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水趣談
-
2 # sdqst聖殿騎士團
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1月27日),孝莊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了人世,臨終前她囑咐康熙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個人認為:孝莊十三歲時其父安排將她嫁給三十四歲的皇太極為妻。因是政治聯姻皇太極與孝莊感情淡泊如水,皇太極真愛是孝莊親姐海蘭珠宸妃。孝莊誕三女一子。1643年皇太極未立儲暴斃清室面臨內戰。孝莊適時與多爾袞聯盟立親子福臨為帝。莊妃與多爾袞既是互利用兩人也確有感情。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婚姻坎坷,互生好感產生感情難免的)。
-
3 # 財源滾滾達三江
孝莊太后應是清朝初期最偉大的女人,她在皇太極死後對清朝起著極大的穩定與發展作用。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孝莊一直在調解、平衡,清朝早就亂成一團,又哪裡來的康乾盛世?除此她還親自培養了兩代明君——順治帝福臨、康熙帝玄燁。眾所周知康熙自幼不受順治待見,能登上皇位全依仗孝莊太后。
在孝莊太后病倒的時候,康熙帝日日夜夜為她祈禱,甚至祈求上天用自己的壽命去換她的壽命。無奈孝莊皇后終將逝去,在彌臨之際,她特別遺言康熙,她死後不用和皇太極合葬,畢竟皇太極死了好幾十年了,不要再去驚擾他了。而她更想陪伴她的兒孫,就把她與兒子順治皇帝葬在一起吧。 康熙帝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暫放竟然就是37年,直到雍正3年(1725年)十二月,孝莊皇后的梓宮才有雍正帝正式遷移到昭西陵。
康熙必須要尊重孝莊太后的遺囑,另外一方面,康熙也不能把皇太極刨出來移靈,這樣與規矩不合。昭陵肯定是不能去,清東陵也不能入葬,因為后妃陵寢必須陪葬皇帝正陵,你孝莊太后倒是想挨著兒子順治的清孝陵,但皇帝身邊只能陪葬后妃,沒有老媽陪葬的先例。在孝莊太后去世後,康熙皇帝就開始糾結,直到他本人去世,他也沒有解決這個家族難題,孝莊太后的遺體也一直無法歸葬地宮,只好暫安在京東清東陵。為表孝道,康熙把孝莊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五間全部拆掉,移建於清東陵附近,叫做“暫安奉殿”,停靈其中。
康熙帝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暫放竟然就是37年,直到雍正3年(1725年)十二月,孝莊皇后的梓宮才有雍正帝正式遷移到昭西陵。
-
4 # 丁公子說
嗨,大家好,我是@丁川優品君,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孝莊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說起孝莊的事蹟,無論野史、正史都有了很多的記載和傳說,但隨著歷史的塵埃遮蓋,她的許多事情也變得得撲朔迷離起來,令人議論紛紛,其中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宮中停屍足足37年不肯下葬?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隱情?
我覺得其中有個關於託夢的說法,據說孝莊皇后去世準備入葬時,但人們根本抬不動孝莊太后的棺材,人們於是把這件事告訴康熙帝,康熙帝想著便睡著了,忽然在康熙帝眼前出現一片祥雲,之後他祖母出現了,孝莊太后對他說:“她捨不得兒子和孫子,不願去盛京與皇太極合葬,你就把我葬在順治陵墓旁。”隨後孝莊太后隨風飄去,康熙驚醒後,就下令將孝莊太后的棺材停放在清東陵。但畢竟這說法有點神化,可信度不高。
據史料記載,孝莊太后曾在重病之時立下了一份遺囑:“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意思是說太宗去世太久,我不想因為要和他合葬而擾動他的亡靈,而且太宗葬在盛京(在今瀋陽),距大清都城太遠,把我葬過去,太勞師動眾、我喜歡看著你們,不想離開你們,即便在我死之後。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個人認為最後康熙帝揮淚向自己的祖母告別,給自己的祖母上諡號,為了尊重自己祖母的遺囑,康熙只能把祖母之前住過的慈寧宮東側五間大殿拆了,在孝陵外原樣上重建作為孝莊的“暫安奉殿”,在此之後的幾十年間,康熙幾乎每年都親自前往探視。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雍正才將“停屍”37年之久的孝莊皇后葬入陵墓。
-
5 # 史學資訊
清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之所以能夠在中原站穩腳跟與國運有很大關係,當然也離不開清朝統治者早期的奠基,而清朝早期的奠基其實與康熙的祖母孝莊太后有關。
