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驚龍軒

    不少人認為,柳公權是唐朝最後一位書法大家,能夠躋身“楷書四大家”之列,柳楷的影響力毋庸置疑。

    柳體取法和借鑑了歐楷和顏楷的特點,書風比歐楷舒朗大氣,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同時,柳楷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法史上素有“顏筋柳骨”之稱。一般以為,柳楷就是唐代楷書藝術的最後完善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唐楷的最高成就。

    儘管柳楷在書法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歷代習練者也不勝列舉,但是真正憑柳楷書風成名的大家並不多見。唐人學柳字的有沈傳師、裴休等。自宋以來學柳體的人雖然也不少,可是能留名書法史的人鮮有其人。及至當代書壇,顏楷和歐楷更是成為了大部分書法愛好者們取法的範本,取法柳楷和趙楷的人相對較少。以柳楷為根基成名者甚少,不過也有一位引領當代書壇的柳楷大家——啟功先生。

    盧中南先生談到為何當代很少有人取法柳楷時有過這樣的表述:柳體已經不符合當今人們的審美需求了,因此學的人很少。加之柳體過於較勁,有些過分強調筆鋒、骨力和弓張弩拔之雄強,從宋人以後還真是很少有人學柳體能夠寫出來的。

    王繼敏的柳楷書法,書體端莊俊麗,用筆遒健,結字緊勁,引筋入骨,寓圓厚於清剛之內,深得柳楷神韻。在普遍唱衰柳楷的當代書壇,王繼敏先生能將柳楷寫出如此風骨,殊為難得。

    柳體難學,這幾乎成了普遍的共識,但是王繼敏先生的柳體書法給了我們更多的啟示和借鑑意義。如果你也鍾情於柳楷,或者於柳楷門前徘徊而不得其法,看看王繼敏先生的作品,或許能得到些許啟發。

  • 2 # 一笑貫長天

    其實我感覺王老師的柳楷還是挺有功力!可是題主把王老師上升到大家的地步,我就忍不住提些問題。

    首先是結構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像廣字的共字頭尚可,而中間的田字或許瘦弱只是整個字看起來與其他字不甚協調,而身字的長橫過於長了,最後的一撇還沒有過豎鉤,看起來有不順當的感覺。

    柳體的長橫中間有個弧度,這既體現柳體的張力,也增加了彈性,這樣的柳體結構不刻板,有動感,而王老師的長橫像歐體太直了。

    寶字蓋的鉤有點問題,我感覺是王老師的這一筆頓的不夠深,而且少了個回收的動作,所以這個寶字蓋顯得有些不到位。

    王老師的鉤也有些寶字蓋鉤的同樣毛病,頓筆不深且沒有回筆,使之這些鉤都少力度。

    柳體的方起筆是一個難題,再王老師這裡也同樣解決不好,斜切入筆不是柳,也不是顏。

    柳體能寫到王老師這樣其實很難得了,只是,離大家還遠點,希望王老師能戒驕戒躁,早日成功!

  • 3 # 老喻—散裝閒翁

    算學得很不錯,但離大家可能也有一點點距離。

    首先看整體,王先生的字整體感還是很強的,工整如律,這是優點,同時也是很明顯的缺點,柳公權的字整體感是有點突兀感的,不熟悉的人第一感是辣眼睛,王先生第一眼看著舒服,問題是柳公權的字很耐看,尤其是放大後看讓你意猶未盡,字與字之間不講求大小一律,不講求上下左右中線對齊,卻意趣重生,這點王做不到了,再看就有點索然。

    其次看結構,這個很明顯了,柳公權的字,字字不同,耐人尋味!柳體難就難在這!同樣三點水旁,不同的字都運用各異,王先生明顯還沒吃透。

    那問題來了,是否要和柳公權一樣呢?!問得好!當然是可以不一樣,但問題是要能超越才能叫優秀呀!柳公權的字當然也有些不太理想的,如玄秘塔碑中的琉璃,出,等等也不盡美。

    第三看細節,雖然每個人筆法肯定是存在不同的,就算是全力去摸仿總歸是不能確定的事,柳體的方頭就各說各話,這很正常。但每一個學柳的人都盡力達到骨力挺勁的效果,柳公權的骨來自用筆的力度,而王體來自兼毫!差之甚遠。

    最後,其實每一個人放棄自己,去模仿別人都是很難的,模仿一個二個或更多可以做到,可是所有字都要很像這本身就是折磨,所以王先生其實也是自有自己的風格,很不錯了,也很像柳體,必須肯定,同時我個人以為美感相較柳公權還是有不小的差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IN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