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rancis0810
-
2 # 春雷Chilli
你所說的這種區別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在心理學中是不會對此做很明確的劃分。簡單來講:大眾心裡通常是已形成的社會人的主流價值觀,他包括群體心理行為。群體心理是還未完全被大眾接受,而主要存在與特定的群體範圍內的心理行為。使用網路流行語可以根據時間的推進及應用範圍的不斷改變進行劃分,如果是人人都在用那就是大眾的,如果只是群體之間(圈子之間的)那就是群體性行為。
-
3 # 檸燼
我覺的無論是大眾心理或是群體心理都可稱為從眾心理。
大眾心理是指所有人,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想法和心理狀態。而群眾心理,是分階級層次的。(是指所有人中小部分人的意見和想法)
大眾心理在生活中,只要有群體,都需要有領袖來掌管,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
最普通的層面是來講,大眾的含義指很多個個體匯聚到一起,不管他們民族如何、職業如何、性別所屬,也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他們聚集到一起。只要一個人做出了某個決定,和大部分人相同,得到了多人的贊同,就會有很多人去相信。
群眾心理從心理學層面來講,群體所包含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而且只有當這些條件具備時,某個群體才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和組成這個群體的個人特點不同它的特點是獨樹一幟的。匯聚在一起的人們,他們原有的個性都不復存在了,自覺將個人思緒都集中在同一個方向,也就是形成所謂的群體心理。
當一個人表現出這種心理特徵時,他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有著明確性格和獨立思考能力的自己了,他變成了一個玩偶,一個無法支配自己意志的玩偶。
這時,就有一些命中註定的人物出現,透過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的控制群體的意志。成為傳說中的“領頭羊”,其實上述這些想法也可說是從眾心理吧。
但是我們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應當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社會所教授的方法未必正確,大眾主流觀念未必公平,人活著,就該擁有質疑的能力。
大眾心理具有強烈的趨同性,而抵制這種趨同性的方法:一是遠離大眾,二是讓自己擁有最正確的心理。
這裡的正確,絕非社會所認同的三觀,而是在不損害他人的基礎上,是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
他人固然重要,順應潮流固然會活的更輕鬆,但讓你自己變得更好才是最重要的。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
回覆列表
這是有很大區別的,這種區別在於:
一、大眾心理代表的是一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而群體心理可以是非主流的甚至是小眾的。例如在美國,種族歧視只是群體心理,而非大眾心理;在世界範圍內,民粹主義只是群體心理而非大眾心聲。
二、大眾心理具有廣泛又普遍性,群體心理只是區域性的有限的。
三、所以網路流行語只是群體性的而不是大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