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沙海古藏

    和氏璧

    和氏璧的歷史傳承,和中華文化的脈絡是一致的!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韓非子》載:楚華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陽南漳縣歷山)中,見鳳凰立所立之處,盤桓不去,卞和以為必有異寶,結果挖到了一塊璞玉,把它獻給了楚厲王,厲王找到雕琢玉器的匠人來鑑定,雕作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騙他,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腿。

    等到厲王駕崩,武王即位,卞和又把這塊璞玉獻給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雕琢玉器的人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大怒,認為卞和又說謊,砍掉他的右腳。

    武王駕崩, 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泣,三天三夜眼淚都流乾啦代替它的是血。文王知道之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你的刑罰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的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自己受刑罰而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成石頭,忠貞的人被看成說謊的人而傷心。”文王派玉匠剖開璞玉,果然得到一塊稀世寶玉,於是以卞和的名字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的名揚天下——完璧歸趙的故事

    到了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到啦楚國丟失的名貴寶玉——“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後垂涎三尺,派使者對趙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最終有了藺相如完璧歸趙,智取暴秦的千古美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翦滅六國,和氏璧最終還是被秦國擁有。秦王政獲得和氏璧,命丞相李斯刻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於其上,並將其作為秦國的玉璽,這就是著名的傳國玉璽!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楚漢相爭,漢王劉邦滅強秦,入關中,秦王子嬰將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建立西漢之後,玉璽成為“漢傳國寶”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向自己的姑姑孝元皇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太后將玉璽怒砸於地,崩其一角,後用黃金修補,從此之後,留下瑕疵。

    東漢末年,董卓之亂後,玉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

    十六國時,被南朝承襲。隋亡後,蕭皇后隨玉璽流落突厥,貞觀四年,大將軍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皇后返回中原,傳國玉璽最終歸於唐朝。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宗,建立後梁。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傳國玉璽隨之到了後唐。

    後唐的末代皇帝李從珂,936年石敬塘攻陷洛陽之前,李從珂和后妃引火自焚,所有御用之物全部焚燬,付之一炬。“和氏璧”,從此神秘失蹤,關於其下落的推測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縱觀和氏璧的故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和氏璧”就像是中華燦爛文化的見證者,是華夏文化的一個象徵符號。

  • 2 # yf大千世界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等等。可以說是天下奇寶,當是被當作是雕刻重要印章的寶貴材料。

    和氏璧的的經歷

    和氏璧剛開挖出來時的名稱叫“瑋”,也因此,此後人們將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都稱作“瑋”。由於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啥模樣,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只能透過有限的文字記載中的描述加以想象。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御璽。而隨著朝代的更迭,這個御璽又相傳在唐朝後失傳了。

    和氏璧的故事

    與和氏璧有關的最著名的典故是完璧歸趙。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趙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寶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換取這塊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怕給了秦國玉璧卻得不到城。藺相如請命奉璧入秦,見秦王無意給趙城,遂用計取回了和氏璧,並叫隨從化裝從小路逃走,完璧歸趙。後來嬴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玉璽,在上面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之狀,相傳是由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的,此璽後來代代相傳,因此也稱為“傳國璽”。

  • 3 # 踏歌走馬

    說起來和氏璧,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畢竟和氏璧不僅是當時楚國的鎮國之寶,自從被秦始皇刻成玉璽後,更是以後各個朝代乃至中華的鎮國之寶,稱為傳國玉璽。

    凡是國寶肯定都少不了故事,至於為什麼和氏璧叫和氏璧,也是有故事的。

    據傳,春秋時期的楚國有個人叫卞和,這個和氏璧就是他挖出來的,當然剛挖出來的時候沒有經過打磨,所以當他去獻給楚國大王時,被誤認為是石頭,結果被砍下一隻腳。

    換了大王之後,他又去進獻,當然還是沒有經過打磨的和氏璧,然後又被誤認為石頭,結果又被砍下一隻腳。

    卞和就有點心灰意冷了,抱著和氏璧哭了三天三夜,哭出了血淚,這時剛好又換了一位大王,聽說後就問他,你哭啥呢?卞和就說,我不是哭我的兩隻腳,我是哭沒人識的我的寶貝啊。

    然後大王好奇的讓人把和氏璧打磨了一下,發現竟然是稀世寶玉,所以就取了卞和的和字,命名為和氏璧,這就是和氏璧名字的故事。

    可惜這個見證了中國那麼多朝代的寶貝,現在不知所蹤啊,宋朝時候已經沒有了傳國玉璽,據說是被五代十國的一位皇帝把自己和玉璽一起燒了。

    不過我情願相信是被埋葬在了某個不知名的地方,也不願相信是被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眸是三千嗔”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