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醬是使用上等黃豆、山泉純淨水、小麥粉、精製鹽,使用科學配方。嚴格執行石窖技術釀製而成。產品滑潤、香郁。適合烹調之用,黃醬有濃郁的醬香和酯香,鹹甜適口,可用於烹製各種菜餚,也是製作炸醬麵的配料之一。優質黃醬大都呈紅褐色或棕褐色,鮮豔有光澤,黏度適中,味鮮醇厚,鹹甜適口,無異味,無雜質,純天然釀製無防腐劑。
自制黃豆醬的用料
黃豆 1500克 麵粉 750克 米麴黴 4.5克 開水 2250克 鹽 450克
自制黃豆醬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黃豆挑去壞的破的,洗淨,加清水泡發。
步驟 2
室溫是24度,3小時就基本泡開了。
步驟 3
高壓鍋煮(蒸)熟,取出瀝乾。
步驟 4
攤開晾涼,直至豆子表面乾爽。
步驟 5
米麴黴與麵粉混合,和豆子翻拌均勻,使每粒豆子都沾滿面粉。放入篩子約2釐米厚,蓋好乾淨棉布,底部架空,靜置發酵。
步驟 6
上架6小時開始升溫,料溫保持在35-40度之間(溫度過高會變質),逐漸結塊長出白毛,這時要進行第一次翻曲。米麴黴是好氧性菌種。(這是22小時的樣子。)
步驟 7
料溫保持32-35度,直至表面長出黃綠色菌絲。(40小時的樣子)
步驟 8
48小時。黃豆表面會長滿黃綠色菌絲,手摸上去沒有之前那麼熱乎乎的,但仍能感覺到有點溫熱。此時制曲接近尾聲。
步驟 9
黴好的豆子稍微一翻就會揚起黃綠色的粉塵。這時可以放在篩子裡,曬兩三個太陽,直至豆子乾透。
步驟 10
黃豆醬:豆曲、水、鹽的比例為1:2.5:0.4。鹽用開水化開,晾涼,加入豆曲拌一拌,蓋上紗布日曬夜露。一定要趁晴天下醬,至少連曬三天,就不容易壞了。開始時豆子不吸水,會浮在表面。
自制黃豆醬的小貼士
1.泡豆時間不要過長,基本泡開就好。
2.關於煮豆:蒸的豆子水分控制較好,就是時間久。我用高壓鍋煮也不錯,豆裝七、八分滿,水加至一半不用沒過豆子,上氣後中小火煮5分鐘即可關火。
3.豆料堆放不要過高。太厚的話,發酵時溫度容易過高,造成變質。若超過40度,就必須透過翻料、通風、分料、攤薄,儘快把溫度降下來。
4.制曲時室溫最好在25-30度,儘量放在陰暗,不太透風的地方。我放車棚。
5.篩子上最好先墊一層白棉布再放豆,便於翻料。天氣乾燥的話,覆蓋的布儘量保持溼潤但不滴水的狀態。幹了可以噴點水。
6.下醬最合適的季節是在出梅後的暑天,太陽大、溫度高。
黃豆醬是使用上等黃豆、山泉純淨水、小麥粉、精製鹽,使用科學配方。嚴格執行石窖技術釀製而成。產品滑潤、香郁。適合烹調之用,黃醬有濃郁的醬香和酯香,鹹甜適口,可用於烹製各種菜餚,也是製作炸醬麵的配料之一。優質黃醬大都呈紅褐色或棕褐色,鮮豔有光澤,黏度適中,味鮮醇厚,鹹甜適口,無異味,無雜質,純天然釀製無防腐劑。
自制黃豆醬的用料
黃豆 1500克 麵粉 750克 米麴黴 4.5克 開水 2250克 鹽 450克
自制黃豆醬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黃豆挑去壞的破的,洗淨,加清水泡發。
步驟 2
室溫是24度,3小時就基本泡開了。
步驟 3
高壓鍋煮(蒸)熟,取出瀝乾。
步驟 4
攤開晾涼,直至豆子表面乾爽。
步驟 5
米麴黴與麵粉混合,和豆子翻拌均勻,使每粒豆子都沾滿面粉。放入篩子約2釐米厚,蓋好乾淨棉布,底部架空,靜置發酵。
步驟 6
上架6小時開始升溫,料溫保持在35-40度之間(溫度過高會變質),逐漸結塊長出白毛,這時要進行第一次翻曲。米麴黴是好氧性菌種。(這是22小時的樣子。)
步驟 7
料溫保持32-35度,直至表面長出黃綠色菌絲。(40小時的樣子)
步驟 8
48小時。黃豆表面會長滿黃綠色菌絲,手摸上去沒有之前那麼熱乎乎的,但仍能感覺到有點溫熱。此時制曲接近尾聲。
步驟 9
黴好的豆子稍微一翻就會揚起黃綠色的粉塵。這時可以放在篩子裡,曬兩三個太陽,直至豆子乾透。
步驟 10
黃豆醬:豆曲、水、鹽的比例為1:2.5:0.4。鹽用開水化開,晾涼,加入豆曲拌一拌,蓋上紗布日曬夜露。一定要趁晴天下醬,至少連曬三天,就不容易壞了。開始時豆子不吸水,會浮在表面。
自制黃豆醬的小貼士
1.泡豆時間不要過長,基本泡開就好。
2.關於煮豆:蒸的豆子水分控制較好,就是時間久。我用高壓鍋煮也不錯,豆裝七、八分滿,水加至一半不用沒過豆子,上氣後中小火煮5分鐘即可關火。
3.豆料堆放不要過高。太厚的話,發酵時溫度容易過高,造成變質。若超過40度,就必須透過翻料、通風、分料、攤薄,儘快把溫度降下來。
4.制曲時室溫最好在25-30度,儘量放在陰暗,不太透風的地方。我放車棚。
5.篩子上最好先墊一層白棉布再放豆,便於翻料。天氣乾燥的話,覆蓋的布儘量保持溼潤但不滴水的狀態。幹了可以噴點水。
6.下醬最合適的季節是在出梅後的暑天,太陽大、溫度高。