孝莊太后是皇太極的妃子,皇太極死後,孝莊太后就扶著自己的幼子福臨登上了王位,成為了順治皇帝。
當然實際情況真假未知,但毫無疑問在對權臣多爾袞之事上,孝莊存在妥協,而在這之後登基不久的順治皇帝也終於坐穩了皇位,但可惜順治命很短,不久之後就死去了。
死後孝莊太后就開始輔佐康熙,康熙毫無疑問是清朝最有魄力的君主,但若是當時沒有孝莊太后的扶持,想必也不會那麼快坐穩皇位,畢竟他登基時僅僅八歲。
孝莊太后將康熙推上了皇位並細心教導,天資聰明的康熙皇帝也不負眾望勵精圖治,開啟了一個盛世。康熙自年幼跟隨祖母,與其感情深厚,小皇帝康熙在登基後每天都會先去給這位太后請安,之後再上早朝。到後來直到太后病重,其孫子每天都會去親自看望這位太后,太后為此也非常感動。
也就是因為兩人感情太深厚了,孝莊太后在死前,她特地囑咐康熙,告訴康熙自己死後不想和其丈夫合葬,想要和自己的孫子在一起。
但是在清朝律法中,能夠和皇帝合葬的只有他的妻子沒有他的家人,所以把孝莊太后與康熙合葬在一起顯然不合理。為此孝順的康熙也非常頭疼,就只好先把孝莊太后安置於暫安奉殿,直到37年後才將孝莊太后遷入新的墓裡入土為安。
當然也有不少人猜測孝莊太后之所以不願和皇太極合葬,是因為自己曾和多爾袞有段不恥辱的事情,所以她覺得死後無顏去見皇太極。
-
6 # 瓜果香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誰能知道當年宋慶齡為什麼立遺囑不和孫中山和葬,這兩位偉大的女性想法可能是一樣的吧,致於康熙皇帝,這位傑傑出的政治家,千古一帝,和祖母情深,自不必說,和皇太極合葬,有違孝莊的本意,不合葬,說實話也有點大委屈這位為大清國有傑出貢獻的女性,在選址上也有舉棋不定。康熙皇帝晚年,皇子爭儲,朝庭上朋黨之爭,勵治急待重新整理,也分去康熙精力,因此孝莊在康熙朝沒有安葬。
-
7 # 大唐御史官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為什麼37年不肯下葬,而是屍體可以儲存37年之久而不發生腐敗,後來想到幾千年前就有埃及木乃伊,幾百年前的清朝有這樣的技術也不奇怪。
歷史上的康熙非常孝順,尤其對他的祖母孝莊太后。康熙以仁孝治理天下,他經常告誡子女“凡人要盡孝道“,康熙對祖母的孝順是出了名。
《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中記載一個故事,孝莊皇后信佛想去五臺山拜佛,康熙滿生歡喜允許孝莊太后去拜佛,但康熙怕孝莊太后上山太辛苦,命人用八抬大轎抬著太后去,太后知道上山辛苦,不忍心轎伕勞累,她堅持坐馬車,康熙怕孝莊太后坐馬車辛苦,但說不過孝莊太后,最好陪著孝莊太后一起去五臺山。
還有一種猜想是孝莊太后與皇太極感情不怎麼親密,不願意離康熙皇帝太遠,所以不想和皇太極合葬。聽起來就很扯,皇帝和皇后的感情不要以常人的感情來理論,感情再深還不是要你陪葬。
最大的可能是入葬皇陵需要條件,比如說需要是愛新覺羅一族才能入葬皇陵,而孝莊太后是蒙古人,她的身份比較特別,康熙皇帝想要孝莊太后入葬皇陵,但是她又不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最好拖著擺了。
-
8 # 小雪歷史微鑑
歷史上是這樣記載孝莊太后的,她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德皇后,清朝的大政治家,為後來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一個妻子,丈夫去世,作為一個母親,兒子西歸,作為一個祖母,她終於可以安心安享晚年。對於孝莊,你有什麼話說,反正小雪特別的佩服。
孝莊駕崩,生前所立的遺囑,讓康熙皇帝犯了難,奈何37年後,自己的陳孫雍正才給自己的曾祖母建陵入土為安公元1687年12月5日,充滿傳奇的孝莊皇太后駕崩,舉國哀悼,她的死,讓康熙皇帝甚為傷心,要知道,這位祖母非常疼愛年幼的康熙,自小,兩人的感情就非常的深。
孝莊太后死前,立下了三道遺囑。
不要和皇太極葬在一起,她深知,死後幾十年在和自己的丈夫合葬,是一種對亡靈的打擾;
皇太極的陵寢在盛京,離現在的北京非常遠,如果合葬,勞民傷財,會給人民帶來負擔,自己不希望這樣做;
希望和自己的孫兒近一些,這種親情是很難割捨的,對於一個喪子的母親來說,恐怕只有自己的孫子,是自己活下去的希望
就這樣,康熙遵照了遺囑,並沒有把孝莊太后安葬,37年如一日,棺冢就這樣放在昌瑞山下的“暫安奉殿”。
-
9 # 獨秀文苑
說起孝莊太后,大概無人不知。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她是公認的明清之際最傑出的女政治家,也是古代皇族女性中極富人格魅力的一位傳奇女子。
康熙二十六年,75歲的孝莊太后結束了她輝煌而操勞的一生,駕鶴西去了。出人意料的是,孝莊並沒有與他的丈夫皇太極合葬於關外昭陵,而是一直在宮中停放著靈柩,而且這一放就是37年之久。康熙帝這一出乎情理之外的安排,曾一度引發了多方揣測,更被稱為“清初疑案”之一。
臨死前,孝莊囑咐康熙:自己死後,不要和皇太極葬在一起,只需要把我葬在順治陵附近就好了。也許是出於年輕輔佐順治登基,對自己這個兒子念念不忘,亦或者是對順治心有慚愧。才留下了這樣的遺囑!
