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風教育
-
2 # 聽聞江南依舊
現在不像以前了,估分填報志願。現在高考成績出來後,有時間去選擇學校和填報志願,根據高考成績去選擇精準度更高。
-
3 # 傾綠208
大人的心情都一樣,和孩子不一樣。孩子不願估分有孩子的想法。實際來說,成績下來前的估分,絕大多數因素僅僅是家長的自我感知而已,尤其是母親,多半陪讀呀啥的辛苦好幾年了,碰到孩子還不配合,就會特別生氣。實際分和排名沒下來,一切都是虛的,就算孩子估分了,估的特別準又如何?排名沒有怎麼填志願。所以吧,家長別心急,都熬幾年了,幾天還忍不住。呵呵,等排名出來再行動。忍住心頭慾望,笑看風雲淡。。。
孩子估分保守未必是壞事,與家長對孩子的期許有點衝突只是一個暫時的心理反應,與選學校,填報志願沒有任何聯絡。
現在高考實行的是知分填報志願,到時該選怎樣的學校還得選怎樣的學校。家長期許再高,孩子真沒發揮好,家長也只能接受,如果到時真的是孩子估分保守,還能給家長一個驚喜。
當然,現在分數沒有出來,家長要根據孩子的估分情況和孩子平時成績表現,做一些功課,重點關注瞭解一些與孩子成績相匹配的高校情況和專業設定,為正式填報志願作準備。
但是這畢竟只是一個預估,既然孩子估分後,家長認為根據孩子平時表現不只這個分數,那建議家長在預準備填報志願時做兩手準備。
一是根據孩子平時表現,在預估可能達到的高校層次根據自己和孩子對高校、地域和專業的要求重點圈定一些高校做功課。
舉一個例子,假如孩子平時成績很好,預估能考一所985高校,那在985高校中重點選擇幾個孩子有希望考取的高校作了解。
二是考試是孩子考的,孩子心裡可能更有數,如果孩子估分比期許的低,那在孩子估分的水平也選些高校做重點了解,如孩子估分達不到985,那也多瞭解幾個211高校。
這只是做功課麻煩一點,對孩子最終到底能上什麼高校沒任何影響不是?所以此時家長真的不必糾結孩子的估分低了。
當然,家長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因為自己真切地經歷過這種坐過山車的感覺。當初自己的孩子在高三下學期的月考,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從開始的全校40名,一步步上升,基本穩定在全校20名左右,而高考前的最後一次月考考了個全校第三名。因此在準備志願時自己給孩子定位在中等水平的985高校,也只在這個範圍內做了功課。
但當孩子分出來後,一家人傻眼了,孩子發揮嚴重失常,最後只能選211學校,而前期自己基本就沒做這個層次學校的功課,甚至顧不上難受,志願填報填得十分倉促。
高考作為改變命運的重大檢驗,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發揮失常也是常有的事。但即使如此,天也塌不下來,甚至這對於孩子而言也許還是一次歷練,一次考驗。我的孩子今年從一所211高校畢業,順利考上中科大研究生,從某種角度,也算自己彌補了當初高考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