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行走解放了我們的雙手,也使我們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但是人在直立行走後也帶來了許多麻煩,包括支撐脊椎的骨盆結構的改變給人的分娩增大了困難。人類祖先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到類人猿,它們的骨架都進化成四腳支撐體重的結構形式。最初的小型類人猿出現於約2000萬年前,它們是用四腳行走的,體重靠水平脊柱支撐。又經過數百萬年,某些類人猿個頭長大,並開始用前肢拉住樹枝,摘取超過身高的水果。再過六七百萬年,類人猿開始用後腿挪動,約320萬年前東非的南猿便以雙腳行走為主。科學家發現,在250多種靈長目動物中,只有一種進化成雙腳行走,再經過200萬年,直立類人猿的大腦才發達起來並開始使用工具。行為方式的改變通常會引起骨骼的變化。為了支撐體重和吸收行走的衝力,肢體關節和脊骨長得更為粗大。類人猿原來窄長漿狀骨盆也演變成寬厚的馬鞍形,以將軀幹的重量傳遞給雙腳,並容納大塊肌肉及附屬組織。粗大的骨盆對維持直立身軀的穩定和提高行走效率十分重要,但也嚴重妨礙了人類產道的暢通。直立行走的身體重量最終由雙腳承擔,人類的雙腳是身體上最具特點的部位,它的拇指與其他四指並立,是靈長目動物中惟一後腳失去抓握能力的物種。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猩猩的腳具有靈巧和通用的特點,尤其是在爬樹和運動控制方面幾乎和手一樣。而人的腳則過於專業化,只負責推動身體向前並吸收衝擊力。與猩猩相比,人腳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骨骼尺寸大,尤其是跟骨特別粗大。140公斤重的雄性大猩猩的跟骨比40公斤重的女人的跟骨還要細,不過大猩猩骨骼密度要高得多。人在直立行走後失去了穩定性和奔跑速度,而且,由於骨骼的尺寸變大,骨骼面積也增大,這就加速骨骼中礦物質的流失,致使老年人易發生骨質疏鬆及骨折。既然有這麼多缺陷,為什麼我們還會進化成直立雙腳行走呢?科學家對此提出了許多原因。比如,我們的祖先把手騰出來是為了方便抱住嬰兒,攜帶食物;還有的認為是為了摘取附近樹枝上更高處的水果,但更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這樣行走才能節省體力。古生態學研究表明,大約在600萬~8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直立行走時,他們的食物來源變得越來越分散——當時東非的赤道雨林正在衰退,樹木越來越稀,食物越來越少。這時,我們的類人猿祖先必須跋涉更遠的路程才可找到更合適的食物,而用雙腳直立行走可以節省體能。科學家用大量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推測,目標就是黑猩猩,因為黑猩猩既可用四肢行走,也可用雙腳行走。科學家主要想了解黑猩猩在運動中如何消耗能量,及兩種行走姿態下肢體的運動和耗能情況。然後把黑猩猩的運動模型應用到我們祖先的骨骼化石結構上,以判斷是否節省能量是促成雙腳直立行走的主要原因。這項研究還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驗證工作。當然,不論在何種因素的驅動下,比如方便摘果子、走得更遠、看得更遠以防來犯之敵,方便搬運食物,等等,自然選擇使人類最終進化出長距離行走和獵食的能力
直立行走解放了我們的雙手,也使我們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但是人在直立行走後也帶來了許多麻煩,包括支撐脊椎的骨盆結構的改變給人的分娩增大了困難。人類祖先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到類人猿,它們的骨架都進化成四腳支撐體重的結構形式。最初的小型類人猿出現於約2000萬年前,它們是用四腳行走的,體重靠水平脊柱支撐。又經過數百萬年,某些類人猿個頭長大,並開始用前肢拉住樹枝,摘取超過身高的水果。再過六七百萬年,類人猿開始用後腿挪動,約320萬年前東非的南猿便以雙腳行走為主。科學家發現,在250多種靈長目動物中,只有一種進化成雙腳行走,再經過200萬年,直立類人猿的大腦才發達起來並開始使用工具。行為方式的改變通常會引起骨骼的變化。為了支撐體重和吸收行走的衝力,肢體關節和脊骨長得更為粗大。類人猿原來窄長漿狀骨盆也演變成寬厚的馬鞍形,以將軀幹的重量傳遞給雙腳,並容納大塊肌肉及附屬組織。粗大的骨盆對維持直立身軀的穩定和提高行走效率十分重要,但也嚴重妨礙了人類產道的暢通。直立行走的身體重量最終由雙腳承擔,人類的雙腳是身體上最具特點的部位,它的拇指與其他四指並立,是靈長目動物中惟一後腳失去抓握能力的物種。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猩猩的腳具有靈巧和通用的特點,尤其是在爬樹和運動控制方面幾乎和手一樣。而人的腳則過於專業化,只負責推動身體向前並吸收衝擊力。與猩猩相比,人腳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骨骼尺寸大,尤其是跟骨特別粗大。140公斤重的雄性大猩猩的跟骨比40公斤重的女人的跟骨還要細,不過大猩猩骨骼密度要高得多。人在直立行走後失去了穩定性和奔跑速度,而且,由於骨骼的尺寸變大,骨骼面積也增大,這就加速骨骼中礦物質的流失,致使老年人易發生骨質疏鬆及骨折。既然有這麼多缺陷,為什麼我們還會進化成直立雙腳行走呢?科學家對此提出了許多原因。比如,我們的祖先把手騰出來是為了方便抱住嬰兒,攜帶食物;還有的認為是為了摘取附近樹枝上更高處的水果,但更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這樣行走才能節省體力。古生態學研究表明,大約在600萬~8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直立行走時,他們的食物來源變得越來越分散——當時東非的赤道雨林正在衰退,樹木越來越稀,食物越來越少。這時,我們的類人猿祖先必須跋涉更遠的路程才可找到更合適的食物,而用雙腳直立行走可以節省體能。科學家用大量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推測,目標就是黑猩猩,因為黑猩猩既可用四肢行走,也可用雙腳行走。科學家主要想了解黑猩猩在運動中如何消耗能量,及兩種行走姿態下肢體的運動和耗能情況。然後把黑猩猩的運動模型應用到我們祖先的骨骼化石結構上,以判斷是否節省能量是促成雙腳直立行走的主要原因。這項研究還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驗證工作。當然,不論在何種因素的驅動下,比如方便摘果子、走得更遠、看得更遠以防來犯之敵,方便搬運食物,等等,自然選擇使人類最終進化出長距離行走和獵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