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宅尚生活
    大家都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被一層厚厚的大氣所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比較複雜,主要有氮氣78.1%,氧氣20.9%,氬氣0.93%,還有二氧化碳以及一些稀有氣體,比如氡氣、氦氣、氬氣、氙氣、氖氣、氪氣等還有部分和水蒸氣。

    空氣的密度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的,也就是說越高的地方空氣就越稀薄比如一些高原,高山等地方我們呼吸就很困難。

    整個大氣的厚度大約在1000公里以上,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在距離地表2000-16000公里的空間仍有一些稀薄的空氣。不同高度的大氣特點也不一樣,我們可以把大氣從低到高分為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以及散逸層,在上面就是外太空。

    下面簡單介紹下各個層次的特點:

    【對流層】:對流層是大氣最底下貼近地表的一層,厚度大概在8到17千米,這個厚度是在不同緯度和不同的季節是不一樣的。空氣在這裡產生上下對流還有湍流,我們看到的天氣現象,打雷、下雨、颳風、降雪、冰雹、等都在這一層發生。空氣流動性比較強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層】:平流層是開始於對流層頂端到離地表50千米的距離。這裡的溫度不同於對流層,而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平流層的空氣是水平運動的,所以叫平流層,也叫做同溫層。這裡已經沒什麼水汽了,這個高度水汽已經不能上升了,所以會很晴朗,沒有云朵,也很少有天氣的變化,所以一般飛機的安全高度都在這一層,上面湛藍無比,下面層層白雲,到這就可以開啟小桌板了。

    【臭氧層】:在平流層中間還夾雜著一層非常重要的臭氧層,大概在距地表20到30千米左右,臭氧層是由於空氣中的氧分子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形成的,它時時刻刻保護著我們的生命,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樣阻擋著太陽強烈的紫外線和一些宇宙粒子的襲擊。

    【中間層】:中間層的高度大概在平流層頂端到地表85千米的距離。這裡主要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太陽的短波輻射已被上層所吸收,所以這裡的溫度是垂直遞減的,有很強的的對流。

    【熱層】:距地表85到500千米的高度叫做熱層,在中間層上面。我們平時看到的流行和地球磁極的極光等現象都是在這裡發生的。

    【外層】:外層也可以叫做散逸層,或者磁力層。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大氣,可以延伸到距離地表1000千米的高度。在這裡溫度可以高達幾千度,大氣特別稀薄,已經沒有什麼明顯的邊界,這裡的空氣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很小很小,所以空氣粒子可以隨處飄散。

    【電離層】:電離層是不同於以上特點區分的一層,大概距離地表50-60千米以上的所有大氣都處於部分或者完全電離的狀態,完全電離的也有人叫做磁層。這裡有特別多的離子和自由電子,可以改變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使其發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DOTA2本屆TI8最可能拿冠軍的隊伍會是誰?液體會不會創造厲史成為衛冕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