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外科技看點

    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持續升溫,作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鐳射雷達,則成了兵家必奪之地。除了鐳射雷達行業的帶頭大哥Velodyne,Quanergy、Innoviz等行業新貴也是勢頭日盛,而國內的Sagitar聚創、禾賽光電以及北科天繪等更是銳不可擋。

    如今華為拿出了自研的96線中長距鐳射雷達,這可真碰到了特斯拉的神經,馬斯克變得無比焦慮起來。抱怨華為不厚道。同時這也把西方鐳射雷達公司“打懵了”,當初馬斯克曾經嘲笑過鐳射雷達,說那是傻子的玩意,任何人用鐳射雷達都註定失敗。如今華為把鐳射雷達賣白菜價,成本從上千美元直接幹到了200美元左右;特斯拉主張採用攝像頭來進行輔助駕駛,現在成本已經高出華為提出的鐳射雷達方案,所以說華為鐳射雷達的出現很可能成為特斯拉的噩夢。同時國外相關科技公司的鉅額利潤的蛋糕也將土崩瓦解。“華為不造車,但我們聚焦ICT(資訊通訊)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顯然,華為有著清晰的發展規劃:做軟硬體系統提供商,不會盲目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廣大汽車企業該動心了!

    96線鐳射雷達誕生意味著什麼?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業內共識是:在車載感測器領域中,鐳射雷達擁有目前來看最強的綜合優勢,價格也是最高的。相較於攝像頭,鐳射雷達能夠更好地克服濃霧、高速等不利環境的影響,更加清晰、準確地勾勒出周圍物體,整體的精度與廣度均能達到較高的水平。,之所以此前極少有車型採用這一技術,主要原因在於兩點,一是技術門檻高,二是生產成本貴。目前,能夠量產車規級鐳射雷達的車企僅有法雷奧一家,且每套造價高達數千美元,因而只會出現在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上,即便是奧迪A8,也僅搭載了一顆。在80萬級以下的市場中,自然很難見到鐳射雷達的身影。事實上,華為的96線鐳射雷達能夠飽受關注,正是因為其克服了這兩大難題。一方面,為了繞開西方國家設定的“專利壁壘”,華為直接研發了96線半固態鐳射雷達,探測距離可達150m、探測視場角可達120°×25°;再加上小巧的體積,能夠輕鬆適配各類車型。另一方面,華為鐳射雷達造價僅為200美元,未來有望下探至100美元,遠遠低於市面上同級產品,較低的入手門檻,自然會吸引車企蜂擁而至。

    中國科技的前行必然會觸碰西方所謂科技巨頭的神經。關於鐳射雷達,當小鵬、蔚來曾放言推出搭載鐳射雷達的車型後,馬斯克不以為然。華為鐳射雷達對於輔助駕駛領域根本性的顛覆,此外,手機業務只佔華為業務集中很小的一部分,雖然晶片代工受阻了,但千千萬萬箇中國科技領域的“華為”正在出現,比如:國內鐳射雷達“三劍客”:Sagitar聚創、禾賽光電、北科天繪。圖文采編來自網路傳播正能量科普之目的引用部分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異議請於本文發表日始20日內聯絡刪除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林無腦失誤惹怒阿杜,兩人發生激烈爭吵,考辛斯第一個上去勸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