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車:
南宋後期出現以水為動力驅動的水轉大紡車,元代盛行於中原地區,主要用於加工麻紗和蠶絲 ,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紡織機械。原動機構為一個直徑很大的水輪,水流衝擊水輪上的輻板,帶動大紡車執行。大紡車上錠子數多達幾十枚,加捻和卷繞同時進行,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一晝夜可紡紗 100 多斤,比西方水力紡織機械約早400多年。
趙州橋:
世界上現存最早 、 跨度 最大 的空腹式單孔圓弧拱石橋。位於中國河北省趙縣 , 跨洨水 。 原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 )由匠人李春修建。淨跨37.02米,矢高7.23米,橋面寬9米。拱由28券(窄拱 )並列組成。大石拱上兩端各建有兩個小拱(淨跨分別為2.85米和3.81米),以減輕橋身自重和增大洩洪面積。由於橋位良好、基底應力適宜,千餘年來雖經多次洪水和地震,橋身基本完好。該橋構思精巧,造型穩重,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傑作。1961年定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春,中國隋代造橋匠師。生平不詳。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建造趙州橋(見趙州橋)。
都江堰:
中國古代綜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古稱都安大堰,唐代稱犍牛堰,宋以後改現名 。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 ,岷江中游,距成都59千米。戰國時期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主持興建,約建於公元前256~前215年。後代屢經擴建,歷久不廢,已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水利灌溉網之一,樞紐由分水導流工程、溢流排沙工程和引水工程組成,其中主要的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者配合緊密,組成有機結合體。魚嘴為建於江心的分水堤,形若魚口,將岷江分為內江、外江,外江是主流,內江則透過寶瓶口流向成都和川西平原。飛沙堰在魚嘴和寶瓶口之間,是內江分洪減淤入外江的工程,洪水時內江水從堰頂溢入外江,流量更大時,則沖垮低堰,直洩入外江,可確保內江灌區安全。寶瓶口是引水通道,其形似瓶頸,故名。它與飛沙堰配合運用 ,控制內江灌溉流量 。整個工程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合理,可視灌溉防洪的需要,均衡分配內、外兩江的水流量。都江堰建成後不僅使川西平原廣開稻田,而且使岷江中下游逐漸形成灌溉網。經歷代治理,灌區日益擴大,受益的有溫口、樂山、綿陽、內江地區27縣、市,總灌溉面積達57萬公頃。
紡車:
南宋後期出現以水為動力驅動的水轉大紡車,元代盛行於中原地區,主要用於加工麻紗和蠶絲 ,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紡織機械。原動機構為一個直徑很大的水輪,水流衝擊水輪上的輻板,帶動大紡車執行。大紡車上錠子數多達幾十枚,加捻和卷繞同時進行,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一晝夜可紡紗 100 多斤,比西方水力紡織機械約早400多年。
趙州橋:
世界上現存最早 、 跨度 最大 的空腹式單孔圓弧拱石橋。位於中國河北省趙縣 , 跨洨水 。 原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 )由匠人李春修建。淨跨37.02米,矢高7.23米,橋面寬9米。拱由28券(窄拱 )並列組成。大石拱上兩端各建有兩個小拱(淨跨分別為2.85米和3.81米),以減輕橋身自重和增大洩洪面積。由於橋位良好、基底應力適宜,千餘年來雖經多次洪水和地震,橋身基本完好。該橋構思精巧,造型穩重,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傑作。1961年定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春,中國隋代造橋匠師。生平不詳。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建造趙州橋(見趙州橋)。
都江堰:
中國古代綜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古稱都安大堰,唐代稱犍牛堰,宋以後改現名 。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 ,岷江中游,距成都59千米。戰國時期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主持興建,約建於公元前256~前215年。後代屢經擴建,歷久不廢,已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水利灌溉網之一,樞紐由分水導流工程、溢流排沙工程和引水工程組成,其中主要的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者配合緊密,組成有機結合體。魚嘴為建於江心的分水堤,形若魚口,將岷江分為內江、外江,外江是主流,內江則透過寶瓶口流向成都和川西平原。飛沙堰在魚嘴和寶瓶口之間,是內江分洪減淤入外江的工程,洪水時內江水從堰頂溢入外江,流量更大時,則沖垮低堰,直洩入外江,可確保內江灌區安全。寶瓶口是引水通道,其形似瓶頸,故名。它與飛沙堰配合運用 ,控制內江灌溉流量 。整個工程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合理,可視灌溉防洪的需要,均衡分配內、外兩江的水流量。都江堰建成後不僅使川西平原廣開稻田,而且使岷江中下游逐漸形成灌溉網。經歷代治理,灌區日益擴大,受益的有溫口、樂山、綿陽、內江地區27縣、市,總灌溉面積達57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