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跟班
-
2 # 春回芳去一玫到
時事造英雄,離開了產生英雄的背景,也就沒有英雄豪傑,明君固然有,但多不會生出英雄豪傑,只是伴隨忠臣良將罷了,在我的印象中,提起英雄豪傑,首先是起義領袖,江湖狹客,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趁天應時,揭竿而起,救民於水火,對朋友兩肋插刀,肝膽相照,做得野鶴閒雲,不食朝庭奉祿,不作貪官鷹犬,或聚集綠林,或分佔山頭,劫不義之財,殺貪官酷史,濟周圍貧窮,昏君稱之為匪,明君稱為英雄豪傑,放下姿態,請他們為朝庭效命,他們也許會與明君互作知己,義結金蘭,成了朝庭之外,擁護君主的民間勢力,在非常時刻挺身而出,匡社稷,撲國難,殺奸賊,保明君。
相互成就吧。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雙拳難敵四手。一個人再牛逼,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幹完了。做皇帝的不可能事事都自己去做,事必躬親,那樣下面的人就得不到鍛鍊。人非生而知之者,英雄豪傑也是鍛煉出來的。
像我們看到的,光武帝劉秀有云臺二十八將,唐太宗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明太祖朱元璋也有劉伯溫、徐達、常遇春這些名臣良將,誰缺了誰都沒有那樣的成就。
又有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明君扮演的角色往往就是那個所謂的伯樂,發掘出被埋沒的英雄豪傑。他們一起通力合作,英雄豪傑出謀劃策,奮力搏殺,開明的君主知人善用,為名臣提供一個展示和發揮自己的平臺。
而且這兩種人都自帶屬性,相互吸引,明君自身魅力吸引豪傑爭相而投,孝犬馬之勞,這就是所謂的良臣擇主而侍吧。而英雄豪傑們也吸引著想要有所作為的明君禮賢下士,是以求賢若渴的曹操會吟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總之,明主也好,英雄也罷,都是一方人傑,他們在一起,英雄造時勢,相互成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