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娛小影

    看到這句話,我突然想起《東坡志林》記載了一個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 :

    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

    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

    一天,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

    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啊?

    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

    蘇軾聽後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麼?就活像一攤牛糞。

    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

    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麼?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什麼眼中就有什麼。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裡有什麼吧!

    想想自己心裡有什麼?是佛還是牛糞?

    你看別人是什麼,你自己就是什麼,你的看法是內心的對映。

    當兵時看士兵突擊,感覺寫的那樣真實。如今再看士兵突擊,感覺這就是人生的哲理。

    你費盡心機想得到的東西,總是讓你失望。而你做好了自己,慢慢的會發現你已經得到了許多東西,甚至比想要的還多。

    成才想要的太多,太自信,他認為只要努力就會得到一切。當他從老A被打回來之後卻發現自己那麼努力,到頭來卻一無所有。

    正如袁朗所說,他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開始他恨所有的人,當他到五班的一年時間裡,他不再恨拋棄他的人,開始懂得感恩。他才明白了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

    後來見到許三多時,那種寵辱不驚的淡定,那種感恩之心,那種淡然的笑。這才叫破繭成蝶,每一次破繭很痛苦,但不經歷永遠成不了蝶,永遠只是個蟲子,這就叫蛻變。

    正如《士兵突擊》的作者所說,他不在乎收視率,不在乎火不火,哪怕多年以後他的劇對一個人造成影響,他也就成功了。

    正如許三多一樣,從來沒有爭取過什麼,最後得到的卻比任何人都多,因為他活的認真,僅此而已。

  • 2 # 娛影閒探

    連長高城是鋼七連的靈魂人物,將門虎子,一腔熱血,把軍人的榮譽感看得比命還重,把鋼七連看成是自己最珍惜的東西。可是鋼七連的改編,卻讓他瞬間有了種一無所有的感覺,這讓那個一向很驕傲的人,都留下了男兒淚。

    高城在七連的最後一個晚上,和自己一直都瞧不上卻又躲不掉的許三多,開啟了夜聊模式,就這樣一個最驕傲的人與一個從來不驕傲的人愣是一頓幹聊,高城在面對這個自己曾經最瞧不上,現在卻已經成長起來的人,一時間感觸頗多,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於是就在他真正離開七連的時候,說出了這句話,“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容是別人,欲是自己”。這算是這個驕傲的人,完成了一次對自我的重新認知,也是他對即將迎來的新生活的一種態度。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容是別人,欲是自己”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意義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對這句話最先使用的是民族英雄林則徐。他給自己寫的一副自勉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中就包含了對這兩句話最深刻的理解。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做人要有胸襟,能包容和接受世間萬物。

    而高城在這句話的後面,還加上了另外一層自己的理解“容是別人,欲是自己”。他向來都是一個很自傲,並且很要強的人,這樣的人只容的下自己和自己所認可的東西。他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要學會怎樣去包容別人,控制自己的慾望。

    七連的改編,讓他失去了以前自己最在乎的東西。可是在和許三多的相處過程中,他也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些東西是強求不來的,學會接受,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成長。曾經的許三多,在他的眼中,就是一坨糊不上牆的爛泥巴,可是許三多卻透過自己一點一點的努力,做到了讓他刮目相看的地步。

    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信念這玩意,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他的信念是什麼?他想把鋼七連做成最優秀的連隊,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像他父親那樣優秀的軍官。所以他一直很看重七連的各種優秀人員和優秀成績。

    他一直都很強,他也有要強的資本,所以他帶出來的兵,個頂個的都是強人,最鮮明的例子就是“伍六一”,伍六一的信念是做一名最強大的兵,混日子不是他想要的。所以在伍六一傷殘之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退役,因為他不想自己的身體廢了,就連自己的內心也廢了。

    對於許三多來說,境界太高,雖然他想不明白,但是他一定會做到。

    許三多和高城完全相反,他沒有什麼“海哪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覺悟,他永遠都是隻盯著一個點,玩命的死磕。因為自己在新兵連的成績最差,所以被“安排”到了草原五班,他在草原五班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在新兵連沒有做好的事情,全部給補上來,比如:站軍姿,踢正步之類的。

    他因為在五班死磕修路的事情,所以被成功的調到了鋼七連。可是來到了鋼七連的許三多,還是那個最差的兵,他就死磕理論知識和軍事基礎,一個理論知識的“大比拼”,讓他成功露臉。而333個腹部繞杆,讓他獲得了鋼七連戰友的認可。

    鋼七連改編了,只留下了他和連長,他並沒有因為七連的解散,而讓自己鬆懈下來,他依然每天死磕自己的日常。堅守部隊紀律,打掃衛生,節約用電,用餐會歌等等。並且還堅持每天鍛鍊自己,長跑等。他靠著自己少想多做的信念,一個人守住了整個連隊。

    高城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官,他需要想多做多,所以他的境界要比許三多高。但是許三多想的少做的多,所以他要比高城更有體會。兩種不同的人,在“容”和“欲”方面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也註定了他們的未來是不同的。

    延伸一點,這句話用在成才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理解。

    如果說高城的“容和欲”是有選擇性的,只認強者,那麼許三多的“容和欲”就是被迫的,讓自己被包容和接納,而對於成才來說,初期的他,只認自己,容是自己,欲也是自己,所以他的世界才會越活越小,最終差點混到無立足之地了。

    為了想要得到更好的“未來”,成才拋棄了鋼七連,混到了草原五班,想要成功走出五班,他參加了“老A選拔”,數次失敗之後,現實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他開始思考人生。原來他眼中的“三呆子”變成了一個聰明人,原來他看不上的草原五班,被他打造成了整個部隊的宿營天堂,原來他不懂的“不拋棄不放棄”,後來終於明白了。

    改變之後的成才,雖然他還是那個很有目標心態的人了,但是他的心裡也開始裝上其他的人和事了。依然有目標感,槍法比以前更準了,因為心穩了。開始裝上其他的東西了,戰友、軍人榮譽、責任感等等,因為他開始在乎那些枝枝蔓蔓了。

    成才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他很優秀也很要強,知道怎樣努力奮進,所以一開始高城特別喜歡他。可是那個時候的成才心裡只有自己,想要成就自己的慾望超越了一切,所以在他拋棄鋼七連之後,只能包容強者和“自己人”的高城,最看不起的就是成才。

    可是當成才完成自我進化之後,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也向高城和七連道了歉,同時還保持了自己的實力,這個時候的成才,又重新回到了高城的認可之中,而這個時候的高城,也已經進入了“容是別人,欲是自己”的境界。

    高城、許三多、成才用三種完全不同的人生狀態,詮釋了”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容是別人,欲是自己”三種完全不同理解。無論是哪一種,自己選擇的路,結果總要自己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飛實力到底有多強?真的長的那麼粗獷嗎?有什麼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