輔佐了自己一生的孝莊皇后,康熙當然不想違揹她的遺願。但是現在無陵可葬,只好把孝莊先行安置在“暫安奉殿”。但是一放就放了37年,這個不怪康熙,實在是沒有辦法。
孝莊原本是皇太極的妃子,然而這個後來輔佐了兩代帝王的傳奇女子。在那時候卻不得皇太極喜愛,皇太極寵愛她的姐姐海蘭珠,對她卻很冷淡。孝莊和皇太極本身沒有很深刻的感情,孝莊本身也是個睿智的女子,生前沒有得到寵愛,死後也不想去爭寵,這份心思也可以理解。
而且野史有傳聞,孝莊和攝政王多爾袞有私情,曾下嫁於他。孝莊不想死後和皇太極合葬,也是怕無顏面對。
-
10 # 實說歷史
傳說中,人過世後第七天叫“回魂夜”,這時逝者靈魂要回家看看才安心,也許一個不留神,逝者就會甦醒過來。所以古人通常要將逝者停靈七日後才下葬。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死在異鄉,那逝者的棺槨會被暫時停在某處幾個月或幾年,等到適當時機再運回家鄉安葬,畢竟入土為安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
清代孝莊文皇后卻因自已的格外要求,足足停靈了三十七年才得以在地下安身。孝莊文皇后是一個堅毅的女子,她以再嫁之身成為皇太極的寵妃,在老公驟然離世後果斷拉攏小叔子,為孤兒寡母找到靠山,扶六歲的兒子順治上位。等到兒子長大成人之後,本以為自已能鬆一口氣,兒子又得天花掛了。她不得不繼續努力,拉扯八歲的孫子康熙繼續奮鬥。她在七十五歲時因病去世,康熙悲痛欲絕,大辦喪事,但祖母臨死時提出不和皇太極葬在一處的要求,讓康熙犯了難。
孝莊給出的理由是,一不想打擾已經下葬幾十年的亡夫;二是捨不得離孫子太遠。
不過外人紛紛猜測,是因為孝莊覺得和多爾袞有情,無顏面去見丈夫。此外,據說孝莊為了幫助招攬洪承疇,以色誘之,皇太極對此也有心結,在最後時刻專寵海蘭珠,孝莊有些心灰意冷,看淡了兩人的感情。
總之不管如何,孝順的康熙還是聽從了她的話,沒有把孝莊遺體送到盛京安葬。但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風水寶地,況且皇陵修建是個耗時耗力的事,康熙於是將孝莊生前所住宮殿拆了,在昌瑞山下改建成了一個小型宮殿,把孝莊棺槨放在裡面,用土暫時淺淺蓋了一層,再把殿門密封好。平時祭拜就在門口。這個地方就在孝陵,也就是順治墓地旁邊,實現了孝莊生前守候兒子的願望。
但這畢竟不是真正的下葬,反而像是一種為孝莊建的廟宇,只是別的廟宇都是供奉逝者靈位,這裡居然供奉她的屍體,讓人啼笑皆非。所以等到雍正上臺之後,在大臣的建議下,就在此地大興土木,建立了真正的陵墓。
回覆列表
孝莊她跟誰的關係最好,可能很多人都是不清楚的,因為這個人不是皇太極,也不是多爾袞,更不會是福臨,他便是康熙。
康熙還有個名字叫玄燁,康熙的性格特點跟孝莊是很像的,所以兩人的關係特別好,在孝莊的影響下,康熙他從小就對讀書學習有著很濃厚的興趣,這一嗜好是伴其終身的。孝莊在死後怕打擾皇太極,因此不願意合葬,而康熙他和孝莊的關係有特別好,也不想讓孝莊過早的下葬,因此才讓孝莊皇后停屍這麼多年。
孝莊皇后雖已年邁,但是硬生生的輔佐小孫子康熙繼承大統,從此開創康乾盛世。孝莊皇后也就成為了歷史上少有的賢后,一輩子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位皇帝,逃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迫害,但是終究逃不過病魔。1688年,這位輔佐了三代帝王的皇后,沒能戰勝病魔,撒手人寰。
歷史上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孝莊的遺體在準備運往盛京時,發生了一件非常離奇的事。她的棺材突然變重,上百個大漢都沒能將它抬起,所有人都覺得很納悶。
結果當天晚上,康熙帝便夢到了自己的奶奶,孝莊太后在夢裡流著淚告訴他說,自己不想離開,盛京太遠了,她希望一直守在康熙身邊,於是康熙才下定決心不把孝莊太后運往盛京下葬,而是留在了宮中。這一留就是37年,直到康熙帝駕崩,雍正皇帝繼位,孝莊太后終於入土為安。
此時也恰逢皇太極與孝莊成婚100週年,這一百年間清朝國運大漲,他認為這都是曾祖母積德了,便將“暫安奉殿”改為昭西陵,成為孝莊長眠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