亂,蘇定方以少勝多,“賀魯率十姓兵十萬拒戰,輕定方兵少,舒左右翼包之。定方令步卒據高,攢槊外向,親引勁騎陣北原。賊三突步陣,不能入,定方因其亂擊之,鏖戰三十里,斬首數萬級,賊大奔。”最終阿史那·賀魯被生擒,唐高宗為此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高宗皇帝因此封蘇定方為邢國公,並且封他的兒子蘇慶節為武邑縣公。此後,蘇定方又奉命西征西突厥,擊敗突厥鐵騎,活捉了都曼可汗。顯慶五年(660年),蘇定方率水陸大軍十萬人征討百濟。唐軍橫渡黃海,直抵熊津江口(今北韓半島南部錦江口),大敗百濟。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及太子扶余隆投降,百濟滅亡。由此,蘇定方取得三次滅國大戰勝利,活捉了三位國王或首領,立下“所滅三國,皆生執其王”的不世戰功。
正因如此,蘇定方得以入圍第二次凌煙閣功臣榜,且高居第二位,位列武將第一位。
回覆列表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評定出來的時候還是在貞觀年間,而蘇定方的功績大部分在高宗時期。他也很無奈,雖然我也是姓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