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429方寸世界

    聯合國最近把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病種類。如果孩子游戲成癮,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義務有權利把孩子送入精神病專科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孩子有病早治療早康復。

  • 2 # 一盞茶的恬靜

    最近最火的話題。首先看看ICD-11關於遊戲障礙的診斷標準。

    具體翻譯理解如下圖:

    首先,遊戲障礙是有標準的,也不是醫生想診斷就可以隨便診斷;也不是家長認為是就是;要達到各項標準才會考慮。當然家長如果肯送小孩去精神病院進行求治,就是說孩子因為遊戲而導致各種社會功能損害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這個程度已經影響孩子的成長髮育以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達到需要干預的地步。這也不是提問者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心態了事,家長不會平白無故讓孩子去治療的!其實這個操作既往也會有,筆者既往就經歷偶爾有家長把自家孩子送去各個機構,包括精神病醫院進行“戒網癮”的干預的情況。其實也不是新鮮事,尤其對於專科醫生。之所以會再談論和熱議,就是因為ICD-11這個明確診斷。這個診斷沒有任何問題,早在2013年的美國標準DSM-Ⅴ就已經把遊戲障礙當做潛在的精神疾病。

    就是說家長把孩子送過來一回事;戒網癮也是一回事;診不診斷,要不要診斷,達不達到診斷又是一回事;這三者是需要分開而談論的。不可能達不到診斷標準,醫生會強行按上一個診斷。說實在的,在任何的精神疾病診斷,尤其在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問題診斷是謹慎而嚴謹的,這一點是從診斷而說的,當然符合遊戲障礙診斷也不可能不診斷。第二個戒網癮沒有絲毫問題,這裡包括行為行為治療,厭惡療法,包括各種心理流派的治療等。可以這樣說有婚姻問題都可以接受心理諮詢,也不能說人家有精神問題吧?因此符合診斷需要診斷,不符合診斷也可能需要干預,父母自然可以選擇給孩子選擇任何的治療手段。

    再者說一說這個遊戲障礙的診斷對後續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心理障礙或者精神障礙有許多,這就如同酒精依賴,或者心理原因所致性功能障礙,或者焦慮症一般,是要干預,要診斷,要處理的,也可達到恢復。在治癒或者戒斷的情況下其後續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如果造成影響那不是這個診斷的問題,而是你的心理或者精神問題還沒有緩解!因此是不需要糾結這個診斷的問題的,確實需要對網路遊戲有份控制性,起碼不能影響正常生活,而作為父母是有權利把孩子送去治療的。

  • 3 # L隨遇而安

    家長沒有權利送孩子去精神病院,孩子愛玩遊戲,這是我們做家長的失職。我也曾經困惑過,每當孩子拿起手機玩遊戲的時侯,我覺得孩子就像著了魔,為此摔壞了兩部手機。我寧願你玩,也不願你拿起手機拼命玩遊戲。手機的普及有時真是害了一代人,我們小時可以看書,看電視,玩的東西也不少。可現在的孩子似乎除了電腦就是手機。說他們笨吧,似乎會的東西不少,說他們優秀吧,似乎除了網路世界裡的東西,現實什麼也不會。他們不會合理的利用時間,我們應該讓他們慢慢戒掉,而不是送進精神病院,讓孩子的身心備受打擊。收掉手機,適當帶他們玩,可以用獎勵或限制適當打遊戲。如作業完成,考出好成績等。

  • 4 # 文慧心

    回答這個問題,有點痛心。別輕易送精神病院,這不是一送就大吉的。看下心理健康科或心理諮詢科,還是可以的。

    我以為,還是從父母親方面著手,多思考,平常日常的行為習慣,看看有沒有做錯或做得不夠好,比如,愛大多了,溺愛,愛大少了,關懷不夠,四年級以後,批評就不能太過嚴厲,直接,好多父母親都過於極端,態度不好,恨鐵不成鋼,與別的同學對比,就如同學對比,比是要找差距,找學習方法,有的家長,對比是打擊,出口就說,你真愚蠢,別人好到不得了。這都是父母親的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為,誤導的。

    還有就是健康的運動方式,比如一齊打羽毛球,一齊游泳,放個風箏什麼的。這些都是可以分散注意力,有利於健康快樂成長的。

    我比較認同因果原理,萬物都是有原因的,才有結果的。父母親首先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多看一些青少年成長方面的書,也是有利於自己本身的成熟成長。萬物都是有規律的,都是有方法的。草有草的生長規律,樹有樹的生長規律,人也是有自己的生長規則和特點的。

    說說道理,就是紙上談兵,沒有用,一切靠你自己。

  • 5 # 囚徒進階

    但是我的建議是不要輕易的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去醫治,因為孩子還小,如果送去精神病院醫治的話,那麼精神病院這三個字的烙印就會跟隨著他一生,對他來說可能會造成另一方面的心理障礙。所以現在如果您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可以去求助於心理醫生,嘗試的透過外界的其他人的幫助,或者再想想其他的辦法,當確實確實已經沒有任何任何一點點辦法的時候,直接去精神病院給孩子醫治,我的建議是可以去求助於精神病院的醫師和他們說明情況,讓精神病院的醫生來協助你們給孩子醫治。這樣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嘛。

  • 6 # 純淨天城

    我認為不合理

    首先,小學生自制力差,意志薄弱,沉迷遊戲很正常,所以不能定性為遊戲成癮,成年人沉迷遊戲無法自拔才有遊戲成癮的可能。其次,上癮是經過專業測定才能下定論的。第三,我想說下個人意見,多陪陪孩子,別讓孩子孤獨的和手機做朋友,得讓他明白,最好的朋友是自己的家人

  • 7 # Freedddom

    開玩笑呢,孩子是要從小教育的,現在哪個孩子不沉迷於玩手機,主要還是看教育,4歲之前主要引導他們什麼事對的的,什麼事錯的,4-6孩子開始記事了,對於錯的事情一定要糾正,必要時可以採取嚴厲的手段讓他們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不能一味的寵溺。八歲之後有的靠打已經不行,但是打榜加紅棗還是很正確的策略,講道理加嚴厲處罰。送精神病院這父母太不負責任了吧

  • 8 # 心寶媽媽聊育兒

    如果事情沒有嚴重到家長無能為力的情況,應該不會有這樣的提問。如果說有權利,家長是不是就能心安理得把孩子推給精神病院,否認自己教育失敗或無能,進行自我安慰?

    在孩子只是小問題,小拖延的時候,家長做什麼去了?

    孩子自控力不足、對事物不能很好辨別的時候,就是我們家長履行監護人義務的時候。從前的疏忽導致了現在的惡果。

    玩遊戲成癮?是什麼原因呢?

    是孩子對學業和生活無力改變,受的挫折的逃避行為?

    是孩子渴望認同、在虛擬世界獲得成就感?

    還是孩子本身就有遊戲天賦,想往這方面發展?

    孩子已經成癮,需要我們家長幫助他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在關鍵時刻拉住孩子。

    用愛和溫暖來喚醒那個藏起來的小孩,這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

    那是自己的孩子,不是負擔和麻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輸給墨西哥,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