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四條,
分別為(1)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這條路上主要販運的是中國的絲綢,故得此名。此為陸上絲綢之路,也就是申遺成功的絲綢之路。
(2)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於唐代,從中國東南沿海(廣州、泉州、寧波),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
(3)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於橫斷山區,又稱高山峽谷絲路。大約公元前4世紀,中原群雄割據,蜀地(今川西平原)與身毒間(印度河流域)開闢了一條絲路,延續兩個多世紀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稱它為秘密絲路
(4)草原絲綢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兩種,一個是陸路,經過甘肅,內蒙古,新疆,一直到中東和歐洲,一個是水上,東海,臺灣海峽,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到達中東和歐洲。
一共有四條,
分別為(1)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這條路上主要販運的是中國的絲綢,故得此名。此為陸上絲綢之路,也就是申遺成功的絲綢之路。
(2)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於唐代,從中國東南沿海(廣州、泉州、寧波),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
(3)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於橫斷山區,又稱高山峽谷絲路。大約公元前4世紀,中原群雄割據,蜀地(今川西平原)與身毒間(印度河流域)開闢了一條絲路,延續兩個多世紀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稱它為秘密絲路
(4)草原絲綢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