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大爐爐
-
2 #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在1992年陝西寶雞益門村的春秋墓裡,發現了一大批金器玉器。玉器上的紋飾很特別,今天我們就從此說起吧。
這個大墓的年代是在春秋晚期偏早。從中可以看出,玉器的工藝水準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或者說與以前的大不相同。那麼你會問是什麼樣的紋飾呢?
這座墓裡有八十餘件玉器,上面的紋飾叫蟠虺紋。
而且大多是浮雕狀的。花紋有著不同的層次,而且有眾虺交叉纏繞的,有著隱現的頭和羽翼。
在這些玉器上,蟠虺紋都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單元,而且在虺紋下襯托著斜線的紋地,使紋飾有鏤空的感覺。除了璧的邊緣有圓滑的特點外,璜佩,還有側邊的突齒。
另外還有一種風格的蟠虺紋,花紋都是平雕的,也就是用陰線刻畫而成的。特點是勾連細密,既沒有層次,也沒有明顯的羽翼。這種特點的玉器在陝西鳳翔出土了不少,有璧,在八旗屯出土的有璧璜,在瓦窯頭有璜等,都是這一類的花紋。鳳翔的玉器都和雍城遺址有關,比益門村的粗疏一些。平雕的要比浮雕的要早,益門村的也有先後之分。
最後我們說,蟠虺紋代表著美術史上的一種新風格。在春秋早期已經出現。並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紋飾。後來的蟠虺紋結構複雜細密有三維層次,就把舊的紋飾取代了。蟠虺紋的興盛時代是公元前六世紀的春秋晚期,到公元前五世紀的戰國早期就發展到了極點。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玉,石之美兼五德”,把“玉”視為美石同義語,認為玉具有五種特性:堅韌的質地、晶瑩的光澤、美麗的色彩、細膩溫潤的紋理、悠揚悅耳的聲音。
中國近萬年以來,玉石器歷久不衰,承載著宗教、禮制、藝術等人文內涵,形成了東方獨特而神秘的“玉文化”。 回顧中國玉文化的發展歷程,我們大體可以把它分為三個階段:圖騰時代、禮制時代、多元時代。那麼,在承載著不同玉石文化的時代中,玉器都有哪些紋飾呢?
我們常見的玉器紋飾中,有一種“谷紋”。《周禮》中有“谷璧”、“穀圭”這類稱謂,或曰“其飾若粟文然”,即為發芽穀粒的象形。玉器中的谷紋最早見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較為盛行,並見於後世之仿古玉器。
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時期,玉器也有不同的紋飾特徵,比如在春秋時期,玉器製作承襲西周,以片雕為主,圓雕少見,造型精緻,早期盛行單陰線紋、雙陰線紋,晚期盛行減地浮雕式的谷紋、捲雲紋等。除此之外,還有龍紋、鳳紋、蟠螭紋、獸面紋等,這個時期紋飾繁縟,往往密佈表面,多數經過拋光。到了戰國時期,紋飾有龍紋、鳳紋、捲雲紋、谷紋、蟠螭紋、束絲紋、獸面紋等,這個時期的玉器造型精巧,器身輕薄,龍、虎形玉佩線條流暢、體型修長,並常常成對出現。
後世的玉器基本也是在這些紋飾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大體上不超出這些範圍。但是,在不同的時代會出現一些具有自身時代特色的紋飾,比如在隋唐時期有一個浮雕的胡人樂舞的紋飾。
獸面紋螭虎紋龍紋環花卉紋鳳鳥紋胡